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屆中國藝術品高峰論壇現(xiàn)場
第四屆中國藝術品高峰論壇-嘉賓合影
2013年12月23日10點,由北京文化局、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作為指導單位,99藝術網主辦的“多元時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國際視野與發(fā)展——第四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CAMS 2013)”在北京亞洲大酒店順利召開。99藝術網董事長兼CEO楊凱、北京市文化局產業(yè)發(fā)展處副處長陳彥君、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副秘書長歐陽樹英到會致辭。
本屆高峰論壇在往屆圓桌討論的基礎上,首次增設專家演講環(huán)節(jié)。主題定為“多元時代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國際視野與發(fā)展”,下設的三個單元主題分別為:“經濟環(huán)境和藝術品市場發(fā)展走向”、“當代藝術與古代藝術未來收藏的趨勢”及“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fā)展趨勢與戰(zhàn)略”。論壇開始后,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寇勤、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趙旭、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總裁溫桂華、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國強、程昕東、夏季風、蔡彭城等國內一線拍賣行及畫廊領軍人物,香港永寶齋齋主翟健民、國內資深藏家朱紹良、馬德光、唐炬等眾多藝術市場行業(yè)專家參加了本次論壇,并對中國藝術品市場現(xiàn)狀及發(fā)展做了各方面的對話討論。
繼第三屆高峰論壇首次設立的 “年度藝術品市場頒獎”后,本屆論壇再次發(fā)起“99藝術網年度藝術市場獎頒獎典禮”, 15家畫廊獲得3項年度畫廊獎項,12家拍賣公司分享了4項年度拍賣大獎,13位拍賣老總、畫廊老板、收藏家一舉奪得年度人物獎項。
年度影響力拍賣公司:獲獎公司為北京嘉德拍賣;
年度貢獻拍賣公司:獲獎公司為中國保利拍賣;
年度推動拍賣公司:獲獎公司為北京榮寶拍賣、北京匡時拍賣、蘇富比拍賣、佳士得拍賣;
年度榜樣拍賣公司:獲獎公司為北京華辰拍賣、羅芙奧藝術集團、榮寶齋(上海)拍賣、上海泓盛拍賣、上海明軒拍賣、西泠印社拍賣;
年度貢獻畫廊:獲獎畫廊為佩斯畫廊、長征空間;
年度推動畫廊:獲獎畫廊為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先鋒當代藝術中心、蜂巢當代藝術中心、星空間;
年度影響力畫廊:獲獎畫廊為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香格納畫廊、泉空間、奧賽畫廊、大未來林舍畫廊、羲之堂、那特畫廊、羅浮紫藝術典藏、大象藝術空間館;
年度貢獻人物:獲獎的人物為寇勤、趙旭
年度推動人物:獲獎人物為譚國斌、翟健民、朱彤、蔣再鳴;
年度榜樣人物:獲獎人物為趙力、唐炬、張小軍、馬德光、朱紹良、董夢陽、李蘭芳;
第四屆中國藝術品高峰論壇第一單元現(xiàn)場
唐炬:門派之見很無聊 建立層次分明的藝術系統(tǒng)更重要
第一單元:經濟環(huán)境和藝術品市場發(fā)展走向
本屆高峰論壇第一單元的主題圍繞“經濟環(huán)境和藝術品市場發(fā)展走向”展開,由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總監(jiān)趙力主持,趙力和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zhí)行董事趙旭為本單元進行了主題演講,南京先鋒當代藝術中心館長朱彤、奧賽畫廊負責人蔡彭城、資深藏家唐炬、蜂巢當代藝術中心館長夏季風、上海泓盛拍賣電子商務事業(yè)部總監(jiān)&趙涌在線藝術品事業(yè)部經理胡湖為本單元討論嘉賓。
2008年當全球發(fā)生經濟危機之后,“經濟環(huán)境的變化和藝術品市場的不確定性”這個話題引起廣泛的關注和討論,趙力就以此為主題展開演講,他認為,在相當長的歷史時期藝術品市場都被看作是一個圈子里的交易,這個現(xiàn)象到現(xiàn)在雖然得到一定改善,但依舊具有不確定性。2013年中國藝術品市場呈現(xiàn)回暖趨勢,但是具體反映在拍賣市場的卻是:今年市場在去年市場程度上雖然有所回升,但市場整體上升情況并不明顯。而其中最重要的原因,趙力認為是創(chuàng)新動力的不足,并且認為這個問題在今后幾年都會呈現(xiàn)出來。他一并認為,從經濟大環(huán)境而言,中國將告別快速增長的歷史階段,走向穩(wěn)定增長的新周期,因此穩(wěn)定增長也將是藝術品市場的大趨勢,這種趨勢會成為未來市場發(fā)展的一個最重要的標志。
