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馬克·夏加爾的真實愿景

來源:頌雅風藝術月刊 作者:周潔 2013-12-11

一提起歐洲現(xiàn)代主義繪畫的踐行者馬克·夏加爾(MarcChagall),總免不了與超現(xiàn)實、幻想、夢境等詞語聯(lián)系到一起,甚至連超現(xiàn)實主義的理論研究者安德烈·布雷東(AndréBreton)也不放過他。“很多人都說我的畫是詩性的、幻想的、錯誤的。其實相反,我的繪畫是寫實的。”分割的畫面、奇異的色彩、失重的人物、解構的畫面,夏加爾筆下所謂的真實愿景到底是什么,透過5月底至6月初在香港歌劇畫廊(OperaGallery)展出的“我夢中的視覺”夏加爾作品展,或許我們能夠有進一步發(fā)現(xiàn)。

夏加爾不喜歡別人說他的繪畫是文學性或者詩性的,他會在作品中通過消解傳統(tǒng)的造型手段來抑制畫面的敘述性。盡管討厭和傳統(tǒng)沾邊,他在《花和水果籃》仍舊表現(xiàn)的是傳統(tǒng)靜物畫會采用的題材?;ㄊ虐l(fā)出的放射性節(jié)奏,前景水果籃的圓滿造型以及背景虛化的窗戶線條,都為整體乏味的構圖增加了活躍的注解,所有因素最終組合成為一個令人賞心悅目的畫面。

在法國土倫,藝術家第一次被鮮艷的花卉所吸引,也不知是因為法國花卉的色彩真的比故鄉(xiāng)俄羅斯的絢爛,還是在夏加爾看來,瑰麗多姿的花卉最能夠代表當時法國活躍的文化藝術。在巴黎,借助野獸派、立體主義的提示,他找到了釋放內心純真意象的途徑。色彩是法國饋贈予他的,正是巴黎消除了他眼中的陰霾,讓他的世界明亮起來。

1914年夏加爾從巴黎回到俄羅斯,他遇到了一生摯愛,后來成為他妻子的貝拉·羅森費爾德(BellaRosenfeld)。婚后第二年他們就有了女兒。當時夏加爾在俄羅斯中央戰(zhàn)時經(jīng)濟分局的公共關系部工作,這使得他與文學圈,以及一些俄羅斯詩人關系更為密切,比如亞歷山·大勃洛克、波伊斯·帕斯捷爾納克等。這段時間夏加爾的繪畫作品經(jīng)常在當?shù)氐漠嬂日钩?,還第一次在莫斯科舉辦了個展。事業(yè)家庭都可謂一帆風順?!蹲援嬒瘛肪屯瓿捎谶@一時期。畫中他俯視著愛妻和女兒,只有簡單的線條和并不算完整的形象,妻子貝拉和寶貝女兒的溫存就充斥了整個畫面。畫中畫筆、畫架暗示了夏加爾的藝術家身份,表現(xiàn)了他對自己的事業(yè)充滿自信,同時他也體現(xiàn)了自己對成為父親這一新角色的期許滿滿,真實溫馨的三口之家純粹的以線條的形式展現(xiàn)在畫面上。這種純線條的作品非常接近早期巴黎尤其是1920年代作品的繪畫風格。親情、愛情對這位細膩敏感的藝術家來說如此真實,如此值得用繪畫的形式銘記。

英國藝術評判家、美學家赫伯特·里德說“夏加爾總是一腳站在曾經(jīng)滋養(yǎng)過他的土地上,俄羅斯的泥土從未從他的鞋子上彈掉。”《出生后》集中展現(xiàn)了夏加爾作品中幾個重要特征,并散發(fā)著傳記式的意義。1973年闊別50年后夏加爾第一次回到故鄉(xiāng)俄羅斯,這毫無疑問激起了夏加爾強烈的感情。就像柏林國家美術館主任維爾納·哈弗特曼(WernerHaftmann)寫道的那樣:夏加爾剖析的不是形體,而是記憶。藝術家本人也說,“作品畫出來的是我所擁有的內心圖像的集合。”在《出生后》這幅作品中,夏加爾的記憶集合通過他個人一些最魂牽夢縈的視覺母題明確表達出來:牛犢、公雞、村莊、星空、火焰。

《出生后》的靈感源自藝術家經(jīng)歷過的一個異同尋常的真實場景:他誕生在郊區(qū)路邊的小農舍里不久,自家后面的監(jiān)獄就突然發(fā)生了大火,整個小鎮(zhèn)隨即籠罩在熱烈的火焰之下。作品中大面積出現(xiàn)飽滿的紅色、深綠色和紫色,這也是他很多畫面常出現(xiàn)的主色調。在巴黎的那段時間,給予他最深刻沖擊的就是后印象派大膽純粹熱烈的色彩。夏加爾說:“我描繪的事物是我從俄羅斯帶來的。他們身上沾染了巴黎的氣息。”畫面右方還出現(xiàn)一對愛侶,他們游走于畫面之外,置身于自己的世界,他們既不屬于前景中的日常風俗場景,也不屬于背景的風景。在夏加爾的繪畫作品中貫穿著對人的表現(xiàn),可能是以一種不合邏輯的方式被安排在畫面中,但這些圖像都堅持表現(xiàn)一點:最高的藝術都是對人類人性的贊揚。

夏加爾篤信的哈西德派猶太教,并不太看重外在的祈禱形式,反而更關注內心的感悟,只要有心,人們可以隨時在生活的方方面面中感悟到個人與上帝共存的關系。星空、村舍、小牛、公雞這些畫中鏡像都成為連接夏加爾感悟上帝的橋梁。正是這些看似尋常又組合奇異的畫面母題真實反應了夏加爾對生活、人性和神性的理解。“在我們這個道德敗壞的世界里,每一個事物都會改變,只有心靈,人類的愛和探索神靈的努力是例外。繪畫,像所有的詩一樣,是神靈的一部分。”

夏加爾對立體主義、野獸派、超現(xiàn)實主義等流派都有諸多借鑒,所以很難將他確定歸為某一流派。但他很確定自己的作品不是有意營造出一種非理性的神秘感,“我并不喜歡幻想或象征性這類字眼。我相信,只有我們心中的世界才是真實的世界,而且比起我們眼中看到的世界,恐怕還來的更真實”,夏加爾因此建立了一種完全不同尋常的流行方式和藝術運動。他將自己對真實的理解和感悟以繪畫的形式表現(xiàn)出來,并以此作為畢生精神追求。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