卜手記-李杰個展
展覽Exhibition :卜手記 李杰個展
策展人Curator :Hans Bolly
城市City :成都
開幕Opening :2009-3-23 -15:00
時間Duration :2009-3-23 至 2009-3-28
地點Venue :四川大學美術(shù)館
地址Address :成都市成都四川大學江安校區(qū)
3月,成都的年輕藝術(shù)家李杰把他籌備了4年的藝術(shù)計劃“卜手記”首次展出,帶給了我們一個全新的看待年輕一代藝術(shù)家工作方式的視角,他沒有選擇以完全自我的表述去記錄心情,而是在不停的行走中去完成一段又一段平淡而陌生的創(chuàng)作旅程。他樂意把自己放置在陌生的環(huán)境和人群中創(chuàng)作,并運用繪畫、照片、影像等多種綜合材料為我們帶來耳目一新的創(chuàng)作觀感。
此次展覽由《手•相》和《無聲之塔》兩個主體作品構(gòu)成?!妒?bull;相》是李杰從2005年便開始的一個藝術(shù)計劃,他通過走訪不同職業(yè)、性別、年齡的普通人,閱讀他們的手掌,在上面根據(jù)紋理繪制“臨時”的圖像,并及時用照片記錄下來。此次展覽展出了其中具有代表性的99位受訪者的手相。所有的掌上繪畫、人物身份圖片以及簡單的信息放置在定做的幾十個黝黑的實木箱子里,這些箱子被擺放成一個圓弧,當置身其中,黑色的力量會讓人有一種被包圍的感覺。另一部分手相被制作成燈箱放置在另外一個全黑的空間四周,空間中央還播放他和朋友合作拍攝的關(guān)于繪制手相的紀錄片。暗室中燈箱發(fā)出星星點點的光映襯著中間的影像,仿佛帶我們走入一個一個陌生的旅程。也許,在李杰的眼中沒有一張畫布有一個手掌那么富有變化而美麗。并且,所以的手掌上的圖像都和那個生命個體息息相關(guān)。所有看似涂鴉的線條,卻是他帶著對未知的未來的一種樂觀情緒。
在《無聲之塔》中,李杰則試圖通過這個作品來揭示誤讀和猜測的產(chǎn)生過程,李杰邀請音樂家與聾啞學校的學生共同完成的這個作品——制作一個無聲的只有手的姿勢的彈奏鋼琴的圖像以及收集手語者對它的反饋信息。從而去探討今天人們無時無刻不在面臨的溝通困境的方法——“我想知道,當音樂和語言的聲響被取消的時候,手是如何通過一種自然的方式去產(chǎn)生共鳴的。”安靜而肅穆。人與人之間溝通的障礙也許并不是在于有聲或者無聲,而是一種不同的語境,一種觀看角度上的差異。
李杰的藝術(shù)正在從“個體”的思考轉(zhuǎn)入“公共”的思考。他心目中的“公共”并不是單純的可以看到的公共空間或者人群,而是存在一種意識中的共鳴。這種若隱若現(xiàn)的公共空間吸引著李杰不斷地尋找。它們的載體也許是一段聲音,一段文字,或者是一個圖像,在未來的作品里面,我們也許會看到更為有趣的表述。
【編輯: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