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巴比松:法國有個畫家村

來源:中國青年報 2014-05-23

藝術遇見大自然,一個獨特的流派從此誕生了;當藝術家們愛上大自然里的風景,一個偏僻的村落于是脫胎換骨,成為世界矚目的藝術小鎮(zhèn)。巴比松,這個被來自法國乃至世界各地藝術家們青睞的小村,經(jīng)過藝術家們長久的洗禮、點化和熏染,終于蛻變?yōu)橐黄囆g凈土,“巴比松畫派”在這里誕生。

巴比松坐落在巴黎南郊的塞納-馬恩省,位于比埃爾平原與楓丹白露森林交界處。走入楓丹白露森林,遠一點,再遠一點,直到森林盡頭,便來到了這個優(yōu)雅迷人的世外桃源。陽光和時間仿佛可以在這里駐足,寧靜的空氣里流動著富裕與安逸的氣息。

法國人說,巴比松是讓人心靈放松的好地方,走在巴比松的老街上,你會忘記生活中的俗事和瑣事,驚嘆和忘情于街道石墻上琳瑯滿目的大師名作。是的,這里宛如一個露天博物館,整個村落布滿了畫廊和畫作,“巴比松畫派”的作品被制作成馬賽克,裝飾著街道的墻壁,盧梭和米勒的畫室娓娓講述著畫家昔日的生活……難怪龔古爾兄弟會將巴比松比喻成“現(xiàn)代繪畫的麥加”。法國《巴黎人報》曾撰文道,法國常青樹歌手赫貝·萊昂納爾和著名演員吉爾·勒盧什都在這里購置了私宅,就連英國女王也曾在這里小住過一段時間。

巴比松的藝術生命可以追溯到19世紀30年代。最初,這里的居民多為伐木工、采石工和農民,大約只有1500人,然而,這里卻成為法國19世紀30年代年藝術變革思潮的中心。當時法國主流學院派畫家推崇歷史和神學故事題材,反對色彩艷麗的新題材作品,特別是風景畫作品。而一些充滿新奇想法的巴黎畫家,由于受到英國風景畫家康斯特布爾和波寧頓的影響,紛紛跑到郊外尋找靈感。他們追求“在大自然中、在日光下自由地寫生”,而不是憋在畫室里閉門造車,于是,以“回歸自然”為宗旨的新流派“巴比松畫派”應運而生。與其他所有畫派一樣,“巴比松畫派”并不是由它的成員自己命名的,實際上,這個名字是在1890年倫敦出版的大衛(wèi)·卡雷爾·湯姆森著書《巴比松派畫家》里首先提出的。

為什么是巴比松呢?首先,當然是因為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這里緊挨著楓丹白露森林,沿著村莊不足200米長的主路,走到頭就進入森林了;其次是這里優(yōu)美的自然環(huán)境——濃墨重彩的森林散發(fā)著難以名狀的神秘氣息,揮灑著安詳靜寂的愜意;比埃爾平原上富饒美麗的田園風光和質樸勞作的農民更是激發(fā)了現(xiàn)實主義大師米勒的靈感。畫家塞溫曾這樣描述巴比松:“這實在是塊好地兒,當我們在高高的橡樹下面,抽著煙斗,使用大量的礦物顏料畫畫時,你將看到它是怎樣的美麗!”

1830年到1875年間,巴比松成為前來楓丹白露森林寫生的畫家們的主要居所。大大小小的畫師紛至沓來,如科洛、杜比尼、杜普雷、米勒、西奧多·盧梭,以及明確創(chuàng)立了“巴比松畫派”的康斯坦·特羅雍等。自1850年起,每年春天,在巴黎畫室工作的來自俄國、美國和歐洲各國的畫家們也紛紛前往巴比松,與他們的法國同行會合。

他們逗留或居住在巴比松的加納客棧,帶來了豐富的藝術作品,同時也改寫了法國現(xiàn)代繪畫史的潮流,而巴比松也因此有了“畫家村”的美名。至今楓丹白露森林的一塊大石頭上,仍保留著當時刻下的米勒和盧梭的頭像,見證著兩人深摯的友誼。

到了1860年,莫奈、雷諾阿、巴齊耶和阿爾弗萊德·西斯萊也來到這里,這些年輕的畫家沿著大師的足跡追隨至此,卻沒有像他們的前輩那樣在這里安營扎寨,因為巴比松日益增長的名氣已經(jīng)使它失去了些許安寧。

1847年,西奧多·盧梭從巴黎遷居到巴比松,居住在一座簡樸的農舍里,這個農舍是加納客棧的偏房,在花園的盡頭處。盧梭把畫室建在二樓,在那里工作直到1867年去世。盡管他當時已經(jīng)頗有名氣,但卻很少離開巴比松。他自稱是“森林里的男人”,離不開美麗的景色。現(xiàn)在盧梭畫室成了出展現(xiàn)代畫作的博物館。

1849年,米勒帶著妻兒到此定居。他一邊在田間辛勤工作,一邊作畫,他創(chuàng)作的作品以描繪農民的勞動和生活為主,具有濃郁的農村生活氣息,因此被稱為“農民畫家”。在這里,米勒的繪畫藝術進入成熟階段,著名的《播種者》、《拾穗者》、《晚鐘》等作品都是在此完成的。米勒畫室是眾多畫家故居里最有名也是保存最完整的,目前吸引著眾多來自世界各地的訪客,每年接待參觀人數(shù)多達1.2萬人。人們可以在這里感受到米勒的生活習慣,欣賞他的藝術作品,參觀他繪畫用的調色板,領略他作為畫家、丈夫、父親和朋友的生長環(huán)境。

著名的加納客棧位于村莊的入口,地勢較高,俯瞰整個村落。在19世紀,它曾是年輕畫家們的風向標,如今已成為了省級博物館,陳列著當時的家具和重要畫作。墻壁上仍然看得到當年畫家們留下的隨筆,有的清晰,有的模糊。

藝術小鎮(zhèn)巴比松無疑是屬于畫卷的,而今卻不再僅僅屬于畫卷。

如今,小鎮(zhèn)里居住的不僅僅是畫家,還有許許多多的作家、哲學家、歌手和演員,客棧和餐館也增加了十倍之多,來自世界各地的游客更是絡繹不絕。它更像是一個藝術的集散地,向每一位訪客述說著藝術和生活的理念——生活的中心便是藝術,藝術的內容便是生活。

攻略

交通:從巴黎出發(fā),乘快線RERD,往Malesherbes方向,大約1個小時;或乘火車GaredeLyon往Montereau方向,Montargis方向或Laroches-Migennes方向,需30分鐘,在Melun下車。

在Melun轉車坐BUS9號Melun往Arbonnes方向,BarbizonGranderue下車。

最佳季節(jié):每年4月至10月。

看點:加納客棧、米勒畫室、盧梭畫室、巴比松老街。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