趙旭的主題演講則站在保利自身角度,從藝術品市場歷史發(fā)展和拍品征集兩方面出發(fā),分析了保利在這種并不明朗的市場大經濟環(huán)境下,是如何把握市場特點并為我用的,在他看來,書畫、古董、油畫三大市場大版塊依舊會是保利主要關注的部分,大概占整體的60%,而其余綜合版塊也一樣不能落下。
討論環(huán)節(jié)中,朱彤認為藝術投資是全球的避險工具,在他看來,藝術品市場未來發(fā)展不僅不會出現(xiàn)之前的瘋狂,反而會更加專業(yè)化、理性化。同時,他還認為蘇南地區(qū)收藏家值得關注,國際藝術品收藏也會成為市場接下來關注的重點。從經濟大環(huán)境對藝術品市場的影響方面來說,蔡彭城也有類似的觀點,他認為,藝術品市場與經濟市場之間存在著一種反向性,這種反向性會在高端藝術品價格和避險方式形成一些特殊的反應。藝術品市場的調整就是一個調倉和重新選擇的機會,同時他還認為,在未來發(fā)展方向上,文化價值的選擇是未來市場發(fā)展中非常重要的支撐。對此,夏季風也認為,藝術機構的定位非常重要,自我文化身份的確立和他認為的“東方美學”價值觀的定位非常重要,這是對未來,對一個機構未來發(fā)展非常重要的力量。
唐炬則站在藏家的角度,認為無論市場經濟如何變化,對于收藏家而言,都應清楚自己到底要建立怎樣的收藏體系。而對于中國藝術品收藏環(huán)境來說,他認為,從大的趨勢上看中國的藝術一定會成為重要世界格局內的一個重要系統(tǒng),但是這個過程中希望收藏家們共同齊心合力,不要再有什么門派之見,只有大家齊心協(xié)力共同梳理一個扎實、分明的系統(tǒng),才能正真掌握中國收藏的話語權。
胡湖跳出藝術圈的慣有思維,認為藝術品市場目前正處在面臨轉型的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相對來說比較漫長,經濟微觀層面上的變革會影響到藝術品市場未來的發(fā)展,而且這種發(fā)展影響的力量還會再增加。新技術、新傳播包括他說的電商使用會改變藝術品市場交易的方式和交易的趨勢。
第四屆中國藝術品高峰論壇第二單元現(xiàn)場
第二單元:共話古代書畫&當代藝術收藏
在第二單元議題“當代藝術與古代藝術未來收藏的趨勢”中,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和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國強分別做了《當代藝術與古代藝術未來收藏的趨勢》和《商業(yè)文化推廣的公益意義》的主題演講。
劉尚勇先生講解了古代書畫和當代藝術的收藏特點,相較而言他認為當代藝術的收藏以“流通量為主”。他認為當代藝術的收藏優(yōu)勢在于“一旦進入市場,幾個變化快,短期內成倍獲利,也被視為“投機”門路之一,當然優(yōu)勢與收藏風險并存。“總體來看,當代藝術的收藏群體會越來越多。
董國強認為中國拍賣公司在過去20年的發(fā)展過程中舉步維艱,存在諸多弊病,承擔了過多的負擔,“現(xiàn)在國際上的拍賣公司進駐中國,總體來說,對中國的拍賣生態(tài)是有幫助的。市場競爭的加劇,會促進拍賣行業(yè)的機制建設,推動整個行業(yè)的進步。”同時他也期望中國的拍賣公司向“種樹、鋪路”的方向轉變,共建一個良性的拍賣行業(yè)生態(tài)。
第二單元的圓桌討論由北京天問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季濤主持, 朱紹良(資深藏家)、馬德光 (資深藏家)、程昕東 (著名藝術經紀人、程昕東國際當代藝術空間負責人)、賈偉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現(xiàn)當代藝術部總經理)等參與圓桌討論。
朱紹良先生認為:“在古代書畫收藏過程中,最忌的是做莊炒作,跟股票是一個道理,另外在收藏過程中切忌一個字‘貪’。”同時他認為:“要涉足古代書畫收藏,首先要修煉自己的功夫,此外再與拍賣公司、專家意見進行印證。”
資深藏家馬德光認為:“從2011、2012年,其實書畫市場一直在下滑,但是古代書畫市場因為資源稀缺,古代書畫市場還是一直比較堅挺。古代書畫大家都買得起畢竟是中國幾千年的傳統(tǒng)文化,大家慢慢的研究通了,我認為古代藝術還是有很大的潛力,包括古代的器物、雜項現(xiàn)在確實很低,但是等大家慢慢感興趣,進來的人越來越多,這個市場還會慢慢的好。”
程昕東則認為:“當代藝術面臨的一個最大的問題是我們對當代藝術或者當代文化的價值認知不夠,當代文化藝術的創(chuàng)造并沒有獲得廣泛的尊重,藝術家創(chuàng)作者并沒有獲得應有的社會地位,以至于說我們對文化的敬重感、儀式感,我們今天梳理作品是獲得一個撥亂反正的過程。”“現(xiàn)在因為市場規(guī)模的擴大,當代藝術的價格經驗拉近了和公眾的距離,但這個關系是非常脆弱的。因為我們沒有獨立的藝術價格判斷,這是一個巨大的缺失。”他認為:“中國當代藝術的價值、當代文化的價值會隨著時間的推移,隨著新的思想解放以及財富的積累,會不斷出現(xiàn)驚喜。”
當問題轉向當代藝術品市場價格取向問題的時候,一直身處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yè)第一線的賈偉鮮明的觀點引得場內一片掌聲,在她看來,藝術品價格只是藝術品價值的一部分,并不是藝術的全部,藝術價值恰恰比藝術價格要重要得多,中國人在物質上可能極其富裕,但是在精神上卻極其貧窮,對于這種現(xiàn)象,學會欣賞、消費在藝術史上有價值的藝術史一種精神享受。
