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侵略者被趕走了,他們被迫回到了行將滅絕的地球。只有一些純潔善良的人,被納威人接受,并永遠留在了潘多拉星球……”(片中杰克的旁白)
無論如何,看完《阿凡達》,看了半輩子電影的我,還是目瞪口呆。
三小時的影片終結(jié)時,座中響起掌聲一片,觀眾們褪下戴得鼻梁酸疼的藍黑眼鏡,卻神清氣爽,回味無窮。一部電影,能產(chǎn)生這樣的效果,應(yīng)該就算是莫大的成功了。也有看客試圖通過這部在視覺上華麗得讓人透不過氣的巨制看出自己所能感觸到的深刻寓義。有人看出,這是反侵略和自由的史詩,歌頌著和諧的家園和親愛的土地;有人看出,這是充滿童心的環(huán)保寓言,映照出人類的貪婪自私和揮霍無度;也有人看出,這是一群最偉大的“釘子戶”反抗暴力拆遷的故事,是他們捍衛(wèi)尊嚴和維護權(quán)益的宣言;居然還有人看出,這部色彩濃烈而絢麗的商業(yè)大片里包裝著一個美國導(dǎo)演的“科學發(fā)展觀”和“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理想。
我看得目瞪口呆,不是因為那些“里程碑式”的無所不能的3D特技和極致壯美的視聽盛景,而是因為貫穿在這個具有多義性的寓言中一氣呵成的崢嶸浩蕩,賦予我們撲面而來的堅挺的光明信念和勇氣力量。于是,我哭笑不得于人類自省和救贖的任務(wù)居然一再由好萊塢這樣的大眾文化制造實體擔當,他們制造這樣一件文化工業(yè)產(chǎn)品時,糅合歷史、文化、宗教、哲學、人類學等知識譜系和精神價值,并將從中抽取的靈感轉(zhuǎn)化為恢宏浪漫、排山倒海的藝術(shù)想象力。
人類在糟踐完了自己的星球之后,開始掠奪蘊藏著完美生態(tài)和無窮寶藏的潘多拉星球。人類建造了先進的巨型工作站,集結(jié)了強勢的武器裝備,選派了先遣使者杰克去跟潘多拉星球的一個部落納威人交涉。作為外交使者的杰克卻愛上了這片五光十色的土地,愛上了純良簡樸的人民,愛上了母系部落首領(lǐng)的女兒。面對人類的驕橫開發(fā)和野蠻屠戮,杰克反戈一擊,和納威人并肩作戰(zhàn),上天下地,翻山穿云,乘著光怪陸離的鳥獸坐騎,手持原始的刀棍弓箭,和持有現(xiàn)代化戰(zhàn)機利器的傲慢地球人(跨國公司、美國軍隊、白種人)戰(zhàn)斗,保衛(wèi)潘多拉星球上原本明媚的家園和那些酷愛自由的兒女。
情節(jié)似曾相識,交織著《外星人》、《黑客帝國》、《野戰(zhàn)排》、《現(xiàn)代啟示錄》、《與狼共舞》的影子。劇情很飽滿,有的人批判為老套。其實所有的電影拍了這么多年,都是圍繞正義、愛情、戰(zhàn)爭、背叛、邪惡這些主題打轉(zhuǎn)。再過一千年,還是拍這些東西,關(guān)鍵看你在當下的時代里,你怎樣回頭看從前、現(xiàn)在和以后。我喜愛好萊塢電影這劑“迷藥”, 這劑“迷藥”最大的藥效就是,在電影接近尾聲到走出電影院再到回家的這段路上,你會幻覺般的相信:“正義必將戰(zhàn)勝邪惡,有情人終成眷屬”。
《阿凡達》用精心繪制的魔幻圖像的形象美滲透人的感官、叩擊人的心靈。潘多拉星球上的懸浮高山、奇花異草、怪獸猛禽,無不瑰麗奪目、栩栩如生,只能說電影技術(shù)做到這個程度,除了驚嘆還是驚嘆。那個原始星球上看似神秘的現(xiàn)象其實都可歸于自然的簡單,酋長、巫師、武士、惡龍、狩獵、部落圖騰、心靈感應(yīng)、崇拜儀式,萬物順從天性,不刻意,不造作,不偽裝。
看看潘多拉星球上外星人類的模樣,乍看有點怪異,但仔細看習慣了,那真是一種身體健美、氣質(zhì)純凈的超人,他們有鴨蛋黃的眼睛,漂亮的藍色紋身,機靈豎起的耳朵,還拖著一條返祖的長尾巴。而人類相比于他們,卻是笨拙而委瑣的?!栋⒎策_》的特效不僅僅是特立獨行和超凡脫俗,更重要的是真實的把女主角這樣一個藍色大眼外星人的善良與悲傷刻畫得淋漓盡致,當面對人類飛機大炮的迷惘與恐懼、當目睹愛人的死去,那一張痛苦而扭曲的臉深深的刺痛了觀眾的心扉。
