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10月3日,是一個令全國收藏投資者難忘的日子,當年,深圳在這一天敲響了中國文物和藝術品拍賣的第一槌。轉眼間已過去了17年。在這17年里,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各種古典當代藝術品成交價格也由低向高,取得了令人矚目的佳績,其中雖然經歷了1997年東南亞金融危機,尤其是2008年全球金融風暴的沖擊,但中國藝術品市場在2009年春拍中逐步復蘇,在秋拍中又重新走向輝煌。
以中國幾大著名拍賣行2009年秋季拍賣的成交額和成交價為例,北京翰海成交額達到10.55億元、中國嘉德成交額15.33億元、北京保利成交額15.78億元、中貿圣佳成交額8億元、中國香港蘇富比成交額13億港元、中國香港佳士得成交額16.5億港元,超億元的天價藝術品也頻頻拍出,中國藝術品收藏的春天已悄然而至。
紅色書畫走俏拍場國慶題材備受追捧
2009年,是一個注定讓收藏愛好者難以忘記的年份。一年來,隨著金融危機對市場的影響日益減少,各種紅色藏品搭乘新中國六十周年大慶這一特大利好題材的快車,在今年的春秋兩季拍賣會上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走出了一輪罕見的牛市行情。
《南泥灣》靳之林作
在2009上海泓盛春拍中,謝稚柳1961年所作《南湖之春》以560萬元成交,而錢松喦的《遵義》也拍出了313.6萬元的高價;在2009北京翰海春拍中,靳之林的紅色經典油畫《南泥灣》以1344萬元的高價成交;在2009廣州嘉德春拍中,靳尚誼的《毛澤東全身像》以2016萬元的天價成交,將紅色經典書畫作品的拍賣價格又推向一個新高。在2009中國嘉德秋拍“新中國美術”專題夜場拍賣中,紅色書畫更是大放異彩,該專場近50件作品總成交額高達1.38億元人民幣,現(xiàn)代油畫作品中,吳冠中的《北國風光》以3024萬元拔得頭籌,此幅作品以北國風光為主題,擷取了中國北方氣勢磅礴的自然景象,系吳老極珍貴之畫作;靳尚誼唯一的一幅工業(yè)題材油畫———《毛主席在煉鋼廠》,也以2021.6萬元成交;王式廓的《血衣》以1120萬元拍出;孫慈溪的《天安門前》及七張創(chuàng)作草圖,共拍出1125.6萬元;肖峰、宋韌創(chuàng)作于上世紀70年代的《白求恩》以560萬元成交。中國書畫部分,蔣兆和作于1949年10月1日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以1904萬元的高價拔得書畫部分頭籌,他的另一件作品《毛主席像》也拍出386.4萬元人民幣;齊白石創(chuàng)作于1952年的《和平》拍出565.6萬元。
在大眾收藏市場,紅色收藏也不斷升溫,尤其是“國慶”題材藏品更是走俏藏市。近幾年來,紅色藏品的平均漲幅已達數(shù)倍,而2009年紅色藏品的升勢更加喜人。以前普通家庭中常見的毛主席半身雕塑像、革命戰(zhàn)爭時期和解放初期的徽章,現(xiàn)在開價都在幾百甚至上千元;一張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人民日報》,日前市價已達5000元左右,而當年其他日期的舊報紙,現(xiàn)市價僅幾十元;又如1949年10月1日出版的《科學大眾》、《大眾影劇》等雜志的“開國大典號”???,現(xiàn)市價也達到800元~1000元;一本20世紀初葉最早翻譯發(fā)行的中文版《共產黨宣言》,已成為珍貴的文物,現(xiàn)市場價竟高達20余萬元。紅色藏品卓越的市場表現(xiàn),顯現(xiàn)出它們已具備了較高的收藏投資價值。
