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已經可以感受到今年秋拍的熱度,那就是各家拍賣公司紛至沓來,在上海舉辦預展。其中最大的看點就是新公司的巡展。
比如剛剛在上海舉辦了巡展的北京傳是國際拍賣公司,2009年改組,與創(chuàng)辦國內第一個藝術基金“邦文藝術基金”的北京邦文當代藝術投資有限公司有直接關系。由于其與藝術基金以及金融機構的密切關聯,在中國拍賣業(yè)是個被公認的“新公司”;還有即將來上海巡展的北京藝融,由金融機構投資設立,與藝術基金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他們的委托人與買家,也和傳統(tǒng)的拍賣公司不同。所以,他們的首次拍賣也十分令人關注。
當然,新公司中也有傳統(tǒng)公司的新分支,比如天成國際,在香港運營,由傳統(tǒng)私人藏家投資,由老資格的國際拍賣業(yè)的管理人員經營,像北京藝融一樣,也在今年秋拍舉行首拍。在香港與兩大國際巨頭貼身攻防,其業(yè)務方向、經營手法自然令人關注。而首次拍賣就推出上千件拍品,總估價逾10億港元的榮寶齋上海公司,也是老資格的拍賣業(yè)經理人掛帥。他們的首次亮相對業(yè)界——尤其對上海——更是會帶來相當的震撼,因為上海那么多資深的拍賣公司,每場大拍的總成交額還不超過5億元。
近年來藝術市場快速膨脹,藝術品市值快速飆升,新一波的拍賣公司創(chuàng)業(yè)熱應運而生,老公司改組也好,新公司創(chuàng)立也好,全國各地一下子涌現了許多新的拍賣實體。仔細分析這一波新公司熱,剔除那些掛牌子、買許可證想短期撈一票的,不外乎上面這兩大類型。作為新生力量,兩類新公司都有其亮點。看看他們的巡展,就不難發(fā)現其業(yè)務特色十分鮮明。不過,當前藝術品市場金融化初現,金融機構、藝術基金正蓄勢待發(fā),對藝術市場會發(fā)揮什么作用還有待觀察,因此,那些與金融機構、藝術基金有著血緣關系的新拍賣公司,也自然引人注目,成為市場聚焦的對象。
【編輯:顏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