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開幕式現(xiàn)場
中宣部副部長黃坤明、藝術家曾宓、新華社社長李從軍
曾宓書法展 工作人員合影
六小齡童、周世琮兩位表演藝術家在曾宓書法展現(xiàn)場
2013年11月29日上午,由浙江省文聯(lián)、浙江畫院、三放軒共同主辦,北京杏壇美術館、杭州點源文化策劃有限公司承辦的曾宓書法作品展在北京杏壇美術館隆重開幕,展覽展出了浙江著名書畫藝術家曾宓先生近兩年來的近百幅書法作品。
來自美術界、文化界的眾多嘉賓出席了開幕式,包括中宣部副部長黃坤明、新華社社長李從軍、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張立辰、中國國家畫院創(chuàng)作研究部副主任何加林、國家畫院著名畫家林容生、著名昆曲表演藝術家周傳瑛之子周世琮、美猴王六小齡童、中國金融書法協(xié)會主席張銅彥、中國金融書法協(xié)會副主席李相國、淮安美術館館長夏萬里、著名書法家孫大愚、中國紡織規(guī)劃研究會會長於榮賡、杏壇美術館館長黃和平等。
曾宓,號三石樓主,自上世紀八十年代起,開始探索創(chuàng)新,擷黃賓虹、林風眠兩家之長,訥于言而深于思,所觀、所感、所悟皆成畫,逐漸融為今日之風格。他的創(chuàng)作多年來在畫壇獨樹一幟,繪畫風格拙樸天真、饒有情趣,散發(fā)著濃濃的生活氣息。曾宓,一個頑童,一個真人,一個安靜的探索者。先生有很深厚的傳統(tǒng)功底,又有很明確的現(xiàn)代追求,他用心感悟生活,由心而發(fā)去創(chuàng)作。近些年來,在畫畫之余潛心書法,創(chuàng)作出一批在書法結構、藝術形式和書寫題材上都令人耳目一新的書法作品。
此次展覽展出的書法作品是曾宓在繪畫藝術生涯中的延伸,也是他繪畫折射出的影子。先生從小就臨顏帖,走上藝術道路后又喜歡徐渭、八大一路,而且非常注重題跋,且善作長跋。他的畫以筆墨為主,而在他的書法中,漢字結構被自然而然地處理成一個個造型,類似“以骨為質(zhì)”的骨法,既是筆墨的基本依托,又作適度的變形,更給人陌生而仍親切的新鮮感受。
書法藝術家鮑賢倫評論曾宓先生的書法時覺得先生的書法好看、能讀、更可品,在看似漫不經(jīng)心的隨意揮灑中,有他舉輕若重的用心,曾先生的書法具備了雅俗共賞的優(yōu)勢。曾先生“以寫為法”的繪畫實踐使他將千變?nèi)f化的用筆提煉濃縮為一種最樸質(zhì)的線條語言,而這種“曾家范式”的書法筆墨形態(tài)單純而氣象渾融,看似簡約、樸實、純粹的筆墨語言則成為通向蒼茫、深邃、混融境界的通途。如果說曾先生是用畫面效果激活了讀者的感官,那么他進而又以筆墨品質(zhì)去浸潤讀者的心靈。
據(jù)悉,此次展覽將展出至12月12日,展覽結束之后將班師西安,并于2013年12月17日至12月21日在陜西省美術博物館與西安的藝術愛好者們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