張大千
張大千,著名的國畫大師。他一生好游名山大川,腳跡遍及祖國大地,一張嘴吃遍天下,所到之處既以筆墨攝取風物之勝,復(fù)品嘗當?shù)仫L范美味菜肴。作為資深的“吃貨”,張大千通過他的繪畫為美食情懷提供了展現(xiàn)的平臺,反過來,他在美食上的審美又為他的繪畫藝術(shù)增添了不少情趣。
張大千在巴西“八德園”下廚炒菜。
張大千:我的烹調(diào)在畫藝之上
張大千生平講究吃,他認為“吃”不僅只是果腹,更是人生最高的藝術(shù),只要能力所及,他都在追求吃的藝術(shù)。他的吃,不僅博食中國美味,遍嘗世界佳肴,而且綜合中外飲食文化,結(jié)合中國書畫藝術(shù)創(chuàng)造的“大千菜”,也同他的畫一樣馳名海外。
對于自己在美食方面的造詣張大千還是頗有自信的,他曾說:“以藝事而論,我善烹調(diào),更在畫藝之上。” 這當然是玩笑或自謙之辭,但也反映了他對烹飪技藝的熱衷。
張大千 1980年作 瑤池雙桃
張大千 壽桃
此畫為張大千1982年所作,作品尺寸:73104cm,鈐?。何鞔◤堧迹ò祝┙鹗瑝郏ㄖ欤┠σ幔ㄖ欤┮越槊級郏ㄖ欤?。
以畫論吃,以吃論畫
張大千把自己對美食的喜愛傳遞到了繪畫創(chuàng)作中,他畫過很多蘑菇、蘿卜、竹筍、水果、白菜等,這無疑與他對食材的喜好有關(guān)。在一幅畫著蘿卜白菜的作品里,張大千寫過一首石濤的七絕:“冷淡生涯本業(yè)儒,家貧休厭食無魚。菜根切莫多油煮,留點清燈教子書。” 這里面清脆的白菜和鮮嫩的蘑菇已經(jīng)成了寒士操守的向往。
張大千(1899-1983) 蔬菜圖
設(shè)色紙本 鏡心
34×58cm 約1.8平尺
此幅《蔬菜圖》是張大千非常罕見的創(chuàng)作題材,也是別出心裁的繪畫作品。在清人“揚州八怪”之后,大千是最勇于以身邊俯拾皆是的小題材為創(chuàng)作依據(jù)的大師之一。畫中白菜以淡墨勾勒出菜幫,而后以濃淡墨擦出菜葉,寥寥數(shù)筆,形神兼?zhèn)?。水蘿卜左右兩筆同時開工,言簡意賅卻為整個畫面增添了不少情趣。
張大千 利市三倍到白頭 1969 133.5x70cm
張大千 蘑菇
張大千一生都把烹飪當做一門藝術(shù)來追求,在他的眼里,一個真正的廚師和畫家一樣都是藝術(shù)家,他把廚師的技藝真正看成是一門藝術(shù)。張大千曾經(jīng)教導弟子:一個人如果連美食都不懂得欣賞,又哪里能學好藝術(shù)呢?所以張大千常以畫論吃,以吃論畫。
張大千齋號“大風堂”
大風堂的由來
張大千用大風堂為時已久,舊時他在國內(nèi)作畫,多數(shù)均用此名。大風堂的名字由來,是他在三十歲左右的時候,住在上海西成里,曾購藏一幅張大風畫的《諸葛武侯出師表》人物,神態(tài)極佳,大千極之喜愛,因張大風之畫藝,更為傾倒,作者更巧也是姓張,名字又與大千同有一大字,乃用大風為常名,即曰大風堂。其后他的二哥善子也喜歡此堂名,兄弟乃共用之。
張大千結(jié)合了中國的烹飪和書畫藝術(shù),創(chuàng)造了別樹一格的佳肴,刀工講究,火候恰當,造形別致,色彩渾然天成。他還用拼、砌、鑲、嵌等手法,用食品構(gòu)成優(yōu)美的圖案,每道菜看起來都像一幅畫。他所親自書寫的菜單更是無價的藝術(shù)珍品,為世人所搶購珍藏。
《大千居士學廚》全書17道菜,800多字,言簡意賅,卻透露美食家的獨到秘技。
張大千食譜《大千居士學廚》
所謂美食家的標準就是,不但要會吃,還要會做。張大千在1962年完成的一本食譜《大千居士學廚》,張大千注明配料及作法,不僅寫食譜,有時還自己動手研究創(chuàng)新作法。
《大千居士學廚》記錄回鍋肉、紹興雞、獅子頭、粉蒸肉、牛肉末度粉條(四川稱螞蟻上樹)、酥肉、魚翅、海參、紅燒肉、扣肉、腐皮腰丁、雞油豌豆、水鋪牛肉、宮保雞、金勾白菜、烤魚等17道佳肴獨門烹調(diào)秘籍,可一窺張大千的飲食樂趣。
該食譜內(nèi)容多短短兩三行字,言簡意賅,草書如行云流水,十分隨性,材料或作法有的十分講究,有的則點到為止。
張大千
嗜冰如命 曾品蟹后吃4杯冰淇淋險送命
文人藝術(shù)家多有怪癖,中外皆然,國畫大師張大千亦落此窠臼。張大千除了愛好飲酒,還有一個特別的嗜好,就是嗜冰如命。
1946年,張大千宴請賓客,狂食螃蟹,一餐吃掉10余只。畢了,又吃4杯冰淇淋。當天夜里,腹痛如絞,轉(zhuǎn)側(cè)呻吟,面無人色,幾至送命!急忙延請醫(yī)生診治,確定為食蟹中毒。原來蟹肉性寒,冰淇淋又是涼性食物,以寒招涼,自然一發(fā)不可收拾。
寒冬時節(jié),滬上冷氣逼人,張大千依然每日不離冰。他認為上海的冰最干凈衛(wèi)生,所以每頓餐后必嚼冰,或吃冰淇淋,無冰不歡,大有一日不可無此君之慨,真奇嗜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