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處山水 149.5x129.5cm 亞麻油彩 2011年
關(guān)于夏炎,和他的畫,從何說起呢?
我們的交往其實不多。而且,多數(shù)時候,我的印象中,夏炎也并不善于言辭。有幾次喝大酒的場面,貴陽合群路、還有重慶朝天門,晚上,不到十點先我倒了,緊接著隨我倒下的一定是他。在貴州這樣的地方,山地野放,民風彪悍。若以酒論英雄的話,那我倆就真是有點前仆后繼的“悲壯”了。
說到喝酒,我和夏炎有點惺惺相惜。首先我們的酒量都不大。但,都有酒膽,而且特別大。敢喝,喝死算逑!我的邏輯很簡單,既然酒量不大,以其讓被人把自己灌醉,不如自己先把自己拿翻①算了。喝酒的目的不就是喝醉嗎?越喝越清醒的話,那就是生不如死了。李白說“人生得意須盡歡”,意思與曹孟德的“對酒當歌,人生幾何?”相近。就是,不要活得太清醒。藝術(shù)多在半夢半醒之間、人鬼之間。弗洛伊德說:現(xiàn)代人的自我分裂成兩半,意識就像門衛(wèi),成天看守著潛意識。只有在晚上,潛意識才悄悄地溜出大門。而為潛意識開門的,就是酒精、大麻等等這些個“人造天堂”(波德萊爾語)。
“對酒當歌”固然灑脫。只是,能歌者只在當下,于過去,恐怕也有憂思難忘的一面吧?這才是人生的苦處和無奈。譬如,夏炎童年、少年時候的境遇和成長,很多就是與逃學、打架、追馬子②與毫無目的的郊野漫游有關(guān)。這樣的境遇,我們大都有過。只不過后來忘了。夏炎的過人之處在于:他的過早開始的回憶和對這種過往境遇的堅持。他的作品其實是有“敘事”的,只不過,不是那種線性的、事件式的社會學記錄。而是心理學意義上的、夢境式的“往事再現(xiàn)”。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到八十年代末,是中國社會變化最為迅猛與混雜的時期。這十多年間,不只有姜文在《陽光燦爛的日子》中,講述的軍隊大院里的青春沖動與紅色烏托邦的故事吧?甚至,同樣作為七零后文化代表的賈樟柯,他的電影《故鄉(xiāng)三部曲》,也未必窮盡了那個充斥著青春騷動和身體欲望的年代,種種的混亂、不安、寂寞與希望。不過,七、八十年代所有故事的背景和底色,似乎都與縣城、郊野,還有青春的孤獨、刺痛與反叛有關(guān)。這,倒是姜文、賈樟柯、王朔,還有劉小東的《金城小子》,他們的作品透露出來的一種氣息:既壓抑又躁動、既浪漫又現(xiàn)實、既豐富又貧乏……。
作為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初在黔東北一個閉塞偏遠的山城銅仁出生的縣城少年,夏炎的作品中也有這樣的氣息。青春的成長與反叛同樣殘酷而尖銳。只不過,也許是因為水土與天氣的原因吧?夏炎所講述的青春成長和“小城故事”,與賈樟柯、劉小東他們那種北方的干燥、騷動不同,具有一種與生俱來的陰濕、孤寂、平靜和聽天由命的淡定。甚至,這份淡定也并非修養(yǎng)和克制的結(jié)果。反而如貴州小縣城的荒郊野嶺一樣,地老天荒,自生自滅,就是那樣了。一種自然的能量而已。所以,夏炎畫山、畫草、畫樹林,畫大雪封山、夏日水塘,畫童年往事、戀人絮語,都出自少年心性。其實都在畫自己——一個依靠記憶和心靈來使當下恢復魅力的少年。七零一代的藝術(shù)家中,我真還想不出來,還有誰有比夏炎更執(zhí)著于這種青春記憶白日夢的修復?從心理學的角度來看:夏炎作品中的“小城故事”具有一種心理現(xiàn)實主義的迷幻氣質(zhì)。這種氣質(zhì),說白了,也就是一個迄今無法走出自己過去的幽閉少年的自言自語、幻想癔癥和夢游。
德國藝術(shù)家博伊斯說過,藝術(shù)就是一種治療。用來理解夏炎的創(chuàng)作,倒有幾分貼切。通過對童年記憶的修復,繪畫的意義得到了肯定:一是與藝術(shù)家的生命發(fā)生了真切的聯(lián)系;另一方面,它也極大地提升了講述者的生命質(zhì)量。如果不是這樣,這樣的青春期的癔癥和夢游所引發(fā)的結(jié)果完全可能是負面的:賈樟柯的電影《小武》中那個生活在縣城的少年,他的青春同樣殘酷、鮮活,充滿野性和可能性??上\將其帶進一個無法選擇的死結(jié),最后成為一種可悲的消耗。
從這個意義上來討論夏炎作品中似似而非的“小城故事”。我覺得,藝術(shù)家夢游般的自傳、自語和叨絮,的確可以轉(zhuǎn)換為一種巨大的創(chuàng)造性的生命能量,這種能量從本質(zhì)上說是關(guān)注身體的,一切與身體有關(guān)的記憶,包括痛苦、孤獨、情欲、愛戀與暴力,都可以從藝術(shù)中找到一個安全的出口,或者升華為像作曲家羅伯特•舒曼在其鋼琴套曲《童年情景》中,所傳達出來的那種帶有浪漫主義情愫的愛情頌歌;或者就如野狗撒尿一般直接簡單地排泄掉——當然,這也是殘酷青春不得已的一種命運。
所幸,我們,我和夏炎,開始長大的時候并沒有什么文化目標,只是順著某種動物式的本能向未知的世界伸出觸須。在少年時代,我們都曾漫無目的地在縣城的荒郊野嶺嬉游,都曾終日游蕩在故鄉(xiāng)的青山上。整個上個世紀七、八十年代的那些幽暗歲月,在中國許多偏遠、閉塞的小城的郊野,都流傳有讓我們流連忘返、記錄那一代人青春往事,至今仍讓人黯然神傷的“小城故事”。夏炎的繪畫,以一種往事再現(xiàn)的方式從容淡定地講述了他自己的青春的成長,也講述了那些孤獨、寂寞、傷感的“小城故事”。
2012年9月7日于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