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門外漢”靠銀行進入藝術品投資領域,不失為一條捷徑。
剛剛結束的2009春拍,顯示藝術品收藏投資市場出現了回暖跡象。但對于非專業(yè)人士來講,這個領域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搞懂。針對眾多高端人士的藝術品投資需求,內地銀行等機構開始推出藝術品投資產品。
記者近日獲悉,民生銀行兩年前發(fā)售的國內首款參與藝術品投資的資產管理產品將于7月10日到期,該款產品的年化收益超過了10\%。上月,國投信托也推出了國內首個藝術品集合資金信托計劃,主要用于購買數名知名畫家作品的收益權。
面向高端人士定向配額發(fā)售
民生銀行即將于7月10日到期的這款名為“藝術品投資計劃”1號產品,投資期限為兩年。作為首款銀行系藝術品投資產品,2007年該產品發(fā)售時就引起了不小的轟動。這款產品投資標的集中在中國當代書畫板塊,預期年收益率為0~18\%,最低投資金額必須達到100萬元,并且要以10萬元的整數倍遞增,屬于標準的高端理財產品。產品由銀行、信托、投資顧問共同參與項目運作,引入藝術顧問公司,進行專業(yè)性投資安排,為客戶提供參與藝術品投資的機會。
民生銀行相關人士表示,由于藝術品投資具有專業(yè)性高、投資期限長、流動性較低、投資回報高、市場敏感性較大等特點,首次出現的藝術品掛鉤產品選擇了限額私人高端定向發(fā)售的形式,即以100萬元為投資門檻。
“簡單來說,就是通過募集資金成立投資基金,通過專業(yè)人士對藝術品進行買賣,從中獲取增值價值。”該人士介紹。
金融危機下仍獲10\%收益
“受金融危機影響,去年藝術品市場的流動性降低,拍賣的價格當然也受到了影響。”民生銀行成都分行首席理財師蔡潼表示,雖然產品發(fā)售的時候宣稱投資收益上不封頂,但是在當前的大環(huán)境下,能獲得10\%的年化收益已經算不錯了。
對于通過銀行產品涉足藝術品投資領域,蔡潼認為,這是一個發(fā)展趨勢,而且這種方式在國際上已經非常成熟。蔡潼介紹,銀行通過募集資金成立藝術品投資基金,然后通過專業(yè)人士及公司投資藝術品,對于個人投資者來講有很多好處。
一方面,專業(yè)公司的投資可以彌補個人投資者在專業(yè)知識上的不足,降低投資風險;其次,100萬元的起始投資額,實際上對于藝術品投資金額還是較小,而客戶可以通過銀行產品來參與更大宗的投資。
事實上,外資銀行早在上個世紀就參與到藝術品投資領域,例如瑞士銀行在世界各地搜羅最好的藝術品,從事收藏交易,此舉直接影響著國際藝術品交易的價格。據了解,外資銀行介入藝術品市場主要有兩種方式:一是購買具有增長潛力的藝術品,作為銀行自己的投資或收藏;二是將藝術品交易納入到私人銀行業(yè)務和財富管理計劃之中,作為代客業(yè)務。
信托公司跟進投資藝術品市場
記者了解到,目前內地銀行業(yè)只有民生銀行一家發(fā)行了針對藝術品投資的產品,其他銀行還未涉足。不過,已經有信托資金把目標瞄準了國內回暖的藝術品市場。
國投信托6月下旬發(fā)行了國內首個藝術品集合資金信托計劃。募集規(guī)模為4650萬元,期限為18個月,信托資金主要用于購買數名知名畫家作品的收益權。
國投信托市場部經理劉擎表示,該信托計劃的投資標的是當代知名畫家的畫作,對該批投資總價值進行評估后,給予一定折扣,最終按照折扣后的總價確定募集資金規(guī)模。據了解,該信托計劃向建行北京私人銀行的高端客戶定向銷售,項目聘請了保利文化藝術有限公司作為投資顧問。
業(yè)內人士認為,如果越來越多的銀行等機構介入藝術品投資領域,可能會直接影響到內地藝術品交易的成交價格。
【編輯:虹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