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淳(1483-1544)米家云山書畫合璧卷(局部)
款識:右詠史癡翁蝸殼詩。沈周。
鈐?。簡⒛?、石田、白石翁
鑒藏?。簠呛洳赜?、梅影書屋秘笈
題簽:沈石田書蝸殼詩真跡。梅影書屋珍藏。
北京匡時2012秋拍將從藝術(shù)史角度再次重點推出明代“吳門畫派”作品專場。據(jù)悉,據(jù)此該專場將于12月7日下午在北京國際飯店會議中心舉槌開拍。
江南蘇州一帶富庶繁華,自古文人薈萃,具有濃郁的文化底蘊。當時的蘇州地區(qū)出現(xiàn)了不少學術(shù)思想和文學藝術(shù)卓有成就人物。在熾盛文風的熏陶下,官僚文人大量貯藏法書名畫、古玩器物和珍本書籍,營建私家園林,講究飲食服飾器用。吳門畫派應運而生,崛起了以沈周為領(lǐng)袖,文徵明繼起,唐寅、仇英等為后起之秀的創(chuàng)作團體,掀開了明代文化史上的嶄新一頁。作為一個地域性的流派,其藝術(shù)成就之高、歷時之久、人員之眾、規(guī)模之大、影響之廣均屬罕見。它有先導,有領(lǐng)袖,有鮮明的藝術(shù)主張,有強烈的地域特色,又有大批的追隨者。它的發(fā)生、發(fā)展以致衰落都有跡可循,是中國書畫史的華彩樂章。
吳門畫派注重自我品格的修養(yǎng)與完善,以清高的人格精神為師表;主張以畫抒發(fā)胸臆,怡情養(yǎng)性;強調(diào)作品意境的構(gòu)造和筆墨趣味的表達;重視藝術(shù)形式的審美意味,形成了抒情雋秀的書畫趣味,淡雅、秀麗、明快、清新的書畫風格。這些都是繼承了宋元文人畫的傳統(tǒng),并在變化了的時代條件下將文人畫推向頂峰。
陳淳(1483-1544)米家云山書畫合璧卷(局部)
釋文:十日畫一水,五日畫一石。能事不受相促迫,王宰始肯留真跡。壯哉昆侖方壺圖,掛君高堂之素壁。巴陵洞庭日本東,赤岸水與銀河通,中有云氣隨飛龍。舟人漁子入浦溆,山木盡亞洪濤風。尤工遠勢古莫比,咫尺應須論萬里。焉得并州快剪刀,剪取吳淞半江水。
款識:白陽山人道復。
鈐?。宏愂系缽汀钻柹饺?、大姚
鑒藏?。嘿n袞堂、永安沈氏藏書畫印、忠孝之家
題簽:陳白陽水墨米家云山卷真跡。啟功題。鈐印:啟功
引首:吳山春靄。道復書。鈐?。喊钻柹饺?、陳氏道復
題跋:自唐有王洽潑墨之法興,米家父子始接踵而起。元代高尚書多宗小米方方壺,則由大米上溯王洽,與高尚書迥別,此卷是也。甲戌夏日,袁勵題。鈐印:勵長壽、跋尾書
備注:1、啟功題簽條。
2、陳淳自題引首。
3、袁勵準題跋。
匡時秋拍“吳門畫派”專場不乏流傳有序的名家佳構(gòu):李恩慶、馮恕遞藏,文徵明、李恩慶題跋的沈周《溪山云靄圖》有多達四次文字記載,最早的莫過于清李日華《味水軒日記》,值得關(guān)注;繆曰藻舊藏,周天球自題引首并題跋的《楚江秋思圖》曾著錄于徐邦達編《改訂歷代流傳繪畫編年表》等多種出版資料當中,卷尾有張鳳翼、王穉登、張元舉、吳城、強存仁、錢允治、文從先、黃嘉芳、沈咸、張夢錫、姚俊題跋;陳淳《米家云山書畫合璧卷》,啟功題簽條、陳淳自題引首、袁勵準題隔水;文彭、文嘉《赤壁賦書畫合璧卷》,民國著名收藏家李佐賢、程璋遞藏,而后又入藏上海博物館并出版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沈周《行書蝸殼詩軸》,此軸曾入藏吳氏梅影書屋,吳氏題簽并題裱邊,可見其對此作鐘愛之至。更為難得的是《中國書畫家印鑒款識》編號47“石田”一印取自本幅;文徵明寫給王榖祥《行書七言詩卷》經(jīng)當代古書畫鑒定泰斗徐邦達先生審定,啟功題跋,其真實性顯而易見;馬驤臣、嚴群遞藏;嚴群題簽,馬驤臣題引首的莫是龍草書《詠懷詩卷》;金望喬、龐萊臣遞藏,褚德彛題簽條的王綦《山水冊》;《中國古代書畫圖目》出版的陸治《賞春圖》等一系列的吳門精品佳構(gòu),值得期待。
【編輯:江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