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亞洲當代藝術專場,200多件拍品9800萬港元的估價,用負責人林家如的說法,數(shù)量和估價都多了50% 說明對形勢判斷較樂觀。
選件趨于精致
林家如表示,這次秋拍的圖錄,與春拍相比藝術家名單沒什么大的變化;而春拍推出的觀念藝術與香港板塊,也繼續(xù)推出。圖錄中還有許多年青藝術家,其中有的已經(jīng)有市場知名度,如李松松、仇曉非等,也有市場知名度不高的70后藝術家。
她強調,當代藝術雖然沒有經(jīng)典作品拍賣中常見的真?zhèn)螁栴},但有好壞的問題。她認為,當代藝術市場的調整,導致信息透明,拍賣行與買家的選件也趨于精致,所以有利于蘇富比這樣的大拍賣行??傮w而言市場發(fā)展是良性的。她還表示,這次拍品的估價還是比較保守的。市場似乎開始回暖,但是不是已經(jīng)到了價格谷底還不清楚。
一級市場好轉
林家如表示對一級市場一直十分關注,每年去巴塞爾博覽會了解收藏的趨勢、方向。她認為,香港博覽會因其地理位置的優(yōu)勢,管理方也比較有經(jīng)驗、比較專業(yè)而表現(xiàn)出色,顯示香港市場的國際化優(yōu)勢,很多畫廊都有在香港開設分支機構的長期計劃。
她還表示,一級市場的好轉對拍賣場有利:首先是買家的信心恢復;其次是大環(huán)境變了,如巴塞爾博覽會顯示:作品的挑選更嚴格,更有市場指向。這些說明市場結構在改變,作品也更有代表性,對藏家來說正是入場的好時機。另外,這也影響到她的選件,包括選件的方向、選擇藝術家,了解市場行情。
非常關注70后
她認為,內地的藝術品市場一級市場與二級市場之間的區(qū)隔不明顯,特別是時間周期太短,一級市場的成本未充分消化、沉淀,影響到整個拍賣的估價發(fā)生扭曲,因此他傾向于從歐美老藏家手中征集作品,他們買進的成本低,有比較大的回旋余地。
她還透露,她非常關注70后的藝術家(當然不是卡通的那一類)。她強調,當前的市場低迷,對藝術家來說是很好的反省和沉淀的機會。藝術家要對作品負責,市場很殘酷。不過她對市場抱著看長遠的態(tài)度,因此她認為雖然價格會有起伏,藝術家的名單會有變動,但相信中國當代藝術家會扮演重要角色。中國當代藝術經(jīng)過沉淀后會有完全自己的東西,新的東西。同時,對收藏家而言,現(xiàn)在西方人對中國當代藝術望而卻步了,輪到中國買家了,問題是中國人會怎樣選擇?
【編輯:張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