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是瑞士三大名城巴塞爾、日內瓦和蘇黎世的共同元素。上海世博會期間,三城聯(lián)合展館將以“水”為主題,除了讓參觀者更好地親近水之外,還將展出來自瑞士的最先進的水資源保護技術。
在2010年上海世博會世博園區(qū),有兩幢建筑分別代表瑞士人對于建筑的兩種審美:位于世博園區(qū)C區(qū)的瑞士國家館,外觀炫目而內部陳設則充滿田園色彩;相比之下,在浦西園區(qū)內代表巴塞爾、日內瓦以及蘇黎世三大瑞士名城參展的最佳實踐區(qū)(以下簡稱三城聯(lián)合展館),則凸顯出一種清新簡潔之美。整幢建筑采用藍、白二色,中間有一個約為240平米左右的水池,底部鋪設著天然的沙礫石,水池倒映著整個展館,讓人如同進入了一個波光粼粼的水中世界。設計師頗有幽默感,他在館內的主要通道上裝置了四個踩踏式按鈕,任意踏下其中的一個,一道噴泉就會從通道的一頭射入另一頭,形成一道水門。
不過,千萬不要過于沉迷腳下的這些小小的機關,否則你可能錯失瑞士名城的其他水景:水池上方,一圈360度的電影屏幕將不間斷地滾動播放創(chuàng)作團隊一天之內分別從巴塞爾、日內瓦、蘇黎世拍攝下來的水畔城市風景,配合著潺潺流動的水聲,讓人有一種如臨其境的感覺。
“水”,正是這個展館所想要表達的主題。在2010年的世博會上,來自瑞士的三個主要城市,巴塞爾、日內瓦和蘇黎世決定聯(lián)合參展。在提出展館設計理念之初,三個城市對于這次的展示各有不同想法,蘇黎世人希望推廣自己的城市交通體系;巴塞爾更傾向以城市水景作為重點;日內瓦則希望推廣先進的工業(yè)水處理系統(tǒng),多次協(xié)商之下,三方終于想到了一個能夠集中體現(xiàn)三大城市共同特征的元素,那就是他們都擁有一個代表各自城市的湖泊:位于瑞士西北部的巴塞爾臨近萊茵河,偎依在阿爾卑斯山與汝拉山間的日內瓦則位于日內瓦湖的西南端,而蘇黎世則坐擁蘇黎世湖。
“水對我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他就是瑞士城市的最佳代言。”三城聯(lián)合展館設計師克里斯·斯托夫涅格(ChristianStauffenegger)向我們解釋說:“許多瑞士城市都依湖而建,加上瑞士自然條件優(yōu)渥,擁有全世界最潔凈的水資源,當?shù)厝说纳钆c水亦有一種天然互動,湖是每個人尋常生活的一部分,它定義了瑞士人的生活方式”。
假期里生出的奇思妙想
1982年畢業(yè)于瑞士巴塞爾設計學院的克里斯于上世紀90年代與大學時代的同窗好友盧迪·斯特茲(Ruedi Stutz)在瑞士巴塞爾一起設立了他們的設計工作室Stauffenegger + Stutz Visual Design HFG。這家設計工作室從事的專業(yè)領域廣泛,從平面設計至展覽以及公共建筑領域。
在公共建筑領域方面,克里斯更傾向于將周圍原有的自然、人文特色融入自己的創(chuàng)作中去。其中,在2004年夏天完成的瑞士國家廣場是他的代表作品。這個位于伯爾尼的廣場由一座叫作聯(lián)邦大廈的建筑及其門前的停車場改建而成??死锼箤@個廣場進行了充滿奇趣的構思,他將聯(lián)邦大廈假想成一座紀念碑,在整個廣場上裝置了26個噴泉,代表26個瑞士州。這些噴泉眼會不定時地噴射出泉水,讓躲避不及的路人又愛又恨。伯爾尼廣場上的這個噴泉裝置與聯(lián)合展館中的踏板噴泉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三城聯(lián)合展館是克里斯和他的工作團隊在參與本次世博的第二個競標工程。他們之前曾參與了瑞士國家館的設計方案競標,卻以第二名的成績錯失機會。相對于國家館冗長的競標過程(編注,瑞士國家館總代表烏利·希克博士曾參加過設計方案的甄選工作,他在接受我們采訪時表示國家館的競標工作前后進行了1年時間),三城聯(lián)合展館的競標過程則緊湊得多。克里斯還記得他是在2009年的圣誕節(jié)前兩周剛剛開始構思這個展館的設計,而競標的截止日期是圣誕節(jié)后第二周。
為了更好地整理自己的設計思路,他選擇在設計方案競標的沖刺階段前往阿爾卑斯山度假。在白雪皚皚的阿爾卑斯山頂,他看到大批來自中國的游客,“與歐洲人不同,他們不滑雪,他們喜歡在各個景點留影”,克里斯突然心生靈感,“我發(fā)覺中國人都非常喜歡被包圍在景色之中,那為什么不索性在我們的場館里設計一個360度環(huán)繞式的立體影院呢?”
