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展覽《檔案》中,我力圖用我長期工作獲得的紀錄片、紀實攝影圖片和video等文獻類作品為證據材料推算出觀念攝影作品《施虐與受虐》存在的現(xiàn)實必然;力圖用一個數(shù)字龐大的社會調查的原始檔案碎片顯現(xiàn)社會底層最真實全面的精神狀態(tài)和現(xiàn)實存在。從邏輯上講,整個作品構成的形式是一種悖論,即我展覽的所有指向都是為了證明一個虛擬的抽象的真實才最接近真實本身,即一個扮演的戲劇場面可能更接近對純粹真實的描述。但同時展示整個作品龐大的推算過程的意義卻遠遠大于作品意欲表達的目的。
作品《檔案》是我對中國底層社會現(xiàn)狀的描述,是我力圖建構的解讀中國現(xiàn)代社會的方式。它強調在當下政治道德背景下解讀底層社會,強調解讀的多視點和深度同樣的重要,力圖對那種以獵奇為目的的解讀方式,以簡單的文本解構顯擺精英階層的高明的解讀方式進行反撥和批判。同時它也力圖把社會公平問題帶來的歧視和貧困與暴力的關系進行梳理,力圖對“有理由”的恐怖主義——在簡單的,以政治訴求為目標的,階級斗爭分析方式意義下建構起來的道德觀與個體的生命意義間的關系進行重新評估。
作品《檔案》是通過我轉換身份演繹一個觀念攝影藝術家來進行結構的,它是通過對現(xiàn)代檔案展示的挪用來展開的。它打碎了我原有的紀錄片導演身份,使我原有的以紀錄片導演身份完成的作品成為重構的新文本的材料碎片。
展覽構成:
一、 碎片
由三十臺以上隨機分布在覽場地地面上的電視機播放的各種不同的小型采訪片和短紀錄片及近萬件5寸x7寸照片組成的開放空間。這些材料來自拍攝紀錄片時未使用過的素材和其間拍攝的獨立與紀錄片的紀實圖片。
展覽場地:約5百平米的開放空間。
二、 《影像檔案館》
a、紀錄片《淹沒》
片長:143分鐘 彩色
此片是關于三峽移民搬遷的文獻,曾獲8個最重要的國際紀錄片電影節(jié)大獎。是迄今為止中國紀錄片在國際上獲榮譽最高最多的紀錄片。
此片著眼點在研究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過程中底層社會所付出的代價,以及在面臨重大選擇時人性的局限性。
b、紀錄片《鄉(xiāng)村檔案》
片長:100分鐘 彩色
此片是對重慶奉節(jié)公平鄉(xiāng)龍王村的剖片分析,共分生活、政治、宗教、人四卷,各卷又獨立成章。目前此片尚未完全結束。生活、政治和宗教卷的半成品在廣東美術館展出過,并被其收藏。完成片目前確定將參加明年的阿姆斯特丹和羅馬電影節(jié)。
c、紀錄片《不眠與失眠》
片長:100分鐘(預計) 彩色
此片目前尚未拍攝,預定于今年夏天在重慶拍攝。是關于在城市的社會底層在夜里的生活。是關于焦慮、寂寞和犯罪的檔案
展覽場地:三個封閉的錄像放映空間
三、《法律檔案館》
著名勞工律師周立太 在深圳和重慶所辦的民工傷殘案的當事人現(xiàn)在的生活,以及與其勞工案相關的法律文獻及勞工受傷的工廠現(xiàn)在的情況和產品情況等。
展覽場地:約50平米,獨立空間。作品由貼滿整個空間的近萬頁的法律文件復印件,檔案照片,和鑲嵌在展版上的六個小電視機播放的對當事人采訪的片斷組成。
四、《9 TO 10》
擺拍的仿紀實風格的攝影作品。
攝影作品
5米 x 1米8 x 4張
1米1 x 1米5 x 16張 (四張構成一個主題)
10寸 x 12寸 x 300張(方案、草圖,完成作品過程中的工作圖片)
畫冊:約300頁。
【編輯:張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