億元字畫驚現(xiàn)拍場書法作品走出低谷
曾鞏《局事帖》
2009年古代字畫有兩大特點,一是天價紀錄不斷被刷新,超億元的藝術品終于誕生;二是原先不為市場重視的古代書法作品也拍出驚天高價。從2009年各大拍賣行春拍的總成交額和單品成交價就可看出端倪,中國字畫藝術品市場正在逐步回暖,而2009年秋拍的出色表現(xiàn)更是把中國字畫藝術品市場推向了高潮。
在2009中國嘉德春拍中,宋人《瑞應圖》以5824萬元成交,明代吳彬《臨李公麟畫羅漢》以4480萬元成交;在2009北京保利春拍中,宋徽宗的《寫生珍禽圖》以6171.2萬元成交;在2009北京匡時春拍中,八大山人名作《仿倪瓚山水》更是以8400萬元天價成交。2009春拍成績可喜可賀,秋拍的總成交額和成交價更令人稱頌,在2009中貿圣佳秋拍中,清乾隆時期宮廷紀實繪畫作品、畫家徐揚的《平定西域獻俘禮圖》手卷以1.34億元人民幣落槌,遠超今年春拍以8400萬元成交的八大山人名作《仿倪瓚山水》;在2009年北京保利秋拍中,著錄于《秘殿珠林續(xù)編》并唯一得到乾隆御題的明代吳彬作品《十八應真圖卷》以1.69億元天價成交,又一次打破世界中國繪畫拍賣最高紀錄,現(xiàn)代畫家齊白石的頂級作品《可惜無聲·花鳥工蟲冊》則以9520萬元打破世界中國近現(xiàn)代書畫拍賣成交最高紀錄,吳冠中《坦桑尼亞大瀑布》以3080萬元高價成交,石濤《詩書畫聯(lián)璧卷》和乾隆、錢維城《御題山水冊》分別以2688萬元和2464萬元成交。
中國繪畫作品取得驕人的成績,連原先不為市場重視的書法作品也拍出了驚天高價。“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曾鞏的唯一傳世書法作品《局事帖》在2009中貿圣佳秋拍中,以1.0864億元打破中國國內書法拍賣最高紀錄;在2009中國嘉德秋拍“宋元明清法書墨跡專場”中,朱熹、張景修等七大家法書《宋名賢題徐常侍篆書之跡》,以1.008億元人民幣高價成交。從目前的市場來看,中國書法的行情已經完全走出低谷期。
明清瓷器盡顯風流古籍雜項不甘落后
清雍正“檸檬黃地洋彩浮雕花鳥寶瓶紋六方瓶”
清乾隆寶座
隨著近期經濟形勢的逐步回暖,2009年的瓷器和古玩雜項等收藏也是暖風頻吹,成交形勢喜人。在香港蘇富比春拍“中國瓷器”專場中,一件“清乾隆粉青釉浮雕鏤空長頸膽套瓶”,經過眾多買家的激烈追逐,最終以4770萬元成交,創(chuàng)下單色釉瓷器拍賣紀錄,另一件“明宣德青花藏文高足碗”,則以2306萬元高價成交;在2009北京榮寶春拍中,一件流傳有序的“宋哥窯魚耳爐”以1008萬元的高價成交;在2009北京翰海春拍“古董珍玩”專場中,一件“清雍正粉彩福壽紋大盤”以2598.4萬元成交;在2009北京保利秋拍中,一件“清雍正檸檬黃地洋彩浮雕花鳥寶瓶紋六方瓶”,以6776萬元的天價成交;在2009中國嘉德秋拍中,著名藏家張宗憲收藏的“清乾隆仿掐絲琺瑯粉彩壽山福海雙龍耳蓋瓶”則以1792萬元人民幣高價成交。
