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北京匡時春拍推出“南張北齊”專場

來源:99藝術(shù)網(wǎng)專稿 2010-04-21

  2010年以來,中國傳統(tǒng)書畫全面開花,從海外春季大拍到國內(nèi)精品專場,書畫拍品的感召力較之去年的井噴局面更為強勁。其中,齊白石、張大千、傅抱石等近現(xiàn)代大師作品的表現(xiàn)尤其耀眼,點燃了新老買家一輪又一輪的競拍熱情。一向善于精準把握書畫市場熱點的北京匡時適時推出 “南張北齊” 專場,將20世紀國畫巨匠齊白石與張大千的罕見精品之作悉數(shù)紛呈,勢必引發(fā)春拍市場又一番激烈競價。

 

  繼去年秋拍創(chuàng)造張大千全球拍賣新記錄之后,北京匡時將在今年6月4日開槌的春拍上再次推出張大千作品30余張,不乏亮點。其中,由香港呂氏基金會提供的三件張大千潑彩——《朱荷》、《春山匹練》及《夕陽紅滿山》是大千先生的晚年精品,均為現(xiàn)藏家直接得自大千先生本人。作于1964年的《潑彩朱荷金屏》(84×150cm)畫在泥金的絹底上,與墨色、石青、朱色及不同層次的綠色相映照,朱砂色的荷花以金邊勾勒翩翩倩姿,與彩墨荷葉的浸潤綿延相得益彰,令整幅作品但呈現(xiàn)富麗之相,顯示出輝煌的裝飾效果。另一幅潑彩山水《春山匹練》(67.5×133.5cm)作于1971年,為呂國文先生偕熊式一教授訪問張大千先生加州居所時所得,裱邊有張大千研究專家傅申先生鑒題。該畫同樣以石青、石綠、墨黑相滲相潑,左下的虛空處,點綴孤舟一葉,空靈剔透、幽情無限。山巒的具體的形體被抽離而去,在一種如煙如霧卻又有翻江倒海之勢的色墨交融之中,青綠敷色與造型的沖突輕輕被揮之而去,通幅皆虛卻意、象具存,打通了一個色彩世界坦露心源的寬暢通道,意境深邃、含蓄,既有墨的張力之柔美,又有線的骨力之壯美。作于1978年的《夕陽紅滿山》(55.5×98.5cm)亦為呂國文先生親自得于臺北大風堂。該作同為潑彩山水,而較之《春山匹練》又呈現(xiàn)出另一番風貌,常用的青綠相見與嫣紅滿目的背景相輔相成,將彩墨運用得酣暢淋漓,意蘊生動,同時法兼中西卻又渾然天成。張大千的潑墨繪畫全然根據(jù)古法,然而打開中國繪畫史,類似大千先生這種近乎抽象或半抽象的山水形式,卻甚為罕見,濃麗、新奇、令人震撼,將青綠山水推進了一個新的高度。

 

  出版于中華民國三十六年(1948年)《美術(shù)年鑒》一書卷5頁上的《仿元人趙善長青綠山水》也是張大千作品中不可忽視的一張。該作繪于1946年,雖師法古人,但攝取神理而不拘于形似。畫作以突兀巨岡為主,恰是巴山蜀水奇險景致的寫照。圖中古人佇之高石,遙望飛瀑,將思情給予層巒疊嶂間。柔長的披麻皴和橫筆皴,兼合趙原和吳鎮(zhèn)的皴法,反映他對元四家筆墨的浸染,濃麗的青綠設(shè)色,則表現(xiàn)出他考察敦煌臨摹壁畫回來后,對唐宋重彩艷色的濃厚興趣。這是一幅借鑒古人開拓新貌的變格之作。

 

  由著名華人藏家張宗憲友情提供的《荷花》也將有望再創(chuàng)佳績。雖然張大千荷花題材作并不少見,像這件尺幅達到183×94厘米的實為罕見。上世紀90年代初期,著名畫家陳逸飛曾經(jīng)為張宗憲作油畫肖像,背景則使用了此幅作品,足見張宗憲對該畫作的珍視程度,謂之“鎮(zhèn)宅之寶”毫不為過。此作品是張大千贈賀其紅粉知己李秋君七弟李祖萊之妻李德英50歲壽辰的禮物,張大千與二人私交甚篤,如張大千在港展覽作品都是委托李氏夫婦代辦。畫中荷花瓣啟芬芳,粉凝清雅,其中一只燦爛獨放與旁邊欲語還羞的花蕾相映成趣,濃淡相宜的荷葉暈染層疊,極見功力的點線勾勒與之渾然天成,觀之遂靜,賞之凝神,當屬張大千荷花題材中的極品。

 

