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助北大考古館
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中國高等院校中第一所考古專題博物館。1986年,在美國醫(yī)學家、著名收藏家和慈善家阿瑟·姆·賽克勒先生的慷慨資助下,博物館破土奠基。1993年5月27日正式開館。賽克勒博士希望這座博物館能夠成為一個現(xiàn)代博物館的范例,同時也為北大學生提供學習博物館學的場所。然而,深為遺憾的是賽克勒先生因心臟病突發(fā),于1987年5月26日在紐約去世,未能親眼目睹博物館的建成。賽克勒先生去世后,博物館的建設得到了其遺孀吉爾·賽克勒夫人以及賽克勒藝術、科學和人文基金會的大力幫助和支持。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是賽克勒先生資助建造的三座亞洲藝術博物館之一。
北大賽克勒考古與藝術博物館展廳面積為2000平方米。
博物館現(xiàn)收藏有兩萬余件藏品,其中多為中國考古學各時期的典型標本,如周口店北京猿人石器、新石器時代不同考古學文化的代表性器物、商代甲骨文、山西曲村西周古墓葬出土的銅器玉器等,還有陶器、錢幣、封泥和民俗文物等。
架起藝術和科學的橋梁
阿瑟·姆·賽克勒博士1913年8月生于美國紐約布魯克林區(qū),1987年5月在美國紐約去世,終年73歲。賽克勒博士不但是文物收藏家和慈善家,而且還是一位科學家。
賽克勒博士在藝術界的成就帶有傳奇色彩。他愛好之一就是參觀博物館和美術館,并收藏了大量被別人忽視的藝術品。他對藝術的興趣反映在他的慈善事業(yè)中,他出資在大都會藝術館和普林斯頓大學建成了賽克勒美術館,建造了哈佛大學賽克勒博物館和華盛頓賽克勒亞洲藝術美術館。1993年,北京大學賽克勒考古教學博物館也正式開放。
將頤和園御座送還中國
阿瑟·姆·賽克勒博士從30年代起就開始收藏藝術品。他最初的收藏是美國藝術家的繪畫,之后又收藏前文藝復興和文藝復興早期的繪畫,以及法國印象主義和后印象主義的繪畫。
阿瑟·姆·賽克勒博士的收藏興趣相當廣泛,他收集印度、日本和近東的藝術品,也收集歐洲和美洲的藝術品。藏品包括玉石、陶器、金屬制品、紡織品、雕塑和繪畫。
阿瑟·姆·賽克勒博士積極支持博物館事業(yè)。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紐約大都會博物館建立了阿瑟·姆·賽克勒中國早期石雕藝術品展廳,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普林斯頓藝術博物館中建立了阿瑟·姆·賽克勒展廳。他將自己收藏的18世紀意大利的藝術品捐贈給哥倫比亞大學Avery建筑圖書館。在大都會博物館中開辟賽克勒展廳,陳列具有2000年歷史的埃及Dendur廟。
1976年,阿瑟·姆·賽克勒博士首次來到中國。1980年,他將流失海外的一張原在頤和園的御座送還中國。
【編輯:霍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