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中-藝術下午茶”vip專場 活動現(xiàn)場
筑中美術館于5月28日下午14時隆重推出“筑中-藝術下午茶”vip專場活動,此次下午茶活動邀請到了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王克舉教授、閆平教授,環(huán)鐵時代美術館館長孫小娟女士親臨現(xiàn)場,與藝術愛好者一起現(xiàn)場互動,熱烈地討論與交流。
筑中美術館執(zhí)行館長孫欣主持了此次下午茶活動。今年藝術品拍賣景象喜人,投資勢頭勁猛,陳逸飛代表作《山地風》以8165萬元人民幣的成交價,創(chuàng)造了中國油畫拍賣的世界紀錄,齊白石最大尺幅作品《松柏高立圖 篆書四言聯(lián)》以4.255億成交價刷新了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的新紀錄。藝術品市場的火熱在現(xiàn)階段至少昭示著一個道理,在房地產(chǎn)、股票等投資方向產(chǎn)生動蕩的時刻,藝術品收藏是最具有潛力的產(chǎn)品之一。但如果只關注它的市場屬性,忽略其本身所具有的價值,無疑是一件遺憾的事情。畢竟藝術品本身所具有的精神因素,才是最具有收藏意義的部分。藝術品的價值究竟源于何處,成為此次藝術下午茶的主要議題,旨在發(fā)現(xiàn)藝術形式傳承之下的人類文化圖史。
王克舉教授通過此次下午茶,梳理出一條清晰的線索,從藝術形式的源頭開始,完整地敘述了世界美術史不同歷史時期藝術形式的替變,以及替變過程中產(chǎn)生的文化價值,從中揭示了脈絡可循的美學傳統(tǒng),顯現(xiàn)出人類文化變遷之中深藏的旺盛而強大的創(chuàng)造力。
【相關資訊】
環(huán)鐵時代美術館館長孫小娟
不同的歷史時期產(chǎn)生不同風格類型的經(jīng)典作品,皆與社會、政治、經(jīng)濟、文化的關系都是密不可分,不論是博物館、美術館、畫廊等等的藝術機構,還是收藏家個人,都思考著同一個問題:如何選擇藝術品。
環(huán)鐵時代美術館館長、策展人孫小娟女士提到,具有時代突破性、文化傳承性的藝術品最具有投資潛力,唯有獨具思考性、理性,顯現(xiàn)藝術家內(nèi)心真誠的作品才是好的作品。此外,孫館長還從策展、收藏兩個角度談及自己的看法,藝術品收藏方面,她提到應首選名家藝術品,因為初涉藝術領域的愛好者對藝術的認知需要一個過程,選擇名家對于收藏家投資而言具有一定的保障性;而策展方面,則更多地傾向于推介具備思考性的年輕藝術家,因為就未來而言,年輕藝術家具有很高的市場上升空間。
閆平教授從藝術家主體創(chuàng)作的角度,談到“價值”是藝術家每天都在思考的問題。作為畫家,她看到作品的時候,首先是想它如何擴展繪畫語言,有沒有表達自己的心靈以及對這個世界的看法。當下藝術評判的標準已趨多元化,看上去好像沒有標準缺失,但實際上,對于藝術家來說變得更嚴格、苛刻,特點需要比以往更加突出,才可以走出來。閆平教授認為,“特點”從“人性”上思考和挖掘才是最準確的。“人性”通過藝術家個性化的眼光,觀看這個世界而后被恰當?shù)貍鬟_出來,才是最具特點的。無論當代藝術家用什么材料和媒介做作品,它反映出來的內(nèi)容是不是讓人動心很重要,這與“人性”密切相關。
在閆平教授的繪畫里,通常顯現(xiàn)以甜美卻又不媚俗的景況。“我特別希望,觀眾能夠看到在我漂亮的畫面里深藏著的那些單純、樸素而美好的東西,因為那是我所追求的。”閆平教授如是說。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藝術家王克舉
中國人民大學藝術學院教授、藝術家閆平
筑中美術館館長白春莉
【編輯:馮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