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寂凈如初——于忠洋水墨畫展于Bodhi佛教文化藝術館開幕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3-11-06

當代新派水墨畫家于忠洋“寂凈如初”水墨畫展于2013年10月19日-11月20日在北京覺得Bodhi佛教文化藝術館開展,展覽由北京覺得Bodhi佛教文化藝術館主辦。展覽共展出二十余幅于忠洋近年創(chuàng)作的水墨作品。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收藏家參加了開幕式。

時代造就了不同的審美習慣,說不上前進或退步,因為人的本性沒變。繪畫的本性是一張白紙,這時刻,最為驚喜,因為其間孕育著無限的可能。早幾年有雄心壯志的理想,其實這想法許多人都有,成為一代大家,創(chuàng)造新的樣式, 改變現(xiàn)狀,超越傳統(tǒng)?,F(xiàn)在覺得傳統(tǒng)是根脈,是習慣,是組合體。歷史無限的延續(xù)下去,誰都是承前啟后的角色,傳統(tǒng)或當代,只是時間的說法,對于個人而言,尋找藝術規(guī)律是跨越時代限制的便捷途經(jīng)。

在過去的某個時期,我們稱之為不科學的古代。那時的人與神沒有分明的界線,仿佛在同一時空中存在,神被無縫的嵌入生活的每個細節(jié)當中,在今天我們看做神話般的故事,對于他們就是生活本身。古人鍛煉的是想像的神經(jīng),我們則更相信科學的解釋。對于人類或整個生物圈而言地球是圓的,就生存的土地而說,地球是方的?,F(xiàn)代科學告訴我們,月亮上荒蕪一片,沒有嫦娥與桂樹,但月光下低語的故事,猶然在耳,歷歷在目的恍如昨日,如此切近,那個科學的月亮,荒蕪,遙遠?,F(xiàn)在的孩子們大多完著人造玩具,我的童年是大自然的賜予,一個在接受中,一個在發(fā)現(xiàn)。許多小幾歲的朋友,手機玩的比我好,車開的比我快,他們樂在其中,我自嘆弗如,他們的速度在地球之內(nèi),我的思緒在九天之外。現(xiàn)代科學發(fā)達了人的理性神經(jīng),縮小了想像空間,現(xiàn)在有個詞叫“思維模式”。反觀他人,那些習慣不近相同的朋友們,我的價值觀念對他們來說是否有意義?因此我們無需站在歷史的末端以后來居上的角度說古人計算機沒有我們玩的好,也不必要在信息時代感嘆現(xiàn)代人不單純,人心不古。

藝術提倡創(chuàng)新,但他不是蔑視傳統(tǒng)的理由。我更傾向于誠實后的自由。因誠實而無懼,因無懼而自由,這樣的作品不受制于時間,不能用傳統(tǒng)或當代而將其類型化。之于繪畫,有兩個時候最為可愛,當初和之后。即剛拿起畫筆那一刻,天真美好,或拿了一輩子畫筆,將放下那一刻,萬事緣滅。其內(nèi)在規(guī)律是沒有或放下了束縛,獲得了最為珍貴的自由。佛教講輪回,是說時間在大的節(jié)點上沒有意義,其究竟原因是要人獲得更高的生命體,即相對于人短暫一生的永恒,那個階段也可以稱之為自由,就像白紙一樣,輕松的沒有任何負擔又蘊藏著無限的可能。
 
[覺得]佛教文化藝術館

如印國際投資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是中國高端佛教藝術品研究及投資機構,業(yè)務范疇涵蓋當代藝術品研發(fā)與定制、佛教文化項目管理、佛教藝術會館運營等領域。

公司于2011年成立中國高端佛教文化與當代藝術典藏空間---“覺得佛教藝術館”,位于北京郎園Vintage文化創(chuàng)意園區(qū),是集佛教古董收藏、當代藝術品研發(fā)、藝術展覽于一體的高端文化交流場所。“覺得”是當代佛教藝術珍品品牌,更是佛教與當代藝術的集合平臺,它是佛教珍品收藏的交易平臺、當代文化藝術的交流平臺、信仰文化和信仰經(jīng)濟的公益平臺。

“覺得”源自中國北京,與知名藝術機構、海內(nèi)外各大佛教機構、合作協(xié)力,集合藝術界、文化界和佛教界的精專之士,創(chuàng)建中國第一個佛教藝術品投資、當代藝術創(chuàng)作、佛教文化傳播、佛教體驗消費的品質(zhì)平臺,更在全球范圍為個人及機構提供佛教文化和當代藝術珍品品鑒收藏服務。

【編輯:陳耀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