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盛葳:獨白—— 藝術的重建

來源: 2008-12-22
從集體生存到個人經驗,從“旁白”到“獨白”,中國當代藝術的形式和價值取向都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與站在第三者立場關注社會、提出問題的“旁白”式藝術相反,“獨白”式藝術不愿意再重復那些已然造成“審美疲勞”的視覺資源,也不愿意再沿著從前的藝術觀念及其簡單變體繼續(xù)前進。
 
 
以藝術家個人的生命經驗、生存狀況、生活片段為母題是他們共同的創(chuàng)作傾向,與此同時,他們還將這種具有強烈私人性和體驗性的藝術轉化為一種藝術方式和理念,因此,“獨白”式藝術并非直接簡單復制藝術家自己的生活表象,也并非一種風格、流派或以年代和年齡簡單劃分的群體藝術現(xiàn)象。
 
 
所謂“獨白”,首先必須對于自我而言是重要的,這一過程既不需要他人的參與,也不需要他人的分享。藝術家們并不企圖通過作品告訴觀眾什么,觀眾也無法從他們的作品中獲得某種具體的“知識”。但是,我們可以從中感受到時間的流逝,閱讀出藝術家生命的片斷和此時此刻在場的經驗。在這里,“我”是獨立的,其價值并不取決于外在的另一種價值;“我”并不是外在于作品的,而是早已深深地植入在其中。
 
 
“獨白”式藝術的價值在于為藝術家自身提供一個自我確認的通道和方式。“獨白”是對流行當代藝術的毀壞,因為他不再致力于藝術的普及,甚至也不再渴求字面上相互的完全理解,但是,它成立于中國當代藝術發(fā)展的具體語境,關乎于每一個藝術家極其特殊、無法代替的個人“主體性”。在紛繁復雜的現(xiàn)代都市生活背景之下,對于藝術家而言,“獨白”是一種重建,重建藝術,也重建自我。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