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3月1日至9月1日,在浦東國際機場至楊高南路外環(huán)線(A20)段兩側的塔式廣告牌,將舉行一個《天空中的展覽》城市公共藝術活動。上海主流當代藝術家們的作品與上海城市標志性風貌交相輝映,以一種前所未有的展覽方式為城市、為世博、為市民以及來自五湖四海的賓朋呈現一次別樣的天空中的視覺風景!
當藝術遭遇世博,城市因藝術而更富魅力。本次展覽是上海當代藝術家積極介入世博、奉獻世博、為上海城市風貌增光添彩的行為,是一次公益性的意義深遠的藝術活動。參展藝術家為:陳墻、丁乙、薛松、周長江、吳林田、黃淵青、李磊、潘微、曲豐國等。本次展覽由法國著名策展人藝術家馬克·斯泰爾策劃。馬克表示:“此次天空中的展覽選擇的上海抽象藝術領域優(yōu)秀的藝術家,他們的作品在中國本土藝術的基礎上彰顯當代風格,可以說是上海抽象藝術的代表人物。在中國當代繪畫里,上海抽象藝術與國際化大都市的精神一脈相承。我在東京看過他們的展覽,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讓我對中國當代藝術有種新的認識,所以我認為這些藝術家是具有國際視野的當代藝術家。這次上海世博會是中國向世界展示中國文化的機會,而這批藝術家的作品的展示與整個世博大環(huán)境顯得非常適合。我覺得這些藝術家代表了上海文化的重要部分,同時也展現出了上海文化的國際視野,在世博會期間用這樣的方式展覽,是令人興奮和期待的。這不僅僅是一個藝術展覽,更重要的是一個相當有意味的公共藝術活動。”
世博會與藝術素有淵源,早期世博會非常強調藝術與工業(yè)的結合。1855年,巴黎世博會特開辟藝術宮,展示了29個國家2054名藝術家5000多件作品。1862年倫敦世博會全稱是:倫敦工業(yè)與藝術博覽會。1876年費城世博會也設立了五個主題館之一的藝術館,園區(qū)建筑也更為藝術。世博會主辦方之所以把藝術提到這樣的高度,就是想證明工業(yè)與藝術不是割裂的,而是相輔相成的。20世紀60年代,城市公共藝術在美國興起。1964年紐約世博會,安迪·沃霍爾特地創(chuàng)作了大型作品。之后的各屆藝博會,更是與藝術發(fā)生著越來越密切的聯系。
【編輯:絲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