明清瓷器盡顯風流,古籍雜項也不甘落后。在北京泰和嘉成春拍中,古籍及影像專場一枝獨秀,全場成交額超過1700余萬元,其中一套明代內府彩繪抄本的《春秋五霸七雄通俗演義列國志傳》估價約300多萬元,經過多位買家激烈競價,最終以655萬元成交,創(chuàng)下近期古籍單件的一個成交紀錄。在2009中國嘉德秋拍“澤古怡情———清代宮廷藝粹”專場中,“明代月露知音琴”以2184萬元人民幣創(chuàng)出明代古琴新成交紀錄,此外,“清乾隆緙絲御筆墨云室記手卷”拍出1792萬元人民幣,另一件“清乾隆永瑢佛說十吉祥經玉冊”則拍出672萬元人民幣。在2009北京北緯秋拍中,一件“清康熙描金雕龍紋大寶座”經過20余輪競價,最終以3450萬元高價成交,一架19世紀奧地利維也納手繪鋼琴以200萬元成交,一件“翡翠三彩祥云鳳儀觀音擺件”則以180萬元被拍走。本場拍賣會最引人注目的是一架北京奧運特制水晶鋼琴,此琴在奧運會上被著名青年鋼琴家郎朗彈奏過,因此水晶鋼琴一經亮相便引起各路買家的關注,最終以200萬元落槌。
紅木原料強勁反彈明清家具強勢上漲
曾記得2008年,紅木家具市場一度“熊”氣彌漫,紅木原料價格暴跌,紅木家具無人問津。但進入2009年5月份以來,已經跌落谷底的紅木家具市場出現(xiàn)了一番喜人的景象,各種紅木原材料價格強勁反彈,大紅酸枝幾乎以每月5%的速度上漲,目前好的大料回升至4萬~5萬元/噸;一般的小葉紫檀原材料,5月份時28萬~30萬元/噸,目前則飆升至40萬~45萬元/噸,已經達到2007年的歷史最高位;著名的越南黃花梨,好的大料、長料目前已攀升至200萬元/噸,比起2007年時150萬元/噸高位高了近1/4,很多紅木原材料價格都大幅上漲。
據(jù)業(yè)內人士介紹,紅木之所以備受追捧,是因為它主要分布在地球赤道的兩邊狹小地帶,生長期長,是不可再生資源,價格必然越來越貴。一棵海南黃花梨木要幾百年才能長成,一棵紫檀木百年生長一寸,而且能夠長成材質不空的好料更是少之又少。如此珍稀之物,引來眾多經濟實力雄厚的收藏家爭相競奪,也是可以理解的。而紅木原材料價格的上漲又促成紅木家具市場重新回暖,目前許多紅木家具價格已經重新漲到了2007年暴跌前的歷史最高位,特別是黃花梨、小葉紫檀、酸枝木的家具至少漲了三四成,有些做工精致的甚至漲了五六成以上。以一套越南黃花梨圈椅(2椅1幾)為例,在今年一季度18萬元也沒人要,而目前至少要賣25萬元以上。新紅木家具強勁反彈,而明清古典家具因量少質優(yōu)更是漲勢驚人。
在拍賣市場,明清古典家具也是風光無限,如在2009年北京榮寶春拍“古董珍玩”專場上,一件明代黃花梨平頭案,以179.2萬元高價成交;一件清中期紅木嵌大理石大畫桌,以78.4萬元成交;一件明代黃花梨圈椅,以33.6萬元成交;尤其是在2009年香港蘇富比秋拍上,一件非常罕見的清乾隆御制紫檀木雕八寶云紋“水波云龍”寶座,以8578萬港元的拍賣價格一舉打破了中國家具世界拍賣紀錄。這件御制紫檀木雕寶座為中國古代皇權的象征,曾引起世界各地資深收藏家的高度關注,歷來是拍賣市場難得一見的上乘御制家具,其成交創(chuàng)出天價也是理所當然的。
繁華過后是落寞先鋒藝術陷低迷