第四屆中國藝術品高峰論壇第三單元現(xiàn)場
第三單元: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fā)展趨勢與戰(zhàn)略
在論壇第三單元議題“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發(fā)展趨勢與戰(zhàn)略”中,首先由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副總裁寇勤做《藝術品拍賣市場的國際化發(fā)展》的主題演講。寇勤從嘉德的拍賣事業(yè)經驗出發(fā),闡述了中國藝術品拍賣公司參與國際化的進程,他認為:“中國的拍賣市場貌似呈現(xiàn)了一個國際市場的面貌,但其實是一個不完整的市場,在法律法規(guī)、稅收、出關入關等方面都還不夠健全,”同時,他分享了提高中國藝術品市場國際化進程的思路。
接著,香港永寶齋齋主翟健民發(fā)表了《投資藝術品與展望》的主題演講,他以國際行情作為發(fā)言依據(jù),講述了國內外藝術品收藏的差異,同時他還表示:“其實我一直以來都不贊成藝術品投資,我是從收藏的角度去愛它、去學習它、去挖掘它的層次、知識、歷史、文化等等,我一直都不支持投資,更不支持投機。”
最后由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劉雙舟做了《稅收體制與中國藝術品市場》的主題發(fā)言,劉教授從專業(yè)角度觀察、剖析了中國藝術品稅收體制的弊病并給出了解決思路和建議,劉教授的專業(yè)研究贏得了在場嘉賓的共鳴。
隨后,99藝術網董事長兼CEO楊凱主持了第三單元的圓桌討論,參與討論的嘉賓有:蘇富比(北京)拍賣有限公司總裁溫桂華、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國強、北京榮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北京華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甘學軍、中央財經大學法學院教授、副院長劉雙舟。
董國強站在國內拍賣公司行業(yè)專家的角度,分析并總結了目前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各版塊的市場比例及市場特點,他認為,國內的拍賣可以說80%以上的成交額是來自于中國書畫,而且這80%里面的90%又是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也就是說中國書畫在內地拍賣所占的比重、份額是最大的。另外,中國書畫買家主體在內地,中國書畫的資源也有相當一部分在內地。而瓷雜精品在過去的一百年里多被歐美客人買走,讓他們把東西再拿回到大陸來拍賣的難度非常大。油畫方面,盡管油畫買家、當代藝術買家群體在不斷地變化,但國內和海外市場仍然還有差距。但他同時認為,這期中的差距,也恰恰可以是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的潛力。
溫桂華雖然并沒有具體談到蘇富比(北京)的發(fā)展策略,但也從蘇富比進軍中國內地市場問題出發(fā),認為目前國內外的門檻慢慢趨于平緩,從買、賣家群體,作品把握度和審美取向都有了很大的融合,也正是因為如此,才有了今天的走進來和走出去,同時這也必然是市場的發(fā)展趨勢。
劉尚勇則在巧妙地拋出幾個問題后,發(fā)現(xiàn)董國強和溫桂華討論的話題可以叫做“中國藝術品的全球價格一體化”,并幽默地用“全國糧票”和“世界糧票”形容中國拍賣公司和國際巨頭拍賣公司在市場價值體現(xiàn)上的差距。
甘學軍接上話題,認為:說國際拍賣公司進軍中國內地市場是“狼來了”的說法根本不成立。在他看來,國際拍賣公司進軍內地實際上是從另一個“地盤”進來的,真正的內地市場的“地盤”早就被侵蝕了?,F(xiàn)在反倒處在恢復期,中國用二十年的時間建立起這么一個依靠宏觀經濟發(fā)展成為世界最受關注之一的藝術品市場,一點都不夸張。甘學軍一并認為,應對藝術市場發(fā)展變化的一個根本戰(zhàn)略、手段和策略就是“專業(yè)、規(guī)范、竭誠服務”。
【結語】
歷史跨入2013年,“第四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CAMS2013)”成為關鍵的一年。由于全球性的經濟疲軟以及國內股市、房市等其他投資領域不景氣所致,雖然中國藝術品市場份額在今年有所回調,但依舊未能遮掩其“失速”的狀態(tài),以“藝術市場的變革與持續(xù)發(fā)展”為主題的第四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則從行業(yè)發(fā)展角度,分享并分析了中國藝術品市場一年來的成果,并為行業(yè)未來的發(fā)展獻計獻策,從而產生推動中國藝術品行業(yè)的向前驅動力, 99藝術網作為歷屆高峰論壇的主辦單位,也將會在未來的時代進化中獨樹一幟,不斷引領藝術行業(yè)的創(chuàng)新潮流,從而成為中國藝術傳媒先進生產力的代表。
【編輯:顏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