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sts Jennifer Allora(left)and Guillermo Calzadilla
本屆威尼斯雙年展美國館的代表藝術家是詹妮弗·阿洛拉(Jennifer Allora)與吉列爾莫·卡爾薩迪利亞(Guillermo Calzadilla),他們?yōu)槊绹^的展覽取名為“Gloria”。“Gloria”這個詞來源于意大利語及西班牙語中的“榮耀(Glory)”,它指代了軍事、宗教、精神、奧林匹克運動、經(jīng)濟以及文化方面的顯赫,而在這里更是表明了國家館的華麗及宏大。這個標題同樣指代了受“格洛里亞(Gloria,女子名)”這個名字的啟發(fā)而產(chǎn)生的大量流行歌曲。“我們很喜歡這種將美國館與一個西班牙女子名聯(lián)系在一起的理念。”阿洛拉與卡爾薩迪利亞(Guillermo Calzadilla)表示。此外,美國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IMA)也充分利用了其在新媒體以及社群服務延伸方面的資源,為阿洛拉和卡爾薩迪利亞的展覽提供了有力的后備。
“‘Gloria’這場展覽的展出作品充滿了意境而又令人難以預料,它反映了當今世界不完整的、不穩(wěn)定的、自相矛盾的特性,”IMA當代藝術部的高級策展人Lisa Freiman說,她也是此次美國館的策展人。“這些藝術項目類似于超現(xiàn)實主義的介入物,它們的目的在于促使我們對官方的敘述提出質疑。這些荒誕、看起來自相矛盾的姿態(tài)實際上是在懇求我們去思考藝術、戰(zhàn)爭、民族主義以及運動競賽之間的關系。”
2007年美國全能冠軍大衛(wèi)·杜蘭特,2005年世界全能冠軍、2008年奧運會美國女子體操隊隊員切爾西·梅美爾(Chellsie Memmel),2000年奧運會選手史蒂夫·麥凱恩(Steve McCain),前美國藝術體操全能冠軍奧爾加(Olga Karmansky),奧運會田徑十項全能運動的金牌得主丹·奧布萊恩(Dan O'Brien)等參加了此次美國館的展覽,展現(xiàn)了藝術與體育的完美結合。印第安納波利斯藝術博物館(IMA)此番與美國體操協(xié)會和田徑協(xié)會合作了作品“Body in Flight(Delta)”、“Body in Flight American)”及“Track and Field”,包括在雙年展展出期間由運動員定期進行的表演。作品“Body in Flight(Delta)”與“Body in Flight(American)”按原尺寸復制了美國商業(yè)航空公司最新設計的公務艙座位。這一經(jīng)過了染色處理的木質雕塑代替了平衡木與鞍馬,為一種全新的運動語言創(chuàng)造了一個與眾不同的平臺,而這種語言也“破壞”了嚴格的體操運動規(guī)則。“Track and Field”則是將一臺跑步機放置在一輛翻轉的軍用坦克上,與此同時,美國田徑協(xié)會的運動員將會在這臺跑步機上進行跑步訓練。
Allora & Calzadilla,Algorithm, 2011
作品“Algorithm”是一件高聳的互動式雕塑,它將一臺功能完善的ATM機與專門定制的管風琴結合到了一起。每一筆由觀眾在這臺ATM機上進行的財務交易——例如余額查詢和取款等——都將產(chǎn)生一段獨特的配樂:由ATM機的鍵盤選擇的伴奏通過驅動管風琴里的加壓空氣而形成各種不同的音調。聲音的最終整合體包括了不成調的曲子以及相對來說較為典型的旋律、和聲,這同時也在場館內部形成了一種規(guī)則系統(tǒng)的音樂聲軌。
作品“Armed Freedom Lying on a Sunbed”是一件在自由女神像的基礎上進行改動處理的青銅雕塑。這件雕塑被放置在一架日光浴床上,再加上耀眼得幾乎使人睜不開眼睛的光線,形成了一種似乎發(fā)散自場館圓形大廳的、能夠使人產(chǎn)生幻覺的光暈。
“Half Mast/Full Mast”(2010)是一部長達21分鐘的影像作品,它是在波多黎各的維??怂箥u上拍攝完成的。這件作品由兩個上下堆放的投影屏幕組成,每一個屏幕都表現(xiàn)了不同的場景,但它們共享畫面中間的一根旗桿。正是這根旗桿將這兩個屏幕上的畫面聯(lián)系在了一起,盡管它們顯然擁有毫無關聯(lián)的背景。一位體操運動員不時地出現(xiàn)在一或兩個屏幕中,然后把自己做成旗幟的樣子。以出現(xiàn)運動員的屏幕、出現(xiàn)的位置為基礎,整件作品給觀眾造成一種旗幟在旗桿頂端飄揚或是下半旗的錯覺,分別對應了小島在爭取和平、生態(tài)正義以及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斗爭中獲得勝利或是遭遇挫折。
Allora & Calzadilla,Half Mast/Full Mast, 2010
展出作品在藝術實踐的表現(xiàn)中融入了雕塑、表演、影像以及聲音元素。這六件作品再現(xiàn)了人們熟悉的標志、形態(tài),打破了與國家認同、全球商業(yè)、國際競爭、民主政治以及軍國主義相關的現(xiàn)有記敘藝術的平衡。
【編輯:王心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