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藝拍,因其歷史性的破億紀錄,終將載入史冊。但是另一方面,藝術品拍賣市場卻又風云變幻,充滿了變數(shù)。因此,對許多圈外人來說,這樣的天價紀錄難以理解。其實,對許多圈內人來說,也像拍賣行專家所斷言的,要開會研討一番才能理解。因此,本版瞄準了北京保利推出的“尤倫斯珍藏”,試圖借此來剖析藝術品天價紀錄的生成機制。
決定藝術品拍賣價格的因素很復雜,當事人在嘈雜的拍賣現(xiàn)場失去理智浪擲千金(現(xiàn)在動輒是千萬元了!)的事例也時或有之。不過,冷靜地分析,那些錯綜復雜的因素無非是這樣三種價值在起作用,即藝術品的藝術史價值、收藏史價值與市場價值。
從我們的報道來看,鑒別藝術品的美術史價值、收藏史價值似乎很專業(yè),需要對藝術品的悟性與感覺,需要對美術史、收藏史的專業(yè)知識,更需要深層次的價值判斷。但其實還是相對比較容易把握的;最難把握的,還是藝術品的市場價值。
所謂市場價值,是藝術品的美術史價值與收藏史價值,在特定市場條件下帶來的的交易價值。相對而言,藝術品的美術史價值與收藏史價值是常數(shù),經過一定的案頭工作就可以基本把握;而市場價值卻是變數(shù),因為那是由供求關系決定的,需要隨機應變。
由于供求關系會發(fā)生變化,其所決定的市場價值就有了時間性:從短期看,藝術品的市場價值的最大化,往往會歸結為特定的時間點;從長期看,藝術品的市場價值會呈現(xiàn)漲漲跌跌、起起伏伏的周期性的波動。對于買賣雙方而言,上面的時間點,就成了有的賣家獲利了結的句號,又成了另一些買家斥資殺入的戰(zhàn)機;而放到長期的周期來看,這些時間點又成為一代一代買家周期性換手的時間窗口。“尤倫斯珍藏”就是這樣,從歐美老藏家手里,轉手給中國新一代富豪。
時間的因素,又會擴展成更復雜的因素:如市場的熱點,在股市里常常被稱為“題材”。“尤倫斯珍藏”就因為其中幾幅罕見的作品,被發(fā)掘出宋元作品的美術史價值與收藏史價值,一反前兩年大家習見的明代名家的路子,給市場以極大的想象空間,成為買方(股市中所謂的“多方”)的題材,一舉實現(xiàn)了藝術品價格從10年前的千萬元紀錄到今天的億元紀錄的突破。
有趣的是,時間性會帶來陰差陽錯的戲劇性。“尤倫斯珍藏”就因為交易條件的談判而拖延到今年推出,出人意外地實現(xiàn)了市場價值的最大化。雖然很巧很偶然,但其背后的資金大規(guī)模入場的趨勢,卻是必然的。因此可以預料,2010年也許沒有天價,不再破億,但會有更多高價拍品,包括近現(xiàn)代書畫、油畫乃至當代藝術,還有瓷雜。因為經濟基本面繼續(xù)鼓勵資金大規(guī)模入場,而來自拍賣行、包括外圍的金融業(yè)、傳媒業(yè)等跟進專業(yè)的服務,也會讓藝術品市場繼續(xù)放量高漲。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