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寂了一段時間的拍賣場又將熱鬧起來了,9月12日至13日,中國嘉德第19期嘉德四季將亮相北京國際飯店。此次拍賣囊括了中國書畫、瓷器玉器工藝品和古籍善本三大門類,將推出3400余件性價比高又十分精彩的作品。
慈善拍賣引人注目
此次嘉德四季中,由中華慈善總會主辦、東方視覺協(xié)辦、中國嘉德主槌的中國油畫及雕塑慈善專場將亮相,這也是嘉德四季中首次出現(xiàn)這一門類的拍品,包括油畫、雕塑、裝置、影像、版畫、水墨等在內(nèi)的精彩作品共計130余件,將全部以不設(shè)保留價形式拍賣,拍賣所得善款將由中華慈善總會投放至中國貧困白血病兒童救治工程。
尚揚 E地風(fēng)景NO.39
為了此次義舉,眾多藝術(shù)家拿出了自己典型風(fēng)格的力作,如丁方創(chuàng)作于2006年至2007年的油畫《統(tǒng)萬之尊》、尚揚創(chuàng)作于2008年的油畫《E地風(fēng)景NO.39》、華慶創(chuàng)作于2009年的油畫《探索的形式》、陳克創(chuàng)作于2008年的雕塑《后文藝復(fù)興——大衛(wèi)》、朱成創(chuàng)作于2008年的雕塑《失憶》、王勁松創(chuàng)作于2007年的影像作品《國字B號—中國窗》、龐茂琨創(chuàng)作于2005年的《半裸女人之一、二、三》等,相信會飽受各界愛心人士的關(guān)注。
海外回流不乏佳作
本次中國書畫部分為藏家甄選了1700余件書畫作品,涵蓋了古代書畫、近現(xiàn)代書畫、當代書畫三個板塊。海外回流的精品越來越受到藏家關(guān)注,在拍場表現(xiàn)逐年“升溫”,此次中國嘉德搜羅了眾多回流佳作,其中,“钅監(jiān)古堂藏近現(xiàn)代名家珍品”專場所有作品源自同一海外資深藏家,匯集了徐悲鴻、陸儼少、張大千、齊白石、黃胄、李可染、李苦禪等名家40余件作品,可謂星光熠熠,作品質(zhì)量整齊,且大多為從未在內(nèi)地拍場露面的新鮮作品,相信會吸引眾多海內(nèi)外藏家的目光。
張大千、于非廠門生劉力上、俞致貞夫婦珍藏近現(xiàn)代名家書畫專題,除包含劉俞二位的多件作品之外,還包含近現(xiàn)代如郭怡琮、田世光等多位名家的數(shù)十件作品,值得關(guān)注。史國良專題,包括同一展覽的12件作品及黃胄為此展覽題寫的題名,也是本次拍賣的亮點之一。
齊白石 歲朝圖
此外,齊白石、張大千、陸儼少、黃胄、吳作人、郭沫若、李苦禪等大家的作品精彩紛呈,其中,齊白石的《歲朝圖》是其早期作品,且題材特殊,非常討喜,相信會成為藏家關(guān)注的焦點;另一件齊白石作品《芋葉游魚圖》堪稱其晚年最為標準及精彩的作品。蔣兆和的《和平鴿人物》構(gòu)圖豐滿、寓意美好,也是難得佳作,相信會受到藏家追捧。古代書畫部分,乾隆作于藏經(jīng)紙上的御筆詩作殊為難得,日本著名畫家中川一政舊藏、黃檗宗書畫專題等也不容錯過。
瓷雜部分價格合理
此次嘉德四季瓷器部分,對拍品檔次及品位的定位劃分更為細致,準備了1200余件品種豐富、估價合理的各類瓷器工藝品力作。其中,一件清雍正粉青釉凸花折枝花果紋卷缸是此次拍賣的亮點,此缸器型特殊,釉色純凈高貴,模印紋飾清晰,題材吉祥。查閱清宮造辦處檔案,“粉青釉凸花缸”是雍正時期官窯的高級品種,且拍品出自上世紀40年代日本私人藏家舊藏,來源可靠,頗為難得。
此外,一件海外藏家舊藏的清乾隆青花折枝花果紋六方瓶,器型端正大氣,青花發(fā)色蒼翠,所繪祥花瑞果,窮秀極妍,吉祥之氣盡現(xiàn),所采有的仿永宣青花畫法及仿西洋巴洛克式卷草紋,體現(xiàn)了當時中西藝術(shù)表現(xiàn)手法相互交融的時代特征,非常特別。此次拍賣還特別推出有幸征集到的日本著名陶瓷學(xué)者、收藏家久志卓真先生舊藏的幾件拍品,其中不乏清康熙豆青地青花礬紅海天浴日圖碗、明中期青花三顧茅廬故事圖罐等佳作。
玉器拍品一直是嘉德四季的一個重要項目,此次推出的以清乾隆青白玉仙翁童子擺件為代表的陳設(shè)玉器最為引人注目。此擺件用料碩大,玉質(zhì)溫潤,雕工古拙,人物形象塑造傳神,是一件典型的乾隆時期玉器。象牙和犀角作品在近一年的拍賣中一直保持著良好的成交勢頭,此次拍賣,除了保持以往品種豐富、種類多樣的特色之外,在各自門類還都有精品推出,楊士惠款象牙蟈蟈白菜草蟲擺件即是象牙部分的代表之作。清早期犀角雕花蟲紋杯則是犀角部分的一個亮點,本器取犀角根部雕琢而成,杯整體呈六瓣形,造型端莊秀美,整器雕工流暢大氣,文人氣息濃厚,為清代早期犀角雕刻作品的典型代表。
古籍善本品種豐富
此次古籍善本部分將推出533件作品以饗藏家,涵蓋古籍善本、碑帖法書、書法畫冊、老照片、藏書票及“文革”版畫。古籍善本中,《清道光重修二十四史》為清道光十六年(1836年)武英殿重修本,全書9箱742冊,十分完整,且為首次現(xiàn)身拍場,無疑是本場重量級的拍品。另一件《藏經(jīng)》宋元刻本15冊有宋、元兩朝各地寺院、官私刻本各版藏經(jīng)的普遍特點,藏經(jīng)中唐人手卷常見,但宋元刻本不多,近年來時有《藏經(jīng)》散冊在拍場露臉,每場不過一二零種,此次15冊齊齊面世,藏家不容錯過。
碑帖法書類拍品中,以舊拓本《好太王碑》最為引人矚目,此本為1884年蘇州文人李鴻裔贈給清光緒朝工部尚書潘祖蔭的早期摹拓本,該本是目前已知有年次記錄的最早的好太王碑墨本,極為難得。老照片類拍品也可謂精品迭出?!斗教K雅攝云南人物風(fēng)俗照片》1冊35張,攝于清末,由法國駐云南府名譽總領(lǐng)事兼法國駐云南鐵路委員會代表方蘇雅所拍攝,是亞洲最早、最完整地記錄一個地區(qū)社會概貌的紀實性圖片。
藏書票及“文革”版畫板塊中,臺灣吳興文珍藏的1890年至1940年時期藏書票100件,包括肯特、賽維、紐頓等名家作品,風(fēng)格多樣,頗多逸趣。而國內(nèi)李樺、梁棟、楊可揚、趙志方、白逸如、張家瑞、倪建明等藏書票作品42件,多為其代表作。黃永玉、古元、彥涵、梁棟、徐匡等創(chuàng)作的“文革”時期版畫,具有較高的文獻史料價值和鮮明的時代特征。
【編輯: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