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藍瑛山水巨制西湖十景屏將亮相中貿(mào)圣佳春拍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2-04-13

藍瑛 《西湖十景屏》 設色絹本立軸 167.5×44.5cm×10

說明 :揚州市文物商店舊藏。

著錄:《中國古代書畫圖目》第六冊第263頁,蘇11-019。

 

藍瑛(1585-1664后)字田叔,號蝶叟,晚號石頭陀、東郭老農(nóng)等,錢塘(今浙江杭州)人。作為職業(yè)畫家,藍瑛一生漫游南北,飽覽名勝。山水、花鳥、蘭石皆其所擅,尤以山水為最,有明末“武林派”之目。有畫史將其歸于戴進之后的“后浙派”,實則大相徑庭,風馬牛不相及也。藍瑛繪畫在明末影響極大,直承衣缽者有藍孟、藍深、藍濤,弟子劉度、馮仙湜、王奐等,同時陳老蓮及金陵各家,直至清初禹之鼎,亦皆受其畫風籠罩。

 

此屏絹本設色,計十幅。圖章款,行書分題三潭映月、兩峰插云、雷峰夕照、柳浪聞鶯、蘇堤春曉、曲院荷風、飛來洞壑、南屏晚鐘、段橋殘雪、花港觀魚等西湖名勝。作品為揚州市文物商店舊藏,上世紀八十年代經(jīng)中國古代書畫鑒定組審定,全圖收錄于《中國古代書畫圖目》一書,是一件良可徵信的藍瑛真跡。

 

藍田叔作為生于杭州的“浙派殿軍”,自然日夕與湖山靜對,煙霞供養(yǎng)而成此屏,一堂十幅,煌煌顯赫,洵稱佳構(gòu)。十幅之間,春夏交復,秋冬并存,山形樹狀,諸法皆備。曲水勾云,屋舍儼然,茂林蕭景,各具佳致。就中“兩峰插云”為青綠重色,畫法工細,色調(diào)秾麗,有千里之風;“段橋殘雪”江天寥廓,枯樹槎枒,意境荒寒,得右丞遺意;“柳浪聞鶯”清簡秀潤,設色雅麗,取意宋人小景;《花港觀魚》則巉巖壁立,橫劈豎砍,馬夏筆法居多,其他或含蓄雋雅,或蒼勁疏宕,取諸宋元各家,而以黃公望為宗,體現(xiàn)出濃郁的文人畫氣息。畫面無創(chuàng)作年款,從畫風看,當為中后期所為。作品力追古法,并加以融會貫通,師古自運,行、戾兼?zhèn)?,顯示出畫家高超的藝術功力。藍瑛一生創(chuàng)作勤奮,傳世作品亦復不少,但如此煌煌巨制尚不多見,珠玉在前,可不寶諸?

 

西湖十景約在南宋時即已形成,此十景中以“飛來洞壑”易常見之“平湖秋月”,乃實景替虛景者。飛來洞壑當即靈隱飛來峰,或明季有此一景而為十景之另一說,可為旅行家添一游興及考證之資。另,此屏雖非實景寫照之圖,然亦大致本其西湖原貌而演繹。世事變遷,其景亦然,睹此可知昔日西湖勝概,浙藉人士尤宜珍視之。

 


【編輯:張長收】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