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江南時報,春季拍賣會落槌余音尚未遠去,2009年的秋季拍賣會已經在9月開始接槌。從拍賣會的預展消息來看,今年的秋季拍賣會,書畫仍是主角,春季拍賣會火熱的書畫市場將繼續(xù)升溫。各大拍賣公司在籌備秋拍時,紛紛加大了對中國書畫的重點征集和挖掘。今年秋拍,中國書畫可能占到6成以上。
上百場秋季拍賣會陸續(xù)登場
2009年秋季拍賣會,從山東天承2009秋季拍賣會開始,該場拍賣會拍品達2000余件,中國書畫是其中最重要的內容,分設"中國古代書畫"、"中國近現代書畫"及"中國當代書畫"三大部分。
接下來的拍賣會,場場都有亮點,讓人目不暇接,難于取舍。整個9月份的拍賣會檔期排得滿滿的,從9月5日到9月29日,22家拍賣公司大大小小近40場拍賣會,出現一天幾個地方同時舉辦拍賣會的情況。直至12月20日,上海國際商品拍賣有限公司的2009秋季藝術品拍賣會,將會為本年度的秋季拍賣會收官扛鼎。共計上百場的秋季拍賣會,足以令藏家奔波數月。
春拍火爆的書畫將持續(xù)升溫
作為行業(yè)權威網站,雅昌藝術網會對每年的春季拍賣會和秋季拍賣會做調查報告。從雅昌藝術市場監(jiān)測中心最新發(fā)布的報告顯示,整個2009年的春季拍賣會,中國近現代書畫成交達8.7億元人民幣,比2008年秋拍的5.6億元勁增3.1億元,增幅55.4%。京津畫派領袖齊白石以近1.98億元的成交額和554件的拍品數量,打敗海上畫派代表人物張大千,成為新的"標王"。
而今年的上百場秋季拍賣會,幾乎場場都有書畫專場。將于10月5日開拍的香港蘇富比2009年中國書畫秋季拍賣會,共征集到250多件書畫作品,總估價逾6700萬港元。除此之外,蘇富比將承接今年春季拍賣的"擷芳疊彩--香港蘇富比35年書畫精選",推出"華章再展--香港蘇富比35年書畫精選續(xù)篇",20余件作品中包括《鐘馗搔背圖》等5幅齊白石精品之重要私人收藏、18幅京滬名家山水畫精品、林風眠上個世紀70年代的4幅精品、花鳥畫四大名旦江寒汀、張大壯、陸抑非與唐云作品九幀……光看這些大名頭的藏品,件件都值得藏家去競價。
傳承有序的書畫作品受追捧
盡管中國書畫成為秋拍主角已是業(yè)內人士的共識,但想要取得秋拍成功,還有不少工作要做。
"除了征集難度,主要就是做好拍品的挑選工作。"文化部藝評會相關人士指出,經過金融風暴的沖擊,藏家更加理智和謹慎,征集困難與藏家惜售,其實與拍賣公司的品牌和信譽度不無關系。
與此同時,買家也越來越理性,對于來歷出處清晰的大師真跡極為追捧,此類書畫作品屢創(chuàng)新高,而一些缺乏權威認可的拍品則鮮有人問津。因此,拍賣公司也開始加大對拍品出處的調查。
據介紹,在山東這場秋拍會上,拍賣公司對于大多數拍品的出處有了較為清晰的標注,比如介紹拍品來源、曾經見報的出版物等。其中4幅李苦禪畫作,由于標注了"入選《20世紀美術國家檔案》"這一信息,受到了不少藏家的追捧,幾幅畫作每平方尺的均價都達到了10萬元以上。"今年秋拍,四川的拍賣公司也應該更注重對拍品來源、出處、有關證明的介紹。"這位業(yè)內人士向省內拍賣公司建議。
近現代書畫被譽為“軟黃金”
近現代書畫作品受寵,并不是沒有理由的。古字畫存世量少,可謂鳳毛麟角,價格一直居高不下,鑒定門檻也高,而當代書畫市場,由于炒作過度,泡沫過多,造成當代書畫名家的爭議很大,此外,當代名家作品的數量也無法控制。在這種背景下,近現代書畫藏家的隊伍越來越龐大。
近現代名家的藝術成就到現在都已“蓋棺定論”,而且,這些大師的作品真跡存世量適度,行情起伏較小,畫價穩(wěn)定性高,抗跌性強,投資風險小。隨著近10年來拍賣市場的運作,近現代書畫市場也比較成熟和穩(wěn)定,像齊白石、徐悲鴻、傅抱石、李可染等近現代大師的畫作市場行情一直比較穩(wěn)定。近現代書畫被譽為“軟黃金”、“硬通貨”,容易出手、變現,這也是藏家追捧的一大原因。
上漲“第二波”現在只是起點
“中國書畫目前正處于第二波上升浪潮的起點。”據這位業(yè)內人士介紹,從2003年~2005年,中國書畫處于第一波上升浪潮;2006年秋季迎來了一波調整,并逐漸被當代油畫作品取代;2008年底開始,中國書畫已經出現回暖跡象,今年春拍更是備受市場關注。
北京保利近現代書畫負責人李思莫也認為,書畫市場從谷底脫身而出,一路飆升,這個過程有望持續(xù)到2010年。
【編輯: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