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博的裝置《一天》,綜合材料
李博,坐在我前方。全然的視覺系。染過已略顯退色的黃發(fā),故意撥亂但實際上看得出是很精心故意撥亂的半長發(fā),細心修過的雙眉,彩色的眼影很有技巧只涂在眼梢位置,很輕搖滾風味的穿著,禮貌但不拘謹,整張臉;開開心心的,透露著這位1982年出生在北京的新生代藝術家內心情緒。
在和李博見面之前,我其實沒有很認真追問過其他人對李博作品的看法,因為,通常對方只給我倆個字來交待自己對李博作品的看法,那就是“很猛”! ??我不太清楚,這兩個字到底是結論還是一種開始當我還在那里等待下文的時候,往往發(fā)現(xiàn),沒有下文因此,我決定;!聽了,也就把它放開了因為。 ,我對李博的藝術,浮現(xiàn)腦門的是三個字:!。不死心而且,我很確定知道這三個字是個開端原因是,我要親自去證明李博的藝術,并不純然只是他所形現(xiàn)出來的那么簡單的感官功能性。套用一句探索頻道的用語來講,這樣的藝術表現(xiàn),并非是在傳達一種‘交配年紀旺盛’的純視覺娛樂效果。
我先問李博說:性愛,對你來講有那么那么重要嗎?他,搖頭。再問:性挑逗,會是你作品所要談的主要嗎?他說,不純然,接著,臉上開始出現(xiàn)笑意。又問:你會介意人家把你的作品,看作是那些色情網站的招貼嗎?他答,一點也不介意,接著,那笑意變得更深所以,我追著再說:那,你根本就是在玩一種視覺的冒險,本質上,你不純然只是要談兩性情愛,你只是希望看看對方是以什么心眼來看是你的創(chuàng)作罷了。此刻,李博簡直樂歪了。笑得花枝亂顫。直說“這心眼兩個字,講得太好了。”我看著眼前這個笑孜孜的人,發(fā)現(xiàn)自己內心那股潛在的邪惡變得開始泛濫了起來,隱約間,藏在茂密發(fā)間的兩只角好像又要跑出來教我不自覺地,不放心地;摸了摸一下自己的頭。
【相關新聞】
李博的裝置《一天》局部,綜合材料
李博很直接地告訴我,最起初他在做這個系列創(chuàng)作的時候,想到過現(xiàn)在社會很普遍流行的針孔攝影事件,但后來發(fā)覺自己并不只是想去談這個議題。他反而比較想談的是,當一個人在自己的房間里,人所感覺最舒服,最放松的樣子。這也就是說,李博透過自己的創(chuàng)作所要傳達訊息,并非要建立在一般所講的情色話題,而是人在私領域空間所釋放的個人舉止,并非是要“扮演”一個什么樣的角色,來提供窺伺者心理與視覺的滿足。只是,當一個人在自己空間所形現(xiàn)出來的動作,因為是在從事一種所謂個人自我的行為,理所當然就會出現(xiàn)很肆無忌憚,甚至可以假設自己陷入某種情境角色,因此很容易引來誤讀的想像空間。
誤讀,或者說是一種誤判,在現(xiàn)階段社會結構當中,它應該是個非常不足為奇的事情。而把這個社會現(xiàn)象拿來作為藝術創(chuàng)作引渡,倒是一個比較稀少的方式?,F(xiàn)實社會里的藝術創(chuàng)作,某種程度都習慣去反映現(xiàn)實,呼應現(xiàn)實,似乎在這種很莫名的常理依循之下,藝術;。已經在扮演解決社會問題的一種媒介但這所謂的解決,壓根就不是提出方法,而應該只能被稱為是在提出一種看法罷了。可是,我在李博的藝術身上,則找到一個比較特殊的社會觀察力,也就是我前面所講到的誤讀。畢竟,現(xiàn)在我們所處的環(huán)境有太多訊息大量充斥,現(xiàn)代人已經退化對事實真相有窮根究理的能力,很本能逆來順受承擔種種對與不對的消息或常識。這也就是說,當時代越來越進步的同時,人的智商。。其實反而是朝向一種齊頭式的水平在降低我向來對于這個現(xiàn)象酷愛異常,始終期待能夠有人去探討這種知識越高,智商卻越退化話題所以,當李博印證我對他作品的疑問時,我更堅定相信“看的動作并不是在眼睛,而是在腦部發(fā)生”的說法。
