鄰居們在參觀《清明上河圖》十字繡
元月1日,丹陽市埤城鎮(zhèn)長興村68歲的何芳云老人,完成了她長達三年零一個月的心血大作——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十字繡。2日下午,記者在何芳云老人家里,見到了這幅凝聚老人心血的賀歲之作。
十字繡《清明上河圖》長6.52米、寬0.7米,畫面上亭臺樓閣、小橋流水、車來人往,惟妙惟肖、栩栩如生。何芳云老人用三年零一個月的時間,終于將這幅傳世名畫經(jīng)她的巧手展現(xiàn)在人們眼前。老人說:“我聽說上海有幾個下崗職工前兩年繡了一幅4米長的,我想我要繡一個比它大的,就這樣我就繡了一幅6米多長的。”
為了完成這個心愿,何芳云告訴記者,在這三年多的時間里,她每天最多時有12個小時用在繡制這幅畫上,由于長時間用眼,她的視力也由原來的近視150度變成了現(xiàn)在的400度。老人粗略計算了一下,整幅畫共計用了468種絲線,大約繡了232萬針。
【編輯: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