阿凡達是梵文Avatar的音譯,意為“化身”,在印度哲學中,“化身”一詞具有透過深思熟慮,并且由于特殊目的而從較高境界“下降”、“轉(zhuǎn)世”的涵義。杰克在地球上時,原先是癱瘓的殘疾人,但是通過基因克隆并“鏈接”到潘多拉星球的身體可以自由行動。在首領(lǐng)女兒的引導(dǎo)下他用阿凡達的身體在潘多拉星球體會到了生命的極限之美。如果杰克出賣納威人,換取一筆巨額傭金,回到地球之后,通過高昂的醫(yī)療費,他照樣可以恢復(fù)行走。但杰克沒有這么做,因為他獲得了精神的重生,他因獲得了識別愛的能力而選擇了“人類文明”之外或者之上的另一種“文明”,在另一種真正的“文明”里,杰克具有了救贖的情懷和能量,這樣,他在身心上都變成了一個徹底的健康人。
幾個世紀以來,以文明的名義,文明侵涉了太多人民的情感,卡梅隆導(dǎo)演所講出這個醞釀了14年的故事,并且通過絢爛的銀幕告訴我們兩個字“良知”。
劇中馬爾斯上校等那群美國軍官和開發(fā)商們侮辱納威人為“野人”、“藍猴子”,我腦中揮之不去的則是人類歷史上一次次以文明名義而展開的掠奪和清洗?;叵胍幌拢瑲W洲人殖民美洲時,對印第安人的屠殺和對瑪雅文明的毀滅;英國人殖民澳大利亞時,對澳洲土著人的斬盡殺絕。這一切,和電影里的故事幾乎如出一轍。電影里的地球人代表的就是人之所謂文明,電影里的土著代表了人之天地道德。地球人為了掠奪財富,唯我獨尊,要把土著人趕走,趕不走就動用機械化的武器和推土機,強制拆遷,大開殺戒。
人類繼續(xù)不能自控地自掘墓地,就在前不久的哥本哈根全球氣候大會上,發(fā)達國家和發(fā)展中國家各執(zhí)一詞,誰都不愿為日益變暖的地球埋單。文明之進展,人的貪欲、心機和粗暴,銷毀了人類良好的天性和對自然的敬重。技術(shù)的先進和道德靈性的先進,孰為重要?電影《阿凡達》探索著這個主題,反思著西方文明的代價,反思著現(xiàn)代性的后果。那些看似落后的土著人,其實自有一套生存之道,不僅有效,而且相當?shù)纳衿?。人與花草的溝通,人與動物的溝通,他們的狩獵技巧,他們的社會組織形式和道德禁忌,他們所熟悉的泥土氣息,所掌握的天文歷法,都已經(jīng)延續(xù)了世世代代。雖然被地球人一相情愿地認定是落后的,但他們偏偏具有地球人無法想象的快樂能力和愛的能力。在“文明建設(shè)”的名義下,為了開發(fā)和建造“現(xiàn)代化城市、水電站和房地產(chǎn)項目”,土著人被驅(qū)逐、移民、拆遷,甚至不惜瓦解一個部落社會、滅絕一個種族群體;或者在“文明沖突”的理論下,用槍炮和資本把一元化的文明形態(tài)推廣到五洲四海,并將之推舉成為“歷史的終結(jié)及最后之人”的模范地位。每一個時代和國家的強權(quán)者都在重復(fù)著這一罪惡。
《阿凡達》中,當我隨著杰克的眼睛去觀察體驗?zāi)敲畈豢裳缘呐硕嗬迤媸澜缰畷r,跟著他體會重生、愛情、尊嚴和救贖,又不得不為身而為人的這份執(zhí)著深感驕傲。我們?nèi)祟?,?fù)雜、矛盾,罪孽深重,但同時也單純、脆弱,希望永存??仿?dǎo)演在《阿凡達》中反思了一味追求物質(zhì)技術(shù)的惡果,他用的思想武器則是萬物有靈的原始泛神論思想。納威人的大辮子成為了他們與潘多拉星球上其他生靈的交流介質(zhì),在圣樹即將被毀的千鈞一發(fā)之刻,萬千生靈共同出擊,打得地球(美國)殖民軍落花流水。
在之前的那部《2012》大片中,登上末日方舟的乘客中有許多是重金購票的權(quán)貴人物,使人類的末日揀選計劃變得相當不純粹。但這一次,標榜道德的清教主義美國文化設(shè)置了一個更加童話的結(jié)局:“那些侵略者被趕走了,他們被迫回到了行將滅絕的地球。只有一些純潔善良的人,被納威人接受,并永遠留在了潘多拉星球……”(片中杰克的旁白)
納威人勝利了,家園美麗如初,潘多拉星球重新煥發(fā)了生機,主人公杰克與部落首領(lǐng)的女兒從此幸福廝守。正義戰(zhàn)勝邪惡,有情人終成眷屬。
【編輯:丁曉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