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靈活現(xiàn)巴洛克
隱士古樂團
今年的中法文化之春推出了古樂季,第一次與法國著名的Sablé巴洛克音樂節(jié)合作,以一種頗具新意的姿態(tài)推介歐洲人引以為豪的巴洛克音樂。過去的三個周末里,北京與武漢兩地的古典樂愛好者分別現(xiàn)場欣賞了齊默曼咖啡屋樂團(Café Zimmermann)、鳳凰古樂團(La Fenice)與隱士古樂團(Gli Incogniti)的高水平演出。一些早已膾炙人口的巴洛克音樂作品,在這些不同的演奏家詮釋中“活”了起來。
Sablé巴洛克音樂節(jié)主席讓-貝納爾-默尼耶(Jean-Bernard Meunier)先生親自挑選了參演樂團及參與了整個活動的主持策劃,在他看來,幾個世紀的巴洛克音樂依舊充滿活力,而他在策劃過程中也充分考慮了不同類型、不同風格音樂的并舉。
【相關文章】
春意盎然——2011 “中法文化之春”藝術節(jié)即日起程
齊默曼咖啡屋樂團帶來的是他們拿手的巴赫,其中包括勃蘭登堡協(xié)奏曲這樣表現(xiàn)形式豐富的耳熟能詳?shù)墓芟覙纷髌贰?8世紀,德國著名作曲家泰勒曼(G.Philipp Telemann)所創(chuàng)立的音樂社曾每周在萊比錫奇默曼咖啡屋演出,而巴赫本人都曾于1729年至1739年間主持過這兒的音樂會?,F(xiàn)在這支創(chuàng)建于1998年的齊默曼咖啡屋樂團承繼了這個傳奇的名字,同樣以小型室內(nèi)樂隊的形式,根據(jù)曲目的不同來組成5至25人的演出陣容。這次來華的有7位音樂家,橫笛和小提琴是其中的樂器主打,羽管鍵琴的獨奏樂章也很出彩,整場演奏圓潤典雅,令人耳目一新,這種精致似乎更適合于咖啡館空間的緊致親密,而北京中山音樂堂與之相比顯得略為開闊,武漢琴臺音樂廳的情況或許也大致如此。
維瓦爾第是巴洛克音樂繞不開的音樂家,隱士古樂團帶來為整個古樂季壓軸的是他的《四季》。由當今最杰出的小提琴演奏家之一阿曼蒂娜-拜爾(Amandine Beyer)領銜,在中山音樂堂的演出漸入佳境,于下半場的《四季》達到高潮。拜爾的演奏驚人地明亮,音色與節(jié)奏都達到了一種盡在掌握的自由奔放,尤其是《夏》的華麗、《冬》的婉轉,最后的返場則再次演繹了《冬》的第二樂章。拜爾與樂團的倍低音維奧爾琴演奏家Baldomero Barciela那患有先天性肌肉萎縮疾病的盲童女兒也與父母一起來華,然而孩子卻無法聽見美妙的樂音。拜爾燦爛的笑容中絲毫不見生活的苦難,她對古樂的探索則是可圈可點,在作品闡述中她提及《四季》的“曼徹斯特手本”對他們演奏的影響,同時他們還憑借想象試圖復原作品創(chuàng)作之初的情景,以獨奏演員的各具風格來為整部作品的演繹增添自由的氣息,這也使得隱士古樂團成為維瓦爾第《四季》無數(shù)版本中獨特的當代詮釋者之一。
鮮為一見的則是組建于1990年的鳳凰古樂團,他們演奏來自歐洲各地作曲家兩個多世紀的作品,圍繞著一個朝圣之路的主題。且彈且吟還帶反串的表演形式令人難忘,更加令人贊嘆的是他們對舞臺空間的戲劇化應用,不僅不斷變換演奏位置,而且利用演奏者身體在臺上的位置來表現(xiàn)不同聲音的遠近及運動方向等等,一種活靈活現(xiàn)的古典演奏躍然而出。同臺演出的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女高音阿里安娜-薩瓦爾(Arianna Savall)是著名音樂家Jordi Savall的女兒,她的聲音純凈飽滿,在演唱本民族民歌時尤為驚艷。
整個古樂季,音樂家們手中的古老樂器也是一說起就令人贊嘆的角兒,其中有幾把18世紀上半葉的提琴,甚至要比那些膾炙人口的音樂作品還要古老。而這種音樂會編排形式,古典又不失新意。
【編輯:馮漫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