倫敦1866年版《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
上海泓盛2012年紙雜文獻版塊秋拍上,一幅倪瓚款的《樂圃林居圖》100元起拍,575萬落槌,成為2012年秋拍最大的“漏”,也把本已經賺足眼球的紙雜文獻版塊再次推向關注的中心。作為國內第一家開設紙雜文獻版塊的拍賣公司,自2010年秋拍開設專場百萬余元總成交額的試水到現(xiàn)在近兩千萬的輝煌業(yè)績,兩年近20倍的業(yè)績提升在業(yè)界尚屬特例,足見泓盛在紙雜文獻版塊所付出的艱辛努力以及此版塊所蘊含的巨大市場潛力。
而今秋拍剛剛結束,上海泓盛與趙涌在線業(yè)已強強聯(lián)手,推動“紙雜文獻網上拍賣”,立馬引來業(yè)界一致關注。此次首拍中有兩件拍品尤其值得一提。
首先為大家介紹的便是1866年倫敦夫子出版社原版初印,太平軍上校呤唎著作《太平天國革命親歷記》,是書分上下兩卷,凡26章,附錄有三。扉頁記有“獻給太平軍總司令忠王李秀成——如果他已去世,本書就作為對他的紀念”,卷首并附有忠王李秀成頒發(fā)給呤唎的憑照一張(左側署名“真忠軍師忠王李”為“給憑事”,茲有“洋兄弟呤唎”前往上海、寧波一帶“采辦兵船...”,右側落款“天父天兄天王太平天國葵開十三年十月”),另含太平天國勢力范圍及運動路線圖兩幅、木刻版畫9幅、彩色石版畫21幅、文字部分共842頁。作者呤唎(F·A·Lindley)原為英國海軍軍官,1860年接受忠王的委任,攜妻帶友無償幫助,至1864年返國止,約有四年之久,他多次隨忠王出征,經常前往上海,招募外國志愿軍、采辦軍火、供應糧食、進行宣傳,并組織了一支直屬忠王領導的教練軍參加作戰(zhàn),更與嘉興榮王廖壽發(fā)等各級將領關系密切,為此而遭到上海英國當局的通緝。起義失敗回國后便寫成此書,批判英政府兩次發(fā)動鴉片戰(zhàn)爭的侵略行為,反對武力干涉中國內政的政策,在出版后即受到英國主政者的貶毀。由于太平天國失敗后,其本身的史書幾乎被毀滅殆盡,少數流傳下的也多經過大量篡改,這本書已成為現(xiàn)存的唯一一份未經他人篡改的親歷者見聞錄,書內詳細記載了太平天國的起義宗旨、政策、婚姻、稅收、法庭、戰(zhàn)斗歷程、作戰(zhàn)陣法等實況,以及太平天國的人物群像,另外還援引了包括英國官方等政府媒體的大量文件,是難能可貴的第一手史料。書中所載太平軍之守紀律己,治下百姓之安居樂業(yè),毫無歐洲人心目中那種萎縮、狡詐、自私、懦弱的清國人形象,為正史所少見。因此書早已絕版,尚存于世的僅有屈指可數的幾部,作為研究太平天國不可多得的文獻資料,歷146年保存至今仍完好無損,可謂珍稀善本。
尤為值得提出的是1853年6月14日,即太平天國建都天京(南京)后不久,馬克思即在《紐約每日論壇報》發(fā)表社論,對太平天國運動發(fā)生的背景進行了剖析:“中國在1840年戰(zhàn)爭失敗后被迫付給英國的賠款,大量的非生產性的鴉片消費,鴉片貿易所引起的金銀外流,外國競爭對本國生產的破壞,國家行政機關的腐化,所有這些破壞性因素,都同時影響著中國的財政、社會風尚、工業(yè)和政治結構,而到1840年就在英國大炮的轟擊之下得到了充分的發(fā)展;英國的大炮破壞了中國皇帝的威權,迫使中國帝國與地上的世界接觸……接踵而來的必然是解體的過程”。馬克思大膽斷言:“中國革命將把火星拋到現(xiàn)代工業(yè)體系的即將爆炸的地雷上,使醞釀已久的普遍危機爆發(fā),這個普遍危機一旦擴展到國外,直接隨之而來的將是歐洲大陸的政治革命。”馬克思又把發(fā)生在中國大陸的太平天國農民運動,作為國際政治運動的一部分,稱之為“強大的革命”,充分予以肯定和評價。
1857年,恩格斯在《波斯和中國》一文中說:“古老中國的末日正在迅速到來。國內戰(zhàn)爭已使帝國的南方與北方分立,而太平天國的天王在南京似乎不會受到清廷軍隊的危害(如果不受自己人陰謀危害的話),正如同清帝在北京不會受到起義者的危害一樣。……過不了多少年,我們就會看到世界上最古老的帝國作垂死的掙扎,同時我們也會看到整個亞洲新紀元的曙光。”
吟唎在此本書中有一段精彩的評價:“不同的人們曾從各種方面去看待天王這種招致毀滅的頑固。有些人認為這是徹頭徹尾的愚昧,有些人認為這是一個迷信者的無益而瘋狂的犧牲,還有些人則認為這個偉大的、英雄的、高尚的人一經在南京建立了首都和宗教政治運動的中心,他就寧愿為正義和光榮的事業(yè)而死,卻不肯在莊嚴的道路上折返回頭。如果我們把這三種特性:高尚、瘋狂、輕率同等地歸之于天王的動機,大概我們就相當接近真實性了”。
1980年《莫斯藏齊白石繪畫作品展》專場展覽圖錄
另外一本則是1980年英國倫敦舉辦“莫斯藏齊白石繪畫作品展”專場展覽圖錄一冊。是書為私印本,內收錄倫敦著名古畫商莫斯(經其手的明清書畫作品近1000件),藏齊白石老人經典代表作32幅,左文右圖編排,銅版紙精印,每幅作品均清晰的標注有名稱、尺寸及創(chuàng)作時間。此次展覽于1980年7月15日-25日在著名的倫敦布魯克大街51號舉辦(Sydney L.Moss Ltd)(創(chuàng)立于1910年),持續(xù)10天時間,但因畫冊印數極為稀少,二十年間幾無流傳,至今絕大部分收藏家都無從了解此次展覽之內容。書中內含齊白石《群蝦圖》、《墨蟹圖》、《小魚來》、《牽?;ā?、《桃花流水鱖魚肥》等,更早之前亦曾于1964年10-11月在世界頂級畫廊格羅夫納畫廊(Grosvenor Gallery)展覽,可見此批畫作實乃白石老人一生得意巔峰之作,2002年嘉德秋拍上隱見此批畫作蹤影,近年來其市場價值更是達到了均幅近千萬的天價,其參考價值顯而易見,于考證此批天價作品甚有幫助。
【編輯: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