李博作品會讓觀者出現(xiàn)有誤讀的狀況,其實也就是藝術家個人觀察到社會現(xiàn)象的偏見,這個環(huán)境有太多人看待事情的方式是自構個人價值認定;欠缺周延的考量,使得所見往往與真相離得越來越遠精確一點講。是李博透過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一來是為作品制造一種“人在場,但不是在從事某種行為”的合理假象,這也等于是他“塑造”了一種“非事實性情境”,來讓觀者墜入個人的經驗法則中。第二則是,李博的這種視覺圖訊,頗呼映80年代年輕人喜歡“把玩”的一種心理撩撥,當事人的本意與行為的目的是分開獨立,并不是互為因果論。這也就是說,假若您從社會環(huán)境角度觀察,不難發(fā)現(xiàn)新世代的年輕人,越來越擅長利用身體語言來傳達某種性魅惑,這當然與現(xiàn)在年輕人越來越早熟有相當大的關系,但性觀念的開放與性行為的開放則是兩件事,年輕人因為大量資訊化沖擊與資訊日漸容易取得,社會性就會越來越早。因此,不管是男性或女性都深諳肢體語言的運用,毫不扭捏流露出性意識的肢體或表情的挑逗,這種舉止已經超越昔日被視為敗德的傳統(tǒng)價值論定;成為一種極端普遍的個人化,顯性的社會人際現(xiàn)象只是,現(xiàn)實社會的人口結構,畢竟并非都只是集中在某一種相同年齡層,對社會性的行為解讀都。免不了會流落到個人的經驗理則來做判讀,自然就會造成不同程度誤讀,橫生更多枝節(jié)。
我個人覺得,李博雖然年紀還年輕,但卻也相當清楚這個環(huán)境所充斥的動物性官能思考現(xiàn)象。從他所定調的主題,作品中的模特兒,所散發(fā)出來的濃烈荷爾蒙氣味,都可說是他精心鋪墊所要傳達的訊息,這樣的結構,講穿了就是要引導觀者進入他所設計的社會陷阱,讓觀者自己曝露個人的心眼,也就是裸陳這個社會最普遍性的動物官能思考心理。而觀者也不要太在意自己的想法被洞穿,因為,李博之所以會抓到這樣的語匯,本質上還是來自于現(xiàn)實社會的類同性太高,把社會心理轉換成為藝術心理,是這位年輕世代藝術家靈活的思辯,也可說是他對社會所給予他的刺激一種答辯。但是,這多少也有隱憂,也就是假若太過度靠近社會性流行議題,或者太過度操控市場口味,是否會遠離藝術家當初選擇藝術的初衷?想來,還是得要進一步去思索。
李博的裝置《一天》局部,綜合材料
試著回想一下,李博的作品當中,所出現(xiàn)的模特兒容貌動人身材姣好,而她們所散發(fā)出來的現(xiàn)代時髦氣息,可說是在現(xiàn)實社會有相當大的族群勢力。李博選擇這樣的模特兒來作為作品主角,我個人認為,那是由于這個環(huán)境基本上是個絕對以貌取人的社會,長得漂亮的人(不論是男或女),往往都會被賦予一些很難去辯解的想像空間。李博一方面取擷這個社會通則現(xiàn)象,另一方面也考量假若今天出現(xiàn)在畫面中的模特兒長得過于平淡無奇,那么就不可能達到他想要植入在其中心理冒險捉狹游戲氛圍,在直觀的取信張力就減弱好幾分。也正因為是模特兒的外貌亮眼,觀者自由心證所產生的種種聯(lián)想,就會出現(xiàn)比較顯著的趣味化。我想,有人會以為李博的作品是一種色情網站的招貼,除了與模特兒的外貌有關之外,在畫面上很刻意擺出來的撩人姿態(tài),都會是因素。
但,李博的藝術之所以跳脫同年齡藝術家單一化流行面貌,我個人覺得,李博對于材質實驗性的高度反映,則是最應該被提出來探討的。
李博在中央美院學的是壁畫,這對于他在材質方面的好奇與冒險性,都有很好的墊底工作??墒?,我也在當中察覺到,李博或許能夠肆意揮霍自己對青春看法,可是在作品中仍舊不免有若干矛盾性存在,似乎也在不知不覺中泄露傳統(tǒng)多少還是有其影響性,這就好像是你把一本書放到書架上,以為從此塵封就能永遠不再想起,問題是。。它終究還是在那兒李博當初之所以選擇不同于筆的創(chuàng)作方式來作表現(xiàn),就是希望能夠嘗試走出另一種面貌李博覺得,繩子;可以拿來取替畫筆傳統(tǒng)的角色,而繩子給他的印象,則代表著捆綁,束縛。李博首先是在木板上繃畫布,接著則處理放稿動作,再來則是涂乳膠,然后就以繩子依圖稿內容或纏繞,堆擠,之后則以丙烯刷白使得畫面能夠產生一種特殊肌里效果,再利用噴墨打印或印刷他所拍攝的照片在繩上,這個動作過后,李博還會再根據(jù)畫面的呈現(xiàn),再以繪畫的方式來補線這當中,李博并不純然只是以繩子來作為唯一媒材,砂,石;。都會被適度運用上去李博從壁畫學習所受到的訓練,很自然被他。轉換到這個創(chuàng)作的表現(xiàn)上,他的作品固然能夠看出繪畫性構圖,但實際上卻是以照相來做基底,問題是李博充分利用材料能夠演化出來的肌里層次感,造成畫面能夠像壁畫一樣具有視覺張力,但也因為圖像的本身時來自精密照相寫實,影像的逼真與材質層次轉折感,更加催化了整體畫面比傳統(tǒng)壁畫倍增好幾分立體感,觀賞的深刻性也就相對提高。