與火熱的中國字畫市場相比,曾經扛起拍賣市場先鋒旗幟的中國當代藝術品在2009年卻深度失寵,陷入低迷之中。從北京翰海、中國嘉德等幾個大型拍賣公司春秋兩季的大型拍賣會上看,當代藝術四大天王———張曉剛、岳敏君、王廣義、方力鈞的作品均無太多的亮點,唯有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系列》和當代藝術實力派畫家劉小東的《陽光普照》在2009北京保利春拍中分別以1680萬元和683.2萬元成交,成為2009年當代先鋒藝術僅存的看點。
其實這一現(xiàn)象在2008年秋拍時就有所反映。2008年秋拍油畫及當代先鋒藝術板塊成交總額僅為2007年成交總額的36.09%,當代藝術品成交價比春拍同名次拍品均下降 50%至60%,且流拍率高達42%。在2009年春拍中,當代先鋒藝術品也再次延續(xù)了大幅下滑的勢頭,在4月9日香港蘇富比春拍“當代亞洲藝術”專場上,張曉剛的作品“失憶與記憶系列”之《無題》,僅拍出了480萬港元,與去年同期拍賣的張曉剛《血緣:大家庭3號》高達4740萬港元的落槌價相比,可以說只是個零頭。雖然兩幅畫的尺寸和時代不一樣,但兩者巨大的價差也的確讓人感到了冬天的涼意。據(jù)統(tǒng)計,當代藝術品價格在過去一年多時間里下跌了約60%。自2005年以來以“坐電梯”的速度被推向市場巔峰的中國當代藝術品,現(xiàn)在已經以“坐火箭”的速度回落至4年前的水平。
當代先鋒藝術的迅速“衰落”,與其說是遭遇國際資本的離場和全球金融危機的打擊,還不如說是這些年來熱錢涌入市場進行瘋狂炒作的結果。對真正喜愛中國當代藝術品的人來說,泡沫過后或許才是收集物有所值的藏品的好機會。
編號郵票《嚴懲入侵之敵》
1980年猴票
早期郵票重拾升勢“熱炒”新品高臺跳水
2009年春季以來,郵市曾出現(xiàn)小幅反彈,尤其是網(wǎng)上交易,一度還挺熱鬧,一些近年來發(fā)行的小版張曾受到炒家追捧,但許多早期發(fā)行的“老票”價格沒有隨之而動。反彈走勢好景不長,維持了幾個月,“炒新”行情便匆匆結束,隨之而來的是這些“熱炒”新品種的不斷陰跌。
進入2009年秋季,曾在郵票市場風光了數(shù)年的小版張板塊突然遭遇滑鐵盧式的急速下跌,尤其是“十一”長假前新郵品高臺跳水的局面,令很多郵市投資者心有余悸,不少“莊控”品種在短短一周內價格即被腰斬,如《奧運會徽和吉祥物》不干膠小版張從75元下挫至35元,《甲申猴》小版張在3天之內由75元暴跌至20元。從表面看,似乎是郵市莊家因資金鏈出現(xiàn)問題而逃之夭夭,但實質上是多年來一些郵票投資者對新郵炒作已興味索然,終于在今年秋季導致了新郵投機炒作的徹底降溫。與此同時,老紀特票、“文”字票、編號票和JT精品小型張等“老票”板塊在不經意間出現(xiàn)了十分喜人的漲勢。如有郵市風向標之稱的“80年猴票”依然強勢不改,從年初的4000元一路上揚至目前的4800元;深受集郵者喜歡的T28《奔馬》小型張,也從年初的1800元一路上揚至目前的2800元,尤其是整部編號郵票的重新崛起,使那些癡心不改的集郵愛好者和郵市投資者深切感悟到郵市“老票”的魅力。作為沉淀性良好的板塊,編號票的快速增長期尚未結束,其后市依然看好。整部編號票在年初時僅售5000余元,現(xiàn)已攀升至7800元,尤其是一些低價品種升幅更為驚人,有些已創(chuàng)出歷史新高,如《嚴懲入侵之敵》從年初的3元攀升到目前的9元,而本次編號票的領漲品種《白毛女》和《紅旗渠》套票更是大幅攀升至350元和210元,比年初的75元和50元分別上揚了3.6倍和3.2倍。編號票等早中期郵票精品在2009年下半年以來全面走強,這些在低迷市道中盤整了很久的郵票精品價值得到合理回歸。
