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繪本,和傳統(tǒng)的漫畫有點相似,又不完全相同。”彎彎帶著笑意說:“這算是兩個交叉的概念吧”。
只要逛一逛書店,不難發(fā)現繪本已經成為圖書市場的一個重點產品。大一點的書店都開辟會出專門的展臺來擺放流行的繪本。我們熟悉的朱德庸、幾米的作品都可以歸到繪本里,但“血統(tǒng)純正”的繪本,應該是更日常生活化的,線條更簡潔的。許多繪本看似涂鴉,內容上則像流水帳。
扎著頭發(fā)的彎彎就是目前華語世界里繪本創(chuàng)作的代表人物。彎彎說,繪本的主要讀者是成人,尤其以年輕的白領居多。風格往往是調侃的。和傳統(tǒng)漫畫的另外一個不同是,在繪本里文字占了很重要的份量,有點像是圖文書,或者圖配文。
當她在博客上信手畫下自己的日常生活時,怎么也沒想到后來的訪問量會以億計。彎彎說,有天同事來跟她推薦一個好玩的msn表情,她驚訝地看到正是自己畫的小人。這時候她才知道自己的涂鴉已經在網絡上紅開來了。
很多流行的繪本都有一個先在網絡被追捧的過程。彎彎認為,正是網絡的發(fā)達,使得大家都可以來試一試。而這些繪本的內容肯定是要和大家很貼近的。比如,彎彎最初畫的就是她作為上班族的日常生活。
從小家境不甚富裕的彎彎,沒有讀大學直接步入社會謀生。因為學歷不高,在職場里受到許多不合理的對待。彎彎的第一份全職工作,薪水只有新臺幣九千元。她曾應征美術設計,卻被叫去打掃工地、替工頭買檳榔倒茶買便當。她也曾被解雇,迄今還拿不到薪資與遣散費。為了節(jié)省交通費,她騎摩托車上下班,每天路上要花四小時,甚至在假日經常接到老板叫她馬上回辦公室的電話。
不過,彎彎笑著說,她的個性非常像傳統(tǒng)婦女,雖然碎碎念,還是會盡力把工作完成。安慰自己“人家出錢讓你學習社會經驗,已經很好啦……”
這些作品集成了一本《可不可以不要上班——彎彎涂鴉日記》,用幽默的場景激起了上班族們的共鳴。而彎彎也辭去工作,開始在家畫畫,真的不用上班了。不過,成名之后的彎彎,仍然保持著普通小女孩的本色,出席活動不坐出租車,還是騎小摩托或搭公車。她總是在家上網畫畫,看很多漫畫,偶而出門旅行卻老想回家。彎彎說,她對上天充滿感謝,也希望能一直保有自己的平凡,這樣,她才能畫出平凡人生的有趣處。
彎彎說,在繪本貌似簡單的筆畫下面,還是需要美術的功底,需要抓住最精彩的表情。但更重要的是個人觀感。平常她會注意觀察周圍,把生活中有趣的細節(jié)記錄下來。在日常生活中,她是個有點懵懵懂懂的人,比如不小心會撞了玻璃門,而這就成為了她作品中的素材。這次在杭州,逛街正好趕上百貨公司店慶,結果手機給擠沒了,或許這也馬上會出現在她的博客中。
對彎彎來說,繪本的對象可以是非常豐富的,彎彎還創(chuàng)作描繪學校生活的《可不可以不要上學》,描繪了家庭生活的《可不可以來我家玩》,都風靡一時。她說,接下去,她還可以畫結婚、帶小孩、燒菜等等。
彎彎說,現在內地也有許多繪本作者,和臺灣作者相比,她覺得內地作者更有詩意?,F在繪本走紅,出版社都會到網絡上面找各自的作者,幫他出書。搞得市面上一堆都是圖文書。變得太多了,有一些是跟風,有一些是真的很好,可能就被埋沒在這一片太泛濫的圖文書里面。如果你想在這一片圖文書海里面讓人家注意到你,你就要有自己的風格和個人特色。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