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愷漫畫”中的“阿寶”
子愷漫畫中的阿寶——人們對于我大姐豐陳寶的認識,可能僅止于此?;蛘?,知道她是《豐子愷傳》的作者之一,七卷本《豐子愷文集》的編者之一。還從英文翻譯過《和聲樂》、《管弦樂法》,從俄文翻譯過托爾斯泰的《藝術(shù)論》(后改名《什么是藝術(shù)》),又發(fā)表過一些零零星星的文章。——僅此而已。
在我心目中,大姐豐陳寶,不僅是豐子愷作品與生平的熱心認真、孜孜不倦的研究者,而且更重要的,她是一個助人為樂、認真務實、正直淡泊的人。
近年來,關于父親的書一本本出來,文章一篇篇寫成。而她總是甘愿充當“無名英雄”,退居在后面。即使一同署名的《豐子愷文集》,實際上也是她做的工作最多。起初幾乎是她一人在編選,我只是當當參謀??墒?,凡是有她參加工作的書或文章,到了署名、拿報酬時,她就一再推讓,我們兩人要著著實實地“爭吵”一番。最后,我除非愿意讓一步,否則,必須小小耍些“手段”,才能達到真正公平的地步。
她把父親的六冊一套的《護生畫集》450幅全部制成卡片,按拼音排列。有了這套卡片,我工作起來方便多了。她還把父親的一本彩色畫冊中200多幅畫,一幅幅從古詩詞中盡可能尋找出相應的詩詞來,供我寫書法時選用。這一切,她或是埋頭伏案去做,或是臥床休養(yǎng)時傴僂著身子去做,沒有任何報酬,完全是為我工作方便,對她自己毫無用處。
【相關新聞】
一切都好像是無為而治
寶姐這一生,也是順其自然地過來的。她幼年時,因為父親相信在家中教育子女比上學好,所以起初不讓子女進小學,由姑媽在家里教。直到后來才讓子女進入當?shù)氐囊凰W。寶姐插班進五年級下學期。讀完六年級畢業(yè)后,父親讓她等妹妹(我三姐)畢業(yè)后一同去杭州考中學,她就順從地在家待了一年。
在這一年里,父親自己教她讀魯迅小說,讀《愛的教育》日譯本,讀《紅樓夢》英譯本。還教她彈琴、畫石膏模型木炭畫。次年與妹妹一同報考杭州的省立中學和市立中學。
抗日戰(zhàn)爭爆發(fā),我家避難到大西南。父親為我兄姐們請了家庭教師補習,寶姐于1941年考入浙江大學外文系,在貴州永興讀一年級,在遵義剛開始讀二年級,父親聽人說中央大學外文系更好,便叫她和她弟弟(我大哥)到四川重慶進中央大學,插入二年級。中大畢業(yè)后,在南開中學任教。
抗戰(zhàn)勝利后,先后在蘇州中學、杭州浙大附中、杭州中正中學、廈門雙十中學任教。在廈門結(jié)識了教音樂的同事楊民望,于1949年一同來到解放了的上海。結(jié)婚后,在新滬中學教了半年英文,后來考入中央音樂學院華東分院(即現(xiàn)在的上海音樂學院)的研究所搞翻譯。1958年單位改組,寶姐被調(diào)至上海文藝出版社。1968年,被調(diào)去參加全市性外文清檔。以后又參加編《法漢詞典》,一直編了九年。組織關系劃歸上海譯文出版社。1979年從該社退休。
姐夫楊民望是福建音樂??茖W校畢業(yè)的。生前編寫、翻譯了不少音樂書。其中《世界名曲欣賞》一書,尤其膾炙人口,是全國最受讀者歡迎的十本書之一。可惜他編完第三冊而剛開始編第四冊時,因患肺癌而去世了(時年64歲)。令人感動的是寶姐竟率女領子,繼承夫業(yè)。(他們?nèi)硕紱]有進過音樂學校啊!)第四冊竟由他們母、女、子三人合作續(xù)寫完畢。當這一套書全部出齊時,報上有人撰文稱頌他們?yōu)?ldquo;楊家將”;出版社編輯還認為續(xù)寫部分的筆調(diào)同原作者楊民望的筆調(diào)很相似呢。寶姐這一“壯舉”倒真有點像“楊門女將”中的佘太君!
人們常常稱頌寶姐,說:“豐陳寶的子女真好。我們也不看見她怎樣特別教育他們,好像是‘無為而治’的。”
是的,寶姐的一切,都好像是無為而治的。其實,豈是“無為”。寶姐的所作所為、以身作則,對子女便是最好的教育。
“這個阿婆會寫英文!”
有一次,寶姐的孫女小學里的老師要求家長去談話。寶姐體諒兒子上班,不想叫他請假,便自己去。但那位新老師顯然不知寶姐的底細,對她講了幾句話后,不屑地說: “叫你兒子來吧!”言下之意:“同你這老太婆講不清楚!”
唉,時下頗有一些青年人對白發(fā)老者似乎都視為無知之輩。我也遇到過。有一回,我去寄國際包裹,因郵局太擠,只得在門外填寫包裹單。過路幾個小姑娘見了,嘻嘻哈哈地說:
“看不出,這個老太婆會寫英文!”
【編輯: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