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來自中國的新前衛(wèi)——宋剛(鋼)、吳松水墨雙個展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2011-07-06

展覽現(xiàn)場

 

“來自中國的新前衛(wèi)---宋剛(鋼)、吳松水墨雙個展”于2011年6月8日至6月26日在羅馬葡萄牙學院展出(INSTITUTO PORTUGES DE SANTO ANTONIO)。展覽由葡萄牙駐意大利大使館、意大利拉齊奧大區(qū)文化藝術體育部主辦。中國美術館、羅馬葡萄牙學院、羅馬藝術大學(ROME UNIVERSITY OF FINE ART)承辦。展覽由意大利著名雕塑家、羅馬藝術大學校長阿菲爾•蒙杰力總策展。范迪安、王林、阿菲爾•蒙杰力(Alfio Mongelli)、艾達•米特拉諾Ida Mitrano(羅馬大學藝術史當代藝術理論教授)學術支持。

 

展覽于6月8日下午7點在葡萄牙學院(羅馬)畫廊開幕。意大利、葡萄牙文化藝術界、新聞界、社會名流一百余名參加了開幕式,中方相關人士也出席了開幕式。意大利主流媒體SKY ITALIA天空衛(wèi)視等對展覽做了新聞報道,并對藝術家做了專題欄目介紹。畫廊建筑建于15世紀,毗鄰那沃納廣場和西班牙廣場,位于羅馬市中心,是葡萄牙文化部在意大利的文化中心。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為展覽寫了前言,認為“在一個全球化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吳松的作品“花鳥日記”系列和“人體日記”系列;宋剛的作品“正負互聯(lián)網(wǎng)”與“新的世界地圖”都是對全球化文化的回應。他們的作品構(gòu)成了令人迷幻的視覺景像,同時讓人一起體驗水墨語言的魅力,……對于中、意、葡三國都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展覽展出了吳松的水墨“人體日記系列”30余件;宋剛(鋼)的架上水墨和裝置水墨40余件。

 

【相關閱讀】

【在線展廳】來自中國的新前衛(wèi)——宋剛(鋼)、吳松水墨雙個展

 

中國美術館館長范迪安與宋剛

 

前言

 

由中國、意大利、葡萄牙三國有關部門組織的“中國新前衛(wèi)--- 宋剛、吳松水墨雙個展”在羅馬舉辦,特別是值意大利中國文化年期間,這個畫展的舉辦具有特殊的文化意義。

 

水墨在中國擁有悠久的歷史,是中國繪畫的代表樣式,也是中國的文化身份。相比起西方“寫實”的傳統(tǒng),水墨繪畫的最大特征在于“表意”,也即通過單純的墨色和表現(xiàn)性的用筆,抒發(fā)畫家的精神與情感。在這次展覽中,兩位中國畫家宋剛和吳松先生以水墨這種東方藝術的語言,讓人們看到水墨的現(xiàn)代發(fā)展。他們的作品保留了水墨繪畫的敏感性、象征性和表現(xiàn)性,但是融入了他們對現(xiàn)代社會的感受。與傳統(tǒng)水墨以自然景物為主題的最大差別是,他們反映了生活在當下世界的感受,尤其體現(xiàn)出他們跨越文化邊界的經(jīng)歷與體驗。

 

在一個全球化的互聯(lián)網(wǎng)時代,吳松的作品“花鳥日記”系列和“人體日記”系列;宋剛的作品“正負互聯(lián)網(wǎng)”與“新的世界地圖”都是對全球化文化的回應。他們的作品構(gòu)成了令人迷幻的視覺景像,同時讓人一起體驗水墨語言的魅力。

 

這個展覽得到意大利拉齊奧大區(qū)文化、藝術、體育部,以及葡萄牙駐意大利大使館的大力支持。這次交流活動對于中、意、葡三國都有重要的文化意義。

 

中國美術館館長 范迪安

 

宋剛葡萄牙駐意大使葡萄牙學院院長BORGES吳松

 

媒體采訪

 

意大利奧地利協(xié)會負責人

 

意大利主流媒體天空衛(wèi)視SKY專題宋剛吳松專題節(jié)目訪談

 

與雕塑家羅馬藝術大學校長

與畫廊主任FRANCISCO

 

與建筑師FRATINI

 

與羅馬葡萄牙學院院長

 

與藝術史家前梵蒂岡博物館藝術官員

展場入口

 


【編輯:王心卉】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