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一座恭王府,半部清朝史——《1913年AAA恭親王競賣》圖錄雜記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2-11-22

恭王府之所以被稱為“半部清朝史”,是和居住在這里的三代主人密切相關。盡人皆知,第一代府主和珅,是乾隆晚期的宰輔、大學士,又是歷史上赫赫有名的貪官,有關他的傳說多不勝數(shù)。嘉慶四年,和珅因罪賜死,嘉慶皇帝遂將這座宅第轉(zhuǎn)賜給他的小弟弟慶郡王永璘,永璘其孫奕劻,便是那個與李鴻章一起同八國聯(lián)軍簽訂《辛丑條約》的慶親王,至于說恭親王奕訢,那更是中國近代史上最重要的政治人物之一,他參與了第二次鴉片戰(zhàn)爭以及其后(1853-1898)的幾乎全部重大政治活動,“辛酉政變”時,就是他把慈禧扶上了“垂簾聽政”的寶座……

2003年恭王府管理中心成立了文物管理部,從2004年開始公開向社會征集文物,到目前為止,已征集到155件符合當時時代的文物。
“可惜的是,到目前為止,我們還沒有征集到真正屬于恭王府的東西,因為它們大都已經(jīng)流失海外”谷長江說。恭王府之所以成為一座藝術寶庫,不僅因為它恢弘的建筑群落,還在于它曾經(jīng)擁有過的富麗陳設和豐富收藏,如晉陸機的《平復帖》、唐韓斡的《照夜白》等中國古代書畫史上鼎鼎大名的真跡等。遺憾的是,在將近百年的滄桑巨變中,恭王府內(nèi)所有可移動物品幾乎全都蕩然無存了!

2004年初,他們在日本發(fā)現(xiàn)了一本名為《紐約一九一三年AAA恭親王競賣》的拍賣圖錄,同時也聽說了一件令人傷感的往事。

1912年,小恭王溥偉因急需復辟活動經(jīng)費,將恭王府除書畫之外的昔日珍藏全部賣給了日本古董商人山中定次郎。山中定次郎很快于1913年組織了在美國紐約和英國倫敦的兩場恭親王藏品拍賣會,最終,恭親王七百余件珍藏以三十余萬美元的價格流散于世界各地……

此次泓盛紙雜文獻部Lot7898號拍品(1913—1960年代日本山中商會、美國安德森畫廊、帕克勃內(nèi)畫廊、紐約佳士得、英國大維德基金會、倫敦蘇富比等歐美大型中國藝術品收藏機構所出版之重要古美術文獻及展覽圖錄一組110冊),即內(nèi)含此本《紐約AAA恭親王府藏品專拍圖錄》,并將于12月17日亮相泓盛秋拍。

此書目前已知存世不足7冊,中國國家圖書館亦無此書實物之收藏。是書為1913年2月27至3月1日,山中商會在美國紐約舉行的一場盛況空前的恭親王藏品拍賣會之原版圖錄,扉頁記錄著這批中國恭親王文物當時由世界著名的YAMANAKA(山中商會的英譯)公司獲得,并被允許拍賣,拍賣師則由美國藝術協(xié)會經(jīng)理THOMAS E.KIRBY先生主持,地點在美國紐約麥迪森南廣場美國藝術畫廊。書內(nèi)收錄文物共計536件,每件均有名稱、斷代和簡短文字說明,部分文物配有照片,另附當年恭王府大門之老照片。在圖錄的空白部分,還有當時買家用鉛筆標注的部分拍賣價格。恭王府文物流散海外已近百年,部分藏品已被各地博物館收藏,例如書中第134號拍品孔雀石山子現(xiàn)藏于美國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第343號拍品獸面紋銅壺現(xiàn)藏于美國華盛頓弗利爾美術館,惟另有部分藏品目前仍流轉(zhuǎn)于藝術品市場,其蹤跡較難追尋,日后現(xiàn)身時,只有借助這本百年前的專拍圖錄,或許才能確認這些珍品的真實來歷。

此組文獻內(nèi)容涉及中國高古陶器、青銅器、明清官窯瓷器、玉器、歷代珍稀雕塑、中國傳統(tǒng)書法、繪畫、清代宮廷鼻煙壺、漆器等,由中既可體現(xiàn)海外收藏家個人收藏歷程,亦反映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期世界中國文物藝術品收藏與市場流通之真實情況,于研討中國文物流傳歷程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從今天的角度來看,恭王府的文物應指兩方面內(nèi)容,一是恭親王真正用作收藏和鑒賞的文物,二是恭王府日常使用的物品,包括生活用品、實用藝術品以及裝飾品等。收藏品反映府主經(jīng)濟文化狀況和個人修養(yǎng)愛好,日常用品則折射出王府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等級、禮儀風俗等各方面情況。

研究和搜尋恭王府文物是一項艱難的工作。自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后,恭王府就同其他眾多的清王府一樣一天天走向衰落。為展開復辟清廷的活動,承襲了王爵的小恭親王溥偉(奕嫡孫),在二十余年的時間內(nèi)幾乎賣掉了所有恭王府的財產(chǎn):1912年以40萬大洋賣掉府中除字畫外的全部文物;1921年以八萬銀元的價格將府邸抵押給北京天主教會的西什庫教堂,1932年由羅馬教會興辦的輔仁大學以108根金條代償債務,產(chǎn)權遂歸輔仁大學。此后溥偉的二弟溥心也將自己所得的府中舊藏古字畫陸續(xù)賣出,以維持生活。他們這些行為當時都沒有留下多少文字資料,因此在事隔幾十年后很難再了解到這些被賣物品的確切情況,而此本《紐約AAA恭親王府藏品專拍圖錄》則較為完整系統(tǒng)的保留了大量歷史信息,透過這些線索,恭王府的文物不再是人們頭腦中的想象和猜測,而是露出了比較清晰的輪廓。

隨著恭王府博物館籌建工作的日益深入,恭王府在國內(nèi)外的影響迅速上升,今后以恭王府為主題和平臺而展開的國際文化交流必將越來越多,相信會有更多關心和支持恭王府原貌恢復的有識之士使恭王府流散文物的回歸成為可能。泓盛紙雜部在此能提供綿薄之力亦感榮幸之至,同時盛情邀請廣大藏家和愛好者共享此次秋拍勝會。

 


【編輯:江兵】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