他將自己的展館外觀設計從原本的方形改為圓形,并用一個高達3.6米的屏幕覆蓋了整個展館的圓形墻壁,14臺高端放映器在圓形屏幕上呈現(xiàn)出來自巴塞爾、日內瓦、蘇黎世三城的美麗湖畔水景。
在中式古典建筑中找到知音
“古代的中國人是最出色的建筑師,他們善于通過建筑表達對于皇權、宗教、陰陽之術的解說”,剛剛自北京參觀歸來,克里斯對紫禁城無比推崇,認為那是兼具美學和功能性建筑典范,充滿對稱之美。對于他來說,在紫禁城每一處轉角,每一筆雕刻都在講述當時社會的獨特故事,而他則完全沉浸在故事中久久不能自拔??死锼狗路鹪谶@些古典建筑中找到了知音:“雖然完全無法與紫禁城相比,但我們在設計中同樣注重利用建筑本身以及整體規(guī)劃營造參觀氛圍。”
三城聯(lián)合展館采用開放式的設計,一條主通道貫穿整個場館,這條通道的走向設計完全經(jīng)過精密的計算,“走在上面的人會很自然地隨著步伐,轉移身體位置以及視覺方向,能毫不費力,甚至是不自覺地完整看完所有影片”,克里斯表示,這樣設計的另一層寓意是暗示瑞士城市里先進流暢的公共交通道路系統(tǒng)。
此外,在他的設計下,這個看似簡單圓形展館其實充滿著符號學玄機:圓形的主場館象征水,蜿蜒曲折的主通道是三角形的,象征著現(xiàn)代都市與自然環(huán)境的矛盾與沖突;方形的大廳則象征著土地,“這與中國的天圓地方說竟有如此眾多的相同之處”,他興奮地指出。而他又選擇白色為建筑的主色調,很有一點萬眾歸一的意思:到最后一切歸于最初的純凈狀態(tài)。
最佳水資源解決方案
瑞士人對自然的熱愛,對湖泊的迷戀完全可以從這次瑞士城市展館循環(huán)播放的影片中得到體現(xiàn)??死锼垢敢夤芩凶?ldquo;紀錄片”。他帶領一個工作團隊,分赴巴塞爾、日內瓦、蘇黎世三地,各花費一天的時間在湖畔架起攝像器材捕捉當天發(fā)生在三大湖畔的點點滴滴。為了達到360度的效果,他們的器材經(jīng)過精心的設計,每過固定的時間,器材就會依照圓周運動的方式移動固定的度數(shù),“就好像瑞士鐘表一樣的精準運作”,克里斯說。
最后所有素材被編輯成總長達到8分鐘的影片,其中每個城市出演兩分半鐘,介紹當?shù)厝说暮仙?。在他鏡頭的記錄下,我們可以看到:人們在湖中玩帆船、帆板或者游泳;大腹便便的男人在岸邊曬太陽;小孩在堤岸邊喂天鵝;離岸不遠的一處人工小島上正在舉行微型音樂會,樂音順風而來……由于注重對自然環(huán)境的保護,瑞士湖泊的美全世界皆知,“那里湖水并不總是一種顏色,隨著時間、光線的不同會蕩漾出寶石般的色澤”,另一方面,普通瑞士人閑暇時,也都喜歡到湖畔消磨時間,無論是辦公還是置業(yè)人們都選擇以臨湖的房產為首要選擇,“我們位于巴塞爾的辦公室就在離湖步行不到幾分鐘的地方”,克里斯說。
聽克里斯的闡述,很難想象,從前瑞士的湖泊也同樣面臨著污染的問題。以克里斯生活的巴塞爾為例,在上世紀中期流經(jīng)當?shù)氐娜R茵河受到生活廢水、高毒性廢棄物和工業(yè)廢水排放的影響嚴重,“那時候要想在河中游泳簡直是發(fā)瘋”,克里斯說。
1957年,瑞士通過了第一部《水保護法案》,巴塞爾人也開始逐漸了解到對于自然水資源保護的重要性。開設在河畔不遠處的化工、制藥等高污染企業(yè)終止了生產型工作,轉而加強了研究,開發(fā)與管理領域的工作。此后,包括保護萊茵河國際委員會(ICPR)等組織的建立逐漸加強了巴塞爾與周邊城市對于水資源管理的合作。目前,該市對于水資源的管理和利用技術處于世界領先地位,他們?yōu)榫用裉峁┑娘嬘盟跉W洲獨一無二:通過過濾系統(tǒng),采用80厘米厚的石英砂過濾器懸浮沉積物(編注:為了使天然過濾器盡可能長時間發(fā)揮功能,該系統(tǒng)定期倒灌空氣和水,沖刷精細石英砂中的任何雜質);此外,萊茵河河水在抽入城市水庫之前還會繞到河邊森林,在土壤中進行生物進化,以便獲得高質量的飲用水。這些對水資源保護的先進理念和技術都將在瑞士三城聯(lián)展館中得以體現(xiàn)。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