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眾的眼中,郭峰是一個唱作俱佳的音樂才子,然而恐怕很多人不知道,如今的郭峰成了跨界藝術家。
10月22日,他將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舉辦藝術畫展。此次畫展,將展出郭峰近100幅作品,有意思的是每幅作品都配有郭峰創(chuàng)作的專屬音樂,而郭峰說,他要讓大家知道畫畫是可以“聽到”的。
昨日,他現(xiàn)身搜狐微博等社區(qū),與網(wǎng)友分享他繪畫背后的故事。
“辦畫展,注入聽畫的概念”
此次畫展,郭峰將其命名為“色塊”,意圖回到繪畫的“本質(zhì)”。這次畫展他提出了一個新概念“音樂是可以"看到"的,畫畫是可以"聽到"的,大家可以聽到我畫的音樂也可以看到我畫的畫。”畫都是陳列在展區(qū),那么以怎樣的形式讓觀眾聽到呢?郭峰表示每幅畫都有其專屬的音樂,“我是專門為每幅畫都做了音樂。”
在郭峰的這場個展中,還有一個體驗區(qū)(視聽盛宴),“一個音樂、畫、3D結(jié)合在一塊兒的虛擬空間畫展,會有點像在看3D電影的感覺,“我們把所有的畫放在星球上面,把星球作為一個展覽館,里面有很多虛擬人物,雖然不是特別真,但算是一個新的創(chuàng)意。有彈鋼琴的,我的畫一會兒飄過來,飄過去,觀眾進入到空間里面去,就像游戲一樣,甚至觀眾可以通過360度角度看我的人和畫。非常有意思。”而未能到現(xiàn)場的觀眾,還可以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在網(wǎng)上看到這些虛擬的畫展。
“想把繪畫作為音樂的延伸”
郭峰是一位歌手,為何會跨界當起畫家,還開了畫展?郭峰說,他從小就喜歡畫畫,“開始是興趣,但最近幾年我在思考,能不能把音樂中表現(xiàn)不了的東西通過繪畫表現(xiàn)出來。”而現(xiàn)在的音樂環(huán)境也發(fā)生了很大變化,郭峰坦言不能再把自己的感覺和創(chuàng)意像以往那樣放在唱片中與大眾分享,“因而我就想把繪畫作為音樂的延伸。”
雖然也自曝自己真正沒有到學校學習過繪畫,基本上靠自己研究,思考,但郭峰認為在概念和想象方面應該是其與生俱來的東西。“現(xiàn)在是多元化的社會,藝術也是同樣,不管是怎樣的表現(xiàn)方式,只要能夠把自己對事物的感悟表達出來,我覺得都可以認真地去嘗試。繪畫和音樂只是在表現(xiàn)方式和表現(xiàn)方面上有所不同,但對藝術的思想、感受、認識,應該都是一致的。音樂是一幅流動的畫,繪畫是一首固體的音樂。”
“作品能否流向社會,要看機遇”
近年來很多名人也開始紛紛涉足藝術圈,甚至不少名人的畫作拍賣到幾十萬/幅,至于自己會不會考慮拍賣自己的畫作,郭峰坦言這個是另外一個領域的事情。“就像我們做演員、做歌手,要把本職工作做好才可以。然后你出唱片、演出那是另外的領域。”而對于自己的定位,他也很清醒,“像畫家和真正作畫的是兩類人,我還只是一個比較熱愛繪畫的人。繪畫作品能否流向社會,流向藝術產(chǎn)業(yè),這要看機遇,還要看你的藝術是不是能得到社會的承認。”
【編輯:陳耀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