在拍賣市場上,早中期郵票的表現(xiàn)更為出色。在10月31日香港布約翰郵票拍賣有限公司舉行的2009年秋季郵票拍賣會上,一枚《無產階級文化大革命的全面勝利萬歲》(俗稱“大一片紅”)未發(fā)行郵票以368萬港元的天價成交,該價格刷新了單枚中國郵票拍賣最高紀錄;在11月10日中國嘉德2009秋拍郵品專場中,又一枚“大一片紅”未發(fā)行票以280萬元人民幣高價成交,另一枚撤銷發(fā)行的《全國山河一片紅》郵票以78.4萬元人民幣成交,創(chuàng)出“小一片紅”郵票新紀錄;一枚《1934年紅軍第五軍團寄公略縣富灘封》以73.92萬元人民幣的成交價創(chuàng)出解放區(qū)實寄封新高。
平版水印五角券
三版四版券備受追捧現(xiàn)代金銀幣穩(wěn)步上揚
綜觀2009年錢幣市場,古錢幣、老銀幣、連體鈔、流通紀念幣等板塊均波瀾不驚,微幅上揚,現(xiàn)代金銀紀念幣板塊因受國際金價上漲的影響,在2009年出現(xiàn)了一定程度的上漲,在各類錢幣板塊中,漲幅最大的當屬第三、第四版人民幣。
流通紀念幣早期小盤質優(yōu)品種《建行》、《寧夏》、《六運會》等從年初的1550元、520元、420元上漲至目前的1850元、550元、450元;普通版“袁大頭”和“北洋造光緒元寶龍洋”等傳統(tǒng)老銀幣也從年初的170元和380元上漲至目前的200元和450元。現(xiàn)代金銀幣板塊因搭上了近年來國際金價持續(xù)上漲這列快車,在2009年表現(xiàn)出色,彩金幣龍頭品種《貴妃醉酒》從去年年底的2萬元反彈至目前的2.5萬元,著名的錯版品種5盎司彩色銀幣《龍鳳呈祥》從去年年底的4.7萬元上升至目前的5.2萬元。
2009年錢幣市場最為風光的板塊無疑是第三、第四版人民幣。三版、四版紙幣在近一年來漲勢喜人,成交量也同步放大,許多品種價格翻了一番以上,原先一直默默無聞的“平版水印伍角券”竟成為這次紙幣上揚行情的領漲明星,從去年年底的90元一路上升到目前的520元,漲幅竟高達4.7倍以上;“車工圖案(古幣水印)貳元券”從去年年底的550元上漲至目前的1150元;“車工圖案(五星水印)貳元券”從去年年底的380元上漲至目前的850元;四版紙幣中的強勢品種表現(xiàn)同樣出色,“80版伍拾元券”從去年年底的480元上漲至目前的1050元,“80版貳元券”從去年年底的7.50元上漲至目前的13.50元。
2009年錢幣拍賣市場也十分風光。在11月舉辦的北京國際錢幣拍賣會上,一些高端現(xiàn)代金銀幣和連體鈔以天價成交,如《建國60周年》1公斤金幣以115萬元高價成交;在2009中國嘉德春拍“丁張弓良收藏中國軍用鈔票”專場中,一件由孫中山親筆簽名的《民國元年(1912年)中華民國軍用鈔票伍元》以69.44萬元人民幣高價成交;尤其是在11月11日舉行的中國嘉德2009秋拍錢幣專場中,一枚存世孤品清代咸豐通寶寶福局背“大清壹百”以196萬元人民幣高價成交,創(chuàng)出中國古錢幣拍賣的歷史新高。
連環(huán)畫《潘必正與陳妙常》
程十發(fā)創(chuàng)作的連環(huán)畫《歡迎毛主席》
