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盧西安-弗洛伊德:引誘你 說服你

來源:當代藝術(shù)網(wǎng) 作者:康巴茲 2012-05-17

盧西安-弗洛伊德自畫像 

 

我的畫作通常是自傳性的,它們就像我的日記。我想要借著這些“日記”傳達什么呢?我希望它們會使人感到驚訝、不安,受到引誘,同時也被說服。

 

1939年,盧西安·弗洛伊德進入英國圣工會繪畫學(xué)校,開始接受系統(tǒng)的繪畫教學(xué)時,他那位大名鼎鼎,同時卻飽受質(zhì)疑的爺爺西蒙·弗洛伊德永久地離開了人世。盧西安對爺爺已經(jīng)沒有太多的印象,為了躲避戰(zhàn)爭,六年前他不得不隨著家人逃到倫敦。固執(zhí)的爺爺不愿離開居住七十多年的維也納,他們的生活實際上沒有太多交集。

 

因此,與其說爺爺及家族驚世駭俗的一生,讓盧西安養(yǎng)成了幼年孤僻性格的話,倒不如說,是兩次慘絕人寰,先后奪去他數(shù)位親人生命的世界大戰(zhàn),以及那些動蕩的、災(zāi)難的歲月,讓他主動選擇了隔膜與封閉的生活。盧西安的少年生活似乎也并不那么讓人順心,他曾因跟別人打賭,在公共場合露出自己的屁股;他也曾因亂扔煙頭造成火災(zāi),而被學(xué)校開除。

 

但幸運的是,他遇到了莫里斯,這位英國圣工會繪畫學(xué)校的老校長。雖然盧西安曾在晚年鄙薄地說,這所繪畫學(xué)校非常不正式,老師們并未直接教授學(xué)生該如何畫畫。但莫里斯筆下睜大雙眼的人物仍然深深地吸引著年輕的盧西安,而且校長還為學(xué)生們提供了許多人體模特兒,這樣他們就可以在自己的工作室里摸索繪畫。如此種種,實際上成了盧西安鉆研人物畫的開始。

 

1944年,年僅22歲的盧西安·弗洛伊德在倫敦一家畫廊舉辦了個展。次年,經(jīng)朋友介紹,他認識了自己繪畫生涯中最重要的人——弗朗西斯·培根。在未來的數(shù)年中,弗洛伊德和平培根保持了親密的友誼,而且經(jīng)常在畫室中互為模特。培根作品中蘊藏著的爆發(fā)力,及其喜歡冒險的生活方式,都深深地影響著弗洛伊德。

 

從60年代起,他開始嘗試裸體畫。他讓模特兒光著身子躺在沙發(fā)或床上,然后誠實地描摹這些經(jīng)過歲月打磨后的丑陋肉體。在他的筆下,這些人物通常都皮肉松弛、胸部下垂、血管凸出,讓人絲毫感受不到情欲挑逗的意味。有時,他還會畫自己女兒的裸體。有人問他這樣是不是太過分了?弗洛伊德回答說:“我們只是在專注作畫,而非愛,更非情欲。”

 

弗洛伊德的模特兒通常都是自己的朋友和家人,偶爾也會有名人,但是很少。這部分由于他的刻意低調(diào),部分也由于他喜歡把人畫丑。換個角度說,他喜歡用生物學(xué)的角度去剖析人類。他說:“我對于從動物的角度去看人類相當感興趣,我喜歡畫裸體的原因一部分源于這個喜好。把人看作動物時,我可以看到更多,這比總是向外尋求刺激要有趣得多。”

 

倫敦國家肖像畫廊最近為這位偉大的藝術(shù)家舉辦了作品回顧展,展出他創(chuàng)作70多年來的近100件作品,其中還包括一些他生前從未公開的肖像。策展人薩拉哈·霍蓋特說:“弗洛伊德肖像畫中表現(xiàn)出來的他的家人、朋友和陌生人,都是切實的來自各行各業(yè)的普通人。所以我們這次策劃他的肖像畫展,與其說是傳記式的回顧,倒不如說是對藝術(shù)家生活的重現(xiàn)。”

 

但弗洛伊德在乎嗎?恐怕未必!就如同1993年,他獲得英國文化藝術(shù)最高獎項“功績勛章”時;2008年,他的作品《睡著的救濟金管理者》在紐約佳士得拍出1720萬英鎊的高價,創(chuàng)造在世藝術(shù)家的價格紀錄時;2009年,倫敦《GQ》雜志把87歲的他評為“英國最佳著裝男士”時,他真的在乎過這些嗎?不如聽聽他是怎么說的吧。“我的畫作通常是自傳性的,它們就像我的日記。我想要借著這些日記傳達什么呢?我希望它們會使人感到驚訝、不安,受到引誘,同時也被說服。”
 

 


【編輯:陳耀杰】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