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世界權威藝術市場研究機構——歐洲美術基金會(TEFAF)發(fā)布了題為《全球化和藝術市場》的2008年新興經(jīng)濟體和藝術交易報告,報告以大篇幅關注了中國藝術市場的發(fā)展,尤其是對中國古董市場近年來的強勁走勢給予高度評價。
報告先回顧了中國藝術市場的總體發(fā)展情況。由于西方藝術品數(shù)據(jù)庫2006年才開始收錄中國拍賣企業(yè)的數(shù)據(jù),所以報告中2000年至2005年的數(shù)據(jù)引自其它網(wǎng)站,收錄的數(shù)據(jù)約占整個中國藝術品市場的5 5\%。
在收錄的數(shù)據(jù)中,從2000年到2002年,中國春季拍賣的總成交額在1.3億至1.95億歐元間波動。2003年春拍受到非典的影響,成交額降至3500萬歐元,但隨之大幅反彈,此后中國拍賣總成交額以年均55\%的增速迅猛增長,年成交額從03年的8600萬歐元增至08年的11.9億歐元,增長了1280\%。其中,增長幅度最大的年份是2003年至2004年這一觸底反彈的階段,成交額上升了近750\%,藝術品的升值潛力可見一斑。
緊接著,報告分析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目前的成績。
中國已有2000家拍賣公司和50000家藝術品商,整個中國藝術市場年成交額達38億歐元,占全球藝術市場份額的8\%,列世界第三位。2007年中國藝術品進口額5.25億歐元,出口額3.3億歐元,成為藝術品進口國。與1995年6300萬歐元的進口絕對值相比,增長了727\%。
來自中國的買家也出手不凡,過去4年中,中國買家占香港拍賣會參加人數(shù)的64\%-70\%,在全球拍賣會中,中國買家的比例也從2005年的3\%-4\%升至2008年的7\%-8\%,其購買水平上漲了100\%。
無論是中國藝術品市場,還是中國買家,都不容小覷。
報告還對中國藝術品市場中最重頭的拍賣業(yè)進行了分析。
根據(jù)估算,2007年全球中國藝術品拍賣成交額約23億歐元。2007年全球中國藝術品拍賣的平均價格為37750歐元,與2000年的23275歐元相比增長了60\%。因為早期數(shù)據(jù)不足,僅以蘇富比和佳士得的中國藝術品拍品數(shù)量為例,從2000年的4485件增至2007年的10200件,翻了一翻。
以區(qū)域劃分中國拍賣行業(yè)的市場份額,香港占45\%,北京占28\%。香港更擅長于古董和當代藝術,而大陸更擅長于中國書畫。
而拍賣市場中的四巨頭也已浮現(xiàn),香港佳士得、香港蘇富比、北京保利和中國嘉德占據(jù)了市場64\%的份額。2007年香港佳士得獲得了中國現(xiàn)代美術拍賣市場中最高份額,約28\%。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和中國嘉德拍賣各以17\%和14.5\%居第二名和第三名。此時,香港蘇富比占市場份額約14\%。2007年,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從第四大拍賣行躍居成為中國大陸最大的拍賣企業(yè),與2006年9\%的市場份額相比,增長了一倍。其總成交額與去年相比增長了262\%,拍品數(shù)量增長了37\%,大約其成交額的40\%來自海外買家。
雖然當代藝術受到更多的關注,但是數(shù)據(jù)顯示在中國藝術市場中的增長并不僅局限于這個部分。中國傳統(tǒng)及現(xiàn)代繪畫的價格相對低,但卻顯現(xiàn)出強勁的增長。傳統(tǒng)書法在中國大陸的價格走勢更是強勁。工藝品中例如皇家瓷器,玉器,紅木家具等在拍賣場上的表現(xiàn)也非常不錯,尤其是在中國和在倫敦和紐約的一些專場。
根據(jù)估計,同比2007年春季拍賣,2008年當代藝術的市場份額由29\%降至24\%,而古董珍玩部分卻由28\%升至34\%。在2007年春季拍賣會成交前100件的作品中,有54個是古董珍玩,占此前100名作品總成交額的11\%,其中有香港蘇富比拍賣公司以1000萬歐元拍出的明代三腳金爐等??梢姽哦袌鲲@示出了更強的抗風險能力,在當前的形勢下具有更大的潛力。
【編輯:姚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