  除此之外,張大千的花鳥繪作也讓人愛不釋手。其中一幅《桃竹雪羽》(133×65.5cm) 曾出版于《藝苑掇英》與《海派花壇巨匠》,圖畫工筆細膩、將雪景的雅致與禽鳥的輕靈融于圖卷之中,頗得自然生趣,風格清新,讓人宛若置身純凈世外,得道仙境?!都t葉喜鵲》和《山茶蝴蝶》兩幅則構(gòu)圖簡潔,設(shè)色靜謐,將草葉花卉的空靈繪諸筆端,將鳥雀飛蝶的生氣躍然紙上。

 

  “南有大千,北有白石”, 齊白石這位中國美術(shù)史上唯一可以與世界藝術(shù)家抗衡的大師,其作品價格二十年來始終保持攀升勢頭,猶如藝術(shù)市場的“硬通貨”。此次匡時春拍中,近30幅白石老人作品同樣吸引眼球。

 

  其中《歲朝圖》作于1939年,正是齊白石在北平的“避世時期”,亂世中相對單純的創(chuàng)作環(huán)境讓老人這一時期的作品令人回味。此作原屬香港楊永德先生舊藏,以民間寓意吉祥的燈籠、鞭炮、酒具、花瓶、牡丹一一入畫,通過錯落有致的章法處理,創(chuàng)作出一幅洋溢著中國傳統(tǒng)節(jié)日喜慶的作品。齊白石所繪“歲朝”題材豎幅較多,而橫幅比較難得。畫中不光對賀年吉物布置編排巧妙,且墨色、顏色的運用深淺相濟、層次豐富,是一件融齊白石高超畫技與吉祥寓意于一身的精彩作品。另一幅《富貴長久》為白石老人年過90高齡的力作,少見的橫幅構(gòu)圖以及68×138cm的大尺幅, 將畫面中寓意長久的九朵牡丹雍容風姿展露無遺,在濃淡相宜的墨葉交織相輝,構(gòu)圖豐潤,筆法靈動,給人以強大的視覺沖擊力,此作曾出版于吉林美術(shù)出版社的《寄萍堂畫錄》一書以及上海書畫出版社的《近現(xiàn)代中國畫名家·齊白石》一書中。另來自張宗憲所藏的《松山圖》也是一件構(gòu)圖大膽、筆墨酣暢的精品,圖中遠山與蒼樹以近乎意象的方式躍然于紙上,寥寥數(shù)筆與色墨大面積鋪開,極為簡練的筆法將齊白石獨特的藝術(shù)魅力表達至深,該作曾出版于《張宗憲珍藏中國近代書畫·齊白石作品集》。

 

  另外白石老人花鳥作品同樣讓人過目難忘,其中《大富雙壽》中的壽桃是其最受歡迎的題材之一,顏色鮮艷,風格獨具的壽桃置于畫面上方,充滿生機,昭示圓滿福壽;以朱砂繪壽眉,二壽眉并置,體羽與翅羽用筆了了,然層次分明,形象生動,而相互對視,神態(tài)尤為稚拙;所繪桂樹,枝葉疏朗,別具神韻。而《英雄》一圖則是凌厲霸氣,雄鷹羽翼筆墨蒼勁有味,胸部較柔軟的毛以淡墨寫,嘴和爪勾畫細致,眼神炯炯,精氣活現(xiàn),有雄視蒼茫大地之慨。誠如郎紹君先生所說:“老人筆下的松鷹,從來不一味強悍,而總是在強悍中含著清峻、颯爽,和某種程度的孤獨感。”此畫以鷹之精神和松之氣格刻畫出了白石的心境,筆墨精妙,可謂白石此類作品中的佳作?!督z瓜蜜蜂》尺寸為135×68.5cm,為榮寶齋舊藏,并由米景揚題簽條。按書體及畫風判斷似為白石六十余歲之作,即上世紀二十年代初期。全畫以寫意法成之,只見瓜蔓枝葉沿棚架半懸垂下,前后遮護覆蓋,掩映交錯,不求規(guī)整,不尚修飾,輔以用筆粗放,設(shè)色沉穩(wěn),略具生澀稚拙,體現(xiàn)出白石老人一貫追求的植物自然生態(tài)之天趣。

 

  多年以來,“南張北齊”作品已在市場的不斷錘煉中推升至一個全新高度,隨著中國傳統(tǒng)書畫市場的又一次全面崛起,具有不可取代的歷史地位和里程碑意義的畫壇巨匠們將延續(xù)他們的輝煌,在2010年春拍市場中一路領(lǐng)跑,而藏家與愛好者們也將與北京匡時共同見證市場的持續(xù)繁榮。
 

 


【編輯:張輝】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