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月2日至3日在杭州舉行的西泠印社2008年秋季藝術(shù)品拍賣會,新添"歷代供石專場"。據(jù)介紹,這是西泠拍賣繼推出首個名家篆刻專場、首個歷代名硯專場之后力推的第三個文房類專場。
供石,又稱賞石,石種多為太湖石、靈璧石、英石等皺瘦漏透的品種,是古代文人玩賞品中的一項。記者從正在杭州世貿(mào)展廳舉行的西泠秋拍預(yù)展上了解到,本次供石專場共匯集太湖石、靈璧石、英石、菊花石、嶗山石等近60塊造型各異、玲瓏雅致的歷代佳石,其中包括多次被收入圖錄出版的溥儒"方壺"靈璧供石、"雙棲"白靈璧供石、"月照昆岡"嶗山石以及"瑩璧含暉"英石。
作為"江南第一拍",西泠拍賣一向以古代書畫、名家篆刻見長。西泠拍賣董事胡西林表示,供石專場的推出,拓展了西泠拍賣"文房清玩"系列的整體布局,體現(xiàn)其對中國傳統(tǒng)文化深入梳理和不斷細化的過程。
據(jù)介紹,西泠2008秋拍將分九個專場,共計1200余件拍品。除供石專場外,還包括中國書畫清代作品專場、中國書畫明代及明代以前作品專場、歷代名硯及案上雅玩專場、中國書畫近代名家作品專場、西泠印社部分社員作品專場、近代名家篆刻專場、名家西畫當代藝術(shù)專場、當代中國雕塑專場。
另據(jù)了解,本次秋拍中價值最高的作品是潘天壽的代表作《春塘水暖圖》,目前市場估價1000萬元以上。另一件被業(yè)界看好的拍品為宋高宗敕岳飛《起復(fù)詔》,《起復(fù)詔》是杭州西湖岳王廟碑刻母本,著錄于現(xiàn)存最早的岳廟志中,原先密存于岳氏后人手中,清乾隆年間公之于眾后,引來阮元、梁同書、段玉裁、吳昌碩、康有為、張大千等70余位名流學(xué)士拜觀題跋,后在太平軍攻占杭州時流失。此次作為拍賣品重回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