在2007年臺灣的首度個展當中,李博所提現(xiàn)出來的作品,稱得上是相當經典的舉陳。在<白床單之六>與<白床單之七>中,李博很刻意把畫面定格在女性上半身,但是卻因為色彩與材料的不同運用,使得兩件作品所透露出來的視覺訊息有著大異其趣之感。<白床單之六>是以彩色來處理,李博以繩子的運轉與曲折,更加強化了女性身體的豐滿與曲線韻律,因為材料本身所散發(fā)出來的厚度,很自然就讓畫面有了生動層次視覺性。相對之下,<白床單之七>采取黑白來表現(xiàn),李博并沒有選擇繩子,而是以類似泡泡涂劑的材料,他讓畫面呈現(xiàn)出一種有紋路性凸凹肌里,事實上,李博的黑白作品,很容易讓人聯(lián)想到早期義大利費里尼的電影,視覺更具備古典式戲劇張力,不再像彩色作品易導入情色招貼的印象,反而能夠傳達出生活一份很私密的情緒波動。李博相當擅長拿捏材料推波助燃的觀賞力量,比如說在<被淋濕的睡衣>那件作品,他讓畫面中的女主角背對著觀眾,繩子本身有著不同的堆擠方式,使得女主角因為被水淋濕的身體線條更能顯現(xiàn)出立體變化,同時我們也能看到李博讓整個畫面空間所充斥的不同“元素”,都能因為材料不一樣處置而有豐富表情,例如,白色的磁磚,澡缸,金屬拉環(huán),睡衣質料,這些都是很不同的材料,可是李博完全沒有讓它們變得制化且平板,從中不難想像李博并不單單只是以材質來創(chuàng)造一種藝術的特殊性,他更是深透材料的內里,找出里面的生命性,讓素材與他個人的創(chuàng)作理則能夠充分融合,這在現(xiàn)階段年輕世代中國藝術家,是相當值得受到鼓勵與肯定。
表面上,李博企圖在傳統(tǒng)的繪畫基礎上,為自己理出一個能夠取代畫筆的表現(xiàn),選擇繩子也是因為經過多方實驗之后,終于才更篤定材料與創(chuàng)作兩方面的契合度。繩子的線性。轉折,強化視覺多元跨度,確實創(chuàng)造李博個人獨特的藝術風格但是,我想提出來的是,李博很成功拿照相這個影像媒材來作為一種介面,而不是放任他的藝術就是建立在所謂的純攝影創(chuàng)作表現(xiàn)上,這其實已經在為個人創(chuàng)作避免流于情色海報招貼做一種脫鉤動作。畢竟,假如純以攝影的語法來作為呈現(xiàn),創(chuàng)作者就算花再多口水來為自己創(chuàng)作背后深沉心機作解釋,還是很難讓人不與情色印刷品來做等號聯(lián)想,尤其是在現(xiàn)階段網路情色網站過度張狂的時代,尺度的劃分本來就是很模糊。李博反覆以不同的方式來架設出畫面,影像或構圖線性在他的運作經營下,逐漸顛覆它們本來的傳統(tǒng)樣貌,成為李博個性化的藝術語言,這確實是他相當難得與成功之處。
但我之所以提到作品當中的矛盾性,則是材質本身的象征性,與李博年輕個性所忠于自我的理直氣壯,確實有它可堪玩味之處。李博自己在創(chuàng)作的過程中,固然提出一種年輕世代捉狹式的視覺奇險想法,他很蓄意去透過人體提供了一種遐想的平臺,原意并非是要創(chuàng)造一種性愛行為的高潮想像,這個都是可以被理解與尊重的。因為,這可以拿來解釋80年代年輕人,確實是忠于自我比忠于他我來得更具意識性選擇只是,李博卻也認為繩子讓他想到捆綁,想到束縛,那么。上述的撒野,揮霍,不也令人覺得終究還是乖乖受縛在一種無形道德取向上嗎?我在李博的藝術里面,看到年輕世代尋求差異的強烈企圖,但同樣我也在他的作品身上,清楚感覺到這個年紀藝術家還沒有所謂理性深度批判的能力。我想,這或許還不是他們這個年紀應該擔心的情況,到底,創(chuàng)作才剛剛起步,經驗才正開始要囤積,只是,藝術既然被選擇來作為自己與這個世界對話的媒介,那恐怕語言如何更具層次感,藝術家或也該提早進入準備階段。
【編輯:馬海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