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遠葦作品
梁遠葦近日在北京公社的個展“金色筆記”,幾幅大小畫作讓展廳顯得相當簡練純粹。“金色”一詞既出自藝術家所鐘愛的萊辛的《金色筆記》一書,也如其字面含義那般指涉了這種色彩,令人玩味的是,這種色彩倒并未直接出現(xiàn)在她所使用的顏料中,那帶著金屬光澤的金色是由整體顯現(xiàn)出來,又在近距離體驗中消解。
用繪畫來表現(xiàn)光,梁遠葦在2003年的“反光”系列中曾這么做過,當時她直接在平面畫布上繪出各種色彩褶紋的反光?,F(xiàn)在這幾組雙聯(lián)畫仿佛是綜合了“反光”與“生活的片斷”(2006-2008)這兩個前作系列中的工作,也是藝術家從尚且?guī)в袛⑹滦缘木呦蟊憩F(xiàn)過渡到抽象形態(tài)層面的進一步深入。“生活的片斷”系列中二維花紋這一主題復現(xiàn)于“金色筆記”中,畫面上的對稱性與重復性被強調、被放大,對色彩構成上的敏感度更加細膩。手工創(chuàng)作的不確定性與工業(yè)制造的縝密性矛盾地共存著,可以感受到梁遠葦在這一新系列中給自己的創(chuàng)作做了減法,不去追求作品外在形態(tài)的多樣性或是可能引發(fā)隱喻式聯(lián)想的表征,以一種表面無意義的重復工作(而且是高強度的重復工作)來達到某種不顯露于外的目標,一種向內的努力。
每天畫一部分,這種近乎機械的繪畫方式與萊辛在《金色筆記》中所作的反復的形式嘗試有某種異曲同工之妙。從藝術形式角度來說,梁遠葦?shù)谋磉_更純粹,或許反而更難以被人理解。每一幅畫都似一面看似簡單的鏡子:藝術家在其中看到她自己,而我們在其中看到我們與我們的世界,各不相同卻又多少互通著。
在近期的這些創(chuàng)作中,梁遠葦摒棄了那些外在的實驗性與創(chuàng)新性,甚至也舍棄了攝影、裝置等曾用過的其他藝術形式,將自己置于嚴格繪畫語言的“局限美學”中,反而讓人覺出一種不浮于世的美來。
梁遠葦作品
梁遠葦作品
梁遠葦作品
梁遠葦作品
梁遠葦作品
梁遠葦作品
【編輯:李云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