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多人說,中國當代藝術市場非常像中國最初的股票市場和房地產市場,甚至說它是中國的足球市場。這些說法當然有它的道理,但中國的問題重要的不只是提出問題,而在于怎樣去分析這些問題的本質和真像,以至于更正確地去思考和解決這些問題。
過去由于只有少數資本在壟斷、炒作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再加上這是一個未曾開墾的處女地,所以只能由這些人來制定規(guī)則。在這些人拉開了這個市場的序幕之后,那些過于有商業(yè)頭腦的藝術家也開始參與共謀,他們迅速成為這個游戲的受益者。于是一個奇怪的現象在中國痛苦地流行:幾乎絕大多數藝術機構、畫廊和藝術作品經營者都在夢幻中嚴重虧損!
這究竟是怎么回事?難道中國當代藝術市場不需要建構合理的市場格局?難道中國的藝術機構、畫廊是多余的“盲腸”?是不是盡管藝術作品的價格出現幾十倍、上百倍、甚至上千倍的增長,都只能是藝術家盆滿缽溢,而其他人就應該與此無緣?針對這些問題,我們特別專訪了正在組建的目前中國最大的藝術機構之一文軒藝術投資管理機構總經理張達星先生,他就藝術市場的利益鏈條最終擰到少數人一處的問題進行了生動的分析。在他看來,少數人成為藝術市場的受益者,讓絕大多數藝術市場的經營環(huán)節(jié)賠錢,這個市場格局就有問題,就必然會重組。
在藝術品經營過程中,從藝術家、畫廊到收藏家、到媒體和批評家,只要利益分配上出現極不平衡的不合理狀態(tài),這個市場就會因畸形而萎縮。因為成片的畫廊、藝術機構不能生存就只有關門,媒體和批評家為了效益也就只能亂寫亂刊登??梢哉f,重組中國當代藝術的利益格局是迫在眉睫!我們希望張達星先生只是一個開頭,但愿有更多有識之士來參與我們將繼續(xù)談論下去的這個話題。
相關訪談: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