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shù)資訊平臺
搜索

首例四川本土藏家藏品入選《國家檔案》

來源:成都商報 作者:- 2010-01-02

   由文化部牽頭的《二十世紀美術(shù)作品國家檔案》(以下簡稱《國家檔案》)對散落民間藝術(shù)藏品的征集、編撰工作已然展開。記者近日從文化部藝術(shù)評估委員會獲悉,首例四川本土藏家的藏品――一幅傅抱石的扇面《磐礴萬古心》經(jīng)過專家組鑒定為真跡,已入選《國家檔案》。

 

  昨日記者聯(lián)系到成都藏家楊先生,他向記者出示了入編《國家檔案》的藏品和證書,并講述了他的收藏故事。

 

  花50余萬買下傅抱石扇面

 

  昨日,楊先生將入編《國家檔案》的藏品《磐礴萬古心》折扇小心翼翼地在記者面前展開。整個折扇品相較為完好,畫作為一人獨坐山峰,面對著滔滔江水,扇面左上角有“磐礴萬古心,塊石人危坐,青天一明月,孤唱誰能和”的題款。

 

  “收到扇面的機緣非常偶然。”楊先生是一家公司的高管,他告訴記者,自己愛好收藏,經(jīng)常前往北京、杭州等地參加藝術(shù)品拍賣。今年春拍期間,他從北京一位拍賣公司的朋友處了解到,四川邛崍一位老先生手中有一批扇面,共有7幅,其中一幅是難得一見的傅抱石作品,讓他吃了一驚。

 

  今年7月,楊先生在看過照片之后,立即要求朋友幫他買下這批扇面。“由于今年拍賣中,傅抱石作品價格大漲,結(jié)果老先生的要價也節(jié)節(jié)上漲。”楊先生說,幾個月前,他朋友最早向老先生詢價時才十幾萬,但到了成交的時候,要價已經(jīng)漲到50余萬。

  打“飛的”前往南京鑒定

 

  拿到這批折扇后,楊先生曾向四川一些資深藏家及鑒定專家展示,但眾說紛紜,莫衷一是。楊先生想起了自己參加過的一次西泠拍賣,鑒定家蕭平對其中一幅傅抱石作品作了存疑的評價,于是他打“飛的”前往南京,經(jīng)蕭平鑒定,該扇面是傅抱石真跡,并欣然為這把折扇提詞。

 

  隨后,楊先生又將這把折扇送往北京參加保利拍賣公司舉行的一個大師作品展,當時展覽還邀請了傅抱石的兒子傅二石對所有藏品進行品鑒。由于照片太小,傅二石最初還存有一定疑問,但在展覽現(xiàn)場,傅二石看過這把折扇后,也確認其為傅抱石真跡。展覽后,這把折扇送往了文化部藝評會進行評審,并順利入編《國家檔案》。

 

  入選編號“85號”

 

  “入編證書是上個星期六收到的。”楊先生向記者展示了文化部頒發(fā)的入編證書。記者看到,證書封面上有“中華人民共和國文化部《20世紀美術(shù)作品國家檔案》入編證書”字樣,證書中不僅有扇面的正反面照片,同時標注了作品名稱《磐礴萬古心》,作者傅抱石,以及作品的特征描述;證書下方的編號為85號,頒發(fā)日期為12月22日。

 

  楊先生說,由于折扇頻繁開合會損壞品相,現(xiàn)在他已經(jīng)不輕易將其示人了,未來也不打算拿出去拍賣,“四川能夠見到傅抱石的真品非常少,這是我‘壓箱底’的藏品。”

 

  由于《國家檔案》的編撰獲得了國家財政支持,在文化部文化市場司指導下進行,可謂是政府介入藝術(shù)品市場的一次試水,被譽為“當代《石渠寶笈》”。“這幅扇面是四川第一個入選《國家檔案》的。”文化部藝評會秘書長呂立新告訴記者,《國家檔案》從10月份開始對各地館藏、民間藏家手中的大師作品進行征集、篩選、評審工作,進展順利。

 

  “如果藏品通過,文化部會出具《入編證書》,上面有編號,將來可以借此在‘20世紀美術(shù)作品國家檔案網(wǎng)’上查詢。”呂立新向記者介紹說。

 


【編輯:海英】

相關(guān)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