老版“小人書”仍吃香再版連環(huán)畫遭兜售
與前些年十分風光的連環(huán)畫收藏相比,2009年的連藏市場要冷清許多,北京潘家園、上海文廟等全國著名連藏市場的人流明顯減少,連環(huán)畫交易量銳減,市場里老版精品連環(huán)畫十分罕見,唱主角的都是上個世紀80年代出版的普通連環(huán)畫和近十年來發(fā)行的再版連環(huán)畫。難怪一些資深連藏愛好者感嘆近一年來好貨難覓,以至于今年以來各地舉辦的連藏拍賣會也比往年有所減少。
雖說2009年連藏市場有些低迷,但仍有一些亮點值得書寫,在2009年4月下旬舉行的“重慶市第三屆(全國)連環(huán)畫交流拍賣會”上,老版精品連環(huán)畫的成交情況十分理想,一本原價只有0.22元、品相達9.8品的《潘必正與陳妙?!愤B環(huán)畫,以底價5000元起拍,經過眾多買家的激烈角逐,最終竟拍出了5.1萬元的全場最高價,該價格也成為迄今為止國內單冊連環(huán)畫成交的最高價。在這次拍賣會上,共有134本(套)書進行了拍賣,其中有53本連環(huán)畫的定價在千元以上,而上萬元的竟有9本之多。連藏市場雖然低迷,但連藏愛好者對老版精品連環(huán)畫還是十分青睞的,尤其是精品連環(huán)畫原稿更是受到熱烈追捧。在2009年11月21日中國嘉德2009秋拍“新中國美術”專題夜場拍賣中,程十發(fā)的一部連環(huán)畫原稿《歡迎毛主席》,以358.4萬元人民幣的高價成交,這是程十發(fā)先生一生中唯一的一部以毛主席為主角而創(chuàng)作的連環(huán)畫佳作,具有極高的收藏和投資價值。
2009年連藏市場的另一現(xiàn)象是前些年一直很風光的再版新品連冊在春季以后開始遭遇“滑鐵盧”,原先漲勢良好并被書商和投機者大量囤積的再版新品連環(huán)畫價格終于松動,并逐步下跌,連市里常見有整套的再版新品連冊平價兜售,但連藏愛好者似乎不為所動,大多在持幣觀望。再版新品連冊的下跌趨勢在2009年已經形成,連藏愛好者若在現(xiàn)階段大量投資再版連冊還需三思而后行。
“垃圾”電話卡止跌企穩(wěn)精品電話卡小幅回升
2009年的電話卡市場依舊較為低迷,不見轉暖跡象。自2007年電話卡春季反彈行情結束后,近一年半以來,電話卡價格一直在中低位徘徊,卡市里的人流量和成交量都非常稀少,多年以來一直是郵幣卡三足鼎立的電話卡板塊已逐漸被市場邊緣化。
2009年卡市雖然低迷,成交不暢,但也有值得慶幸之處,最明顯的是我國發(fā)行的63套通用電話卡在年初時尚有一半低價“垃圾卡”在面值之下徘徊,但到目前為止幾乎全部返回面值之上,卡市已基本消滅了打折卡。一些早期精品電話卡《梅蘭芳》、《生肖豬》、《豆腐節(jié)》的價格在人們不經意間,已從年初時的2100元、320元、110元回升至目前的2700元、400元、150元;最珍貴的《測試卡》升幅最為可觀,已從年初時的4000余元攀升至目前的6800元。
“垃圾卡”雖然止跌企穩(wěn),早期精品卡也小幅回升,但這一年來卡市里人氣不足,成交量也沒有相應放出,有實力的主力大戶并沒有真正進入電話卡領域,電話卡價格的上揚也僅僅是部分卡商在自拉自唱而已,明年卡市能否繼續(xù)穩(wěn)定回升,還有待于市場進一步檢驗。
【編輯: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