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紅樓百萬字微雕石頭上 最小字只米粒的1/65

來源:錢江晚報 2010-07-09

每塊刻滿字的石頭不到巴掌大。

為了原汁原味,刻的是繁體字版本,最小的字只有一粒米的1/65

100萬字的整部《紅樓夢》雕刻在280塊形態(tài)各異的石頭上,最小的字所占面積只有0.25平方毫米,相當于一粒米的六十五分之一。

這是嵊州人周麗菊的杰作。從小對微雕藝術的興趣,讓她堅持了幾十年,最終完成了這個常人難以想象的藝術工程。

雕刻《紅樓夢》緣于越劇

周麗菊愛上微雕藝術是在小時候,她的父親周長興是有名的微雕大師。因此,從她懂事起就給父親打下手了。

讀大學時,她學的是中醫(yī),畢業(yè)后做了一名醫(yī)生,但她對微雕這一藝術的追求卻從未放棄過。

1989年,一場對藝術極限和人生極限的挑戰(zhàn)開始了。周麗菊開始醞釀在石頭上雕刻《紅樓夢》。

說起初衷,周麗菊說,嵊州是越劇的誕生地,她從小對越劇《紅樓夢》情有獨鐘,而且《紅樓夢》又名《石頭記》,這顯得更有意義。

選用繁體版難度加倍

為了讓微雕作品盡顯古風,周麗菊堅持選用豎排繁體字版本的《紅樓夢》做底本。

繁體字一般筆畫繁多,不少字有二十來筆,一筆都不能認錯?!都t樓夢》畢竟是部超長篇小說,不像唐詩宋詞,在雕刻的時候,能背誦下來再刻。

“那真是看一個字刻一個字,而且在雕刻時絕對不用放大鏡”,周麗菊說,“用了放大鏡,我頭會暈得一塌糊涂,根本就不能刻出來。在石頭上刻一百二十回的繁體字版《紅樓夢》,完全是靠一雙眼睛‘看’出來的。”

在一只手般大小的一塊形狀不規(guī)則的石頭上,要將9000多個字排放得橫豎有序,光是排版就讓周麗菊費盡心機。

她首先要將9000多個字一字不差地數(shù)出來,然后按照字數(shù)多少計算字形的大小再進行排版,不能多一格也不能少一格。

可想而知,這是一個多么浩大的工程。

10多年的心血,就是這280塊石頭

為了專心致志地雕刻,周麗菊還辭去了醫(yī)院的工作。一部《紅樓夢》,一套“石頭記”,讓周麗菊完完全全沉浸在“大觀園”和“榮國府”中,完全忘記了自我。

放棄了工作的她常??痰竭B四季輪換都不知道,照她的說法是:“除了雕刻,已經(jīng)分不清別的事情了。”全身心地投入讓她嘗到了微雕的苦與樂。

可是工作剛開始不久,周麗菊的母親就臥病不起,作為唯一的孩子,周麗菊別無選擇地搬來和母親同住,一邊照顧母親,一邊繼續(xù)她的雕刻。放在母親病床前的寫字臺竟然成了她的工作臺。

由于長時間的雕刻,每天思想的高度集中,周麗菊為雕好這套“石頭記”得了嚴重的頸椎病,常常感覺身上像背了幾十斤重的東西。但是她無怨無悔,這是自己喜愛的事業(yè),沒什么能夠阻擋她的刻刀。

她說從下決心刻《紅樓夢》開始,她就沒想過要怎么樣,完全是憑著一種熱愛和一股激情。

經(jīng)過十多年努力,100萬字的整部《紅樓夢》雕刻初稿終于完成,在280塊形態(tài)各異的石頭上,最小的字所占面積只有0.25平方毫米,相當于一粒米的六十五分之一。
 

 


【編輯:徐允英】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