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皕宋樓藏札再現拍場(圖)

來源:東方早報 2010-12-15

曾國藩信札

 

近年的拍賣市場上,名人信札已經成為新的熱點。在2006年上海崇源的春拍中,“皕宋樓”陸氏藏晚清名人信札曾經拍出104.5萬元高價。即將于本月29日開始的上海崇源秋拍中,“皕宋樓”最后的珍貴遺存將再次浮出水面。

 

晚清時期,國內私人藏書家以湖州陸心源“皕宋樓”、江蘇常熟瞿氏“鐵琴銅劍樓”、山東聊城楊氏“海源閣”、浙江杭州丁氏“八千卷樓”并稱為“四大藏書樓”。此四家皆以豐富的藏書、珍貴的文獻、大氣的藏書樓建筑受到學術界、收藏界的重視和尊崇。其中“皕宋樓”又因為其藏書流入日本靜嘉堂文庫,成為中國文化歷史上的一件憾事,因而也使得這批信札更顯示出其珍貴的史料價值。

 

這批信札最初的收集人資深藏家陳源老人介紹說,他年輕時候住在舊書店隔壁,一次他無意間買到了幾通來自“皕宋樓”的晚清名人尺牘。這是他尺牘收藏的起點,并就此與書商建立了緊密聯系,以至于每次有來自“皕宋樓”的藏品時,他總能在第一時間買到。多年積累之后,他的手中竟然匯集了百余通晚清名人的尺牘,并悉心收藏了幾十年。

 

在收藏之余的研究中陳源發(fā)現,這批信札早先的收藏者為陸心源、陸學源、陸培之三人,可謂集陸氏一門兩代人的心血。此批陸氏先人所藏之書札、墨跡等,皆有樹基(培之)識語。陸氏收藏富甲東南,聞名海內,通信往還者皆一時俊杰,所涉內容折射出晚清政治、經濟、文化等多個方面。而給他們寫信的人,則赫然有曾國藩、李鴻章等晚清重臣在列,更有“甲骨文”之父王懿榮,以及李慈銘等清代名士。在曾國藩信札中,出現了一些史書中未記載的獨門史料,而在李鴻章的信札中,則大量談到湘淮集團對北上“剿捻”的看法、部署及進退之策,還有些信札體現了李鴻章與上海士子的關系,因此可被視作研究晚清歷史與李鴻章個人的珍貴史料。

 

崇源總裁季崇建認為,“尺牘是中國文化的重要載體,名人尺牘本身既是書法作品,更有重要的史料價值,集知識性、趣味性于一身。”尤其是“皕宋樓”舊藏的這批晚清尺牘的集結,是藝術品,也是文物和文獻。

 

在藝術品拍賣競爭激烈的當下,拍品的征集也將不可避免走向更深的文化內涵和更多元的物件種類。

 

 


【編輯:顏媛媛】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