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湖南出土皿天全方罍之謎

來源:芷蘭雅集 2014-02-25

即將拍賣的“皿方罍”局部

即將拍賣的“皿方罍”局部

近百年前,湖南曾出土過一件絕美的青銅器,在中國文物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就是皿天全方罍。皿天全方罍的出現(xiàn)和流傳經(jīng)歷,帶有濃厚的傳奇色彩,至今仍有不少未解之謎。

【首次交易400銀元】

有關(guān)資料顯示,皿天全方罍是1922年在湖南桃源縣一處山溝被暴雨沖刷而出土。湖北商人石某聞訊找到獲得該器的農(nóng)民,并以400塊銀元成交。正在農(nóng)家準備午餐之時,該農(nóng)民的大兒子回家,得知寶物有人出高價購買,遂取了方罍的蓋子去附近小學找鐘校長詢問。鐘校長看到方罍蓋非同一般古物,當即決定出800塊銀元購買此器,并將方罍蓋留下,囑其速將器身送來。那大兒子高興得一路呼叫,讓父親不要講方罍賣給石某,恰被石某聞見,情知不妙,急抱方罍器身狂奔逃逸。從此,方罍蓋身分離,開始了碾轉(zhuǎn)流徙、離散無常的坎坷命運。

【二次交易100萬大洋】

鐘校長得器蓋后,曾呈請?zhí)以瘩v軍團長周磐“緝拿奸商”,希望能得整器。數(shù)月后,石某也托人找周磐欲購器蓋,出價數(shù)萬銀元。但周磐未允。石某又去找?guī)熼L派兵搜索鐘校長的學校。受到驚嚇的鐘校長遂找周磐,說愿將方罍蓋捐獻國家,但求資助興學。周磐立即出資買下。而同時方罍器身又以100萬大洋的價格轉(zhuǎn)賣給上海的李文卿和馬長生。

【三次交易80萬美元】

段祺瑞政府得知了該罍的消息,知道這是國之重寶,欲收歸國有。李、馬二人心中驚恐,怕大禍上身,將此罍以80萬美元賣給了英國商人、收藏家巴爾(A·W·Bahr)。于是,巴爾成了方罍器身的第一個真正的收藏者。關(guān)于這一點,在紐約佳士得的拍賣檔案里有清晰的記載。

巴爾曾托人向周磐以20萬美元購買方罍蓋,但周磐要價50萬未成。周磐畢業(yè)于保定3期,離開桃源后,又干到湘軍8軍1師師長,獨立5師師長的位置,曾經(jīng)是彭德懷在湘軍里名氣較大的老長官之一。彭德懷發(fā)動平江起義后,周磐被剝奪兵權(quán),以后從事參謀和軍事教育工作,直到解放戰(zhàn)爭末期才重新出山,擔任宋希濂的副手,國民黨14兵團副司令兼122軍軍長。蔣介石逃往臺灣后,他跟隨宋希濂逃到大西南,于1950年在昆明被俘。1952年,周磐向政府寫了一份“補充坦白材料”,主動交待了皿方罍出土和流轉(zhuǎn)離散的詳細經(jīng)過,并獻出方罍蓋,以期“立功贖罪”。雖然周磬最終沒能在鎮(zhèn)反運動中逃過被處決的命運,但他的名字,倒是因他主動獻寶之舉與方罍蓋緊緊連在了一起。

【日本藏家欲購罍蓋】

有關(guān)資料顯示,20世紀,日本青銅器收藏家新田棟一從巴爾手中購得這尊方罍的器身,陳列在自己的別墅中。我國著名青銅器鑒定家馬承源于1989年拜訪新田棟一,驚見此器,感慨無限。新田棟一原籍中國臺灣,很早就移居日本,可依然鄉(xiāng)音未改,說一口地道的閩南話和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與馬承源交流順暢。

1994年,新田向湖南省博物館提出,愿意出資50萬美金給湖南省博物館捐建一座大樓用作精良的陳列室,外加捐贈一品西周初期的精美方形器蓋以換取皿方罍蓋。該提案未獲國家文物局批準。

【再次交易924.5萬美元】

有資料顯示,2001年3月20日,紐約佳士得拍賣行拍賣大廳內(nèi)座無虛席,皿天全方罍器身的拍賣吸引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買家,上海博物館和某國內(nèi)大型企業(yè)也參加了競投。遺憾的是,最終方罍被法國買家以924.6萬美元買走,創(chuàng)下當時亞洲藝術(shù)品在國際市場上的最高拍賣紀錄。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