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墻毗鄰祖師大殿
華林禪寺旁兩堵危墻久不見修,雖未傷人但安全隱患極大。墻上隨時會掉碎磚塊,墻下正是人們點香的香油燈處,人流很密集!有廣州第一寺之稱的華林禪寺,寺廟祖師大殿旁有一堵隨時會掉碎磚石的危墻。因聯(lián)系不上屋主,寺院工作人員傷透腦筋也無法對其進行修葺,而讓記者覺得不可思議的是,此堵危墻竟是藝術家們眼中的“珍品”,不時有學生、攝影師前來寫生拍攝。
【相關資訊】
華林寺為香客建的雨棚被砸出幾個洞
點香處雨棚已被砸了幾個洞
日前中午時分,記者來到了位于荔灣區(qū)西來正街的華林禪寺。走進寺廟大門四五米,在左手方,就可以見到一棟鋼筋水泥框架、用紅磚堆砌而成的三層建筑,街坊們口中的危墻就是指這建筑分別朝向華林寺大院及祖師大殿的兩堵墻壁。
記者看到,朝向華林寺大院的這堵危墻上已經有不少磚頭掉落,形成一個個小坑,有的甚至是整片坍塌,而房子支柱上,有水泥已掉落,鋼筋外露,也有水泥呈剝開狀,似乎隨時會掉落,由于危墻底下就是供香客們點香的香油燈處,記者觀察發(fā)現(xiàn),盡管中午時分,但前來點香祭拜的香客依然絡繹不絕。
一名香客告訴記者,他經常來這里燒香許愿,每次都需要來香油燈處點香,他告訴記者:“這樣的危墻就在頭頂上,好得人驚,每逢節(jié)日,香油燈附近的香客更是摩肩接踵,盡管寺廟鋪設了雨棚遮擋,但雨棚難敵磚頭,已經被掉磚砸開了幾個洞了,萬一人多時突然掉磚頭下來,砸到了人,那就慘了!”
朝向祖師大殿的危墻更嚴重,磚塊已經大面積脫落,而離危墻不到一米就是雄偉魁梧的祖師大殿。一名香客告訴記者,像毗鄰祖師大殿這樣的危墻,除了有風險之外,還有礙觀瞻。
破敗得自然竟成藝術家最愛
而令記者意想不到的是,記者從街坊口中了解到,這堵爛墻竟是藝術家們眼中的“珍品”。一名在附近開士多店的老板告訴記者,兩三年來不時有學生或扛著專業(yè)攝影器材的攝影愛好者來這里對爛墻進行拍攝和寫生,他已經見怪不怪了。
一名熱衷于廣州舊城區(qū)景觀的民間畫家告訴記者,這堵危墻在藝術界頗負盛名,“因為它破敗得非常自然,紅磚的顏色也有深有淺,在不同光線下會有不同效果,非常適合寫生、拍攝,有一種另類的美。”該畫家還表示,某攝影協(xié)會甚至將它列為必須拍攝的作品之一。
寺廟聲音
不是產權人一直無法修葺
華林寺一名工作人員告訴記者,從兩年前開始就不時有磚頭掉下了,所幸至今還沒有砸傷人,“此事讓我們傷透了腦筋,這間房子并不是寺廟的產權,我們曾多次想跟屋主溝通,但由于此屋是出租屋,屋主很難找,且對方經常避而不見,所以我們也沒辦法對其進行修葺,只能任其破爛。”該工作人員表示,由于墻下就是點香用的香油燈處,危墻隱患非常大。
日前,記者來到危墻所在的房屋,一名進出該屋子的中年男子告訴記者,他僅僅是租住于此,不是屋主,所以對房屋安全狀況一概不知,并謝絕了記者進屋一看究竟的要求。
街道辦回應
危墻屋主已答應修葺
昨日下午,危墻所屬的華林街道辦獲悉情況后,找到了屋子的主人,“屋主已經答應對磚墻進行修葺,由于它毗鄰華林寺,所以需要華林寺方的配合,因為搭建腳手架可能會占用華林寺的地方,如果華林寺能答應,那么屋主將馬上進行墻體修葺。”華林街一名負責人告訴記者。
華林寺
始建于梁武帝普通八年(527年),現(xiàn)為市級文物保護單位。華林寺前身是“西來庵”,資料稱達摩遵梁武帝普通年間從海上到達廣州城外的珠江北岸(今下九路),“結草為庵”,潛心苦修。不久梁武帝邀請其前往建康(今南京),后至嵩山少林寺面壁,傳心法要,大闡宗風,被世人尊為中國禪宗初祖。人們?yōu)榧o念這位祖師,在他最初講法之處建起西來庵,并把這一帶稱為“西來初地”。
【編輯:李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