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萬柳堂劇跡扇畫夜場”來自清末民初著名藏家“小萬柳堂”的72件明清金箋扇面精品,其中包括“明四家”沈周、文征明、唐寅、仇英四人的佳作。“小萬柳堂”舊址位于杭州西湖蘇堤南端花港觀魚景區(qū)內(nèi),原是無錫名士廉泉的別業(yè),廉泉清末辭官后,在上海創(chuàng)辦了文明書局,并在中國最早使用了珂羅版印刷技術(shù),風(fēng)行一時。廉泉家藏有很多歷代名人書畫,不過其多數(shù)藏品主要來自江蘇泰縣的宮本昂與宮玉甫伯仲。此次春拍拍出的“小萬柳堂”所藏扇面冊就是宮本昂與廉泉藏品12箱中之一,共計72葉。除明四家之外,還有文嘉、陳道復(fù)、董其昌、陳繼儒、王鐸等諸人的書畫扇面精品力作,且全部為金箋,品相完美。
其中明代唐寅的《江亭談古》以1150萬元成交,而明代仇英的《孤舟垂綸扇面》以690萬元緊跟其后。
據(jù)保利拍賣執(zhí)行董事趙旭介紹,現(xiàn)場大概有1000多位的買家,小萬柳堂專場拍賣中,包括海內(nèi)外的藏家最少有200位買家在舉牌,“來購買這批小萬柳堂的買家都是熱愛古代書畫的,他們肯定不是為了投資一件明代扇面,他們是要建立自己的收藏體系,或者對其中的一些明代繪畫癡迷喜愛的。”
“這是中國拍賣史上第二次吳門四家作品集結(jié)。”原國家畫院副院長趙榆說,“扇畫是中國畫最高難度的一種格式,它可以體現(xiàn)出藝術(shù)家的綜合繪畫才能,在方寸之間表現(xiàn)出構(gòu)圖能力、技法、風(fēng)格、技術(shù)水平。”
收藏界曾有“一手卷、二冊頁、三中堂、四條屏、五楹聯(lián)、六扇面”之說,相當(dāng)長時期內(nèi),扇面一直以配角的身份出現(xiàn),而近幾年,隨著古代書畫的受捧,明清扇面開始逐步走高,2010年,匯集了沈周、唐寅等的《扇面冊頁(十二開)》拍出了5376萬元,李流芳的扇面十二開當(dāng)年在中國嘉德拍出683萬元,在上周結(jié)束的中國嘉德春拍中,龔賢《溪山書屋圖》扇面原估價為32萬元,最終以138萬元成交。
和收藏書畫相似的是,收藏扇面不僅要看年代、名頭、品相,重要的還在于傳承。流傳有緒、有著錄的,尤其受到關(guān)注。小萬柳堂劇跡扇畫夜場的成交佳績更重要的則在“小萬柳堂”這一收藏品牌,這正如嘉德老舍藏畫專場中,無論齊白石還是黃賓虹的價格都不是一般拍賣場的價格所能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