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專訪舒勇:我迷戀泡沫破碎的那一瞬(圖)

來源:津報網(wǎng)-每日新報 馬馳 2007-10-31

馬馳·安冬—— 與名人面對面

舒勇,1974年生于湖南,當代藝術家,被稱為“中國環(huán)保藝術第一人”,“行為藝術營銷”創(chuàng)始人。他活躍在行為藝術、油畫、建筑、電影、策展、音樂、新媒體、環(huán)保、廣告、營銷等眾多領域里,其中“地球在流血”被南方日報等媒體評為二十世紀十大前衛(wèi)藝術。有關地球在流血的故事被寫成報告文學和電影劇本,“新載體繪畫”被《光明日報》等媒體評為2002年度十大社會焦點新聞?!熬艈柹钲凇币疝Z動,被羊城晚報評為2005年十大文化事件。2005年應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邀請在國家圖書館創(chuàng)作“知識因傳播而美麗”大型行為藝術,并被央視新聞聯(lián)播報道,這是行為藝術首次進入新聞聯(lián)播?!鞍賳柍弊鳛橹袊谝粋€藝術游戲被新浪網(wǎng)重點推出,并在網(wǎng)上引起巨大反響。2000年創(chuàng)作亞洲最大型環(huán)保行為藝術,2002年創(chuàng)作中國第一部行為音樂,2002年與南方日報集團共同創(chuàng)作中國第一座“行為建筑”,2003創(chuàng)作萬人行為藝術“汽車小康之夢”,2003年與珠江電影制片公司拍攝中國第一部行為藝術電影。2004年創(chuàng)作萬人行為藝術“看進化的人”,這些藝術活動都廣泛地引起關注和不同程度的轟動。2005年被北京大學聘為客座教授,2006年與陳逸飛、陳丹青、趙半狄等五人榮獲“時代藝術家大獎”。2007年,作品“泡女郎”再次引起廣泛關注。

新報:你是中國最早做行為藝術的藝術家之一,公眾對行為藝術充滿著好奇,更多的是不理解。有那么多的藝術方式都可以表達自己,你為什么要選擇行為藝術?

舒勇:行為藝術是讓藝術由靜態(tài)轉換為動態(tài)的最簡單和最直接的藝術方式。我覺得藝術應該是大家的事,而不僅僅是自己個人的事,所以我希望大家的參與和互動。尤其在一個充滿著變化的時代,對于藝術而言,互動和參與就顯得尤為重要。

新報:公眾和媒體都很排斥血腥與暴力的行為藝術,而你的行為藝術作品卻顯得健康,溫和?你怎么看待這個問題?

舒勇:公眾和媒體不喜歡血腥和暴力的行為藝術是很正常的事情,因為這些超出了公眾和媒體對藝術的理解范疇。實際上這個現(xiàn)象有些矛盾,一方面他們排斥這些,可是另一方面他們又很關注這些東西。因為血腥和暴力滿足了隱藏在內心里的某種好奇,制造著某些快感。從我自身來說暴力和血腥是最沒有力量的東西,所以我的作品較少出現(xiàn)暴力和血腥。如果有一天我的作品中出現(xiàn)了暴力和血腥的東西時,那將是我最脆弱和最無能的時候。

新報:你有一組圖片,是在許多大企業(yè)家的辦公室里吹肥皂泡泡,作為被拍攝的企業(yè)家,他們愿意以這種方式出現(xiàn)嗎?

舒勇:這里面肯定是不能用愿不愿意來形容這種狀態(tài)。因為沒有誰希望別人在他的辦公室里吹泡泡。這個過程特別復雜,所以根本就不是愿不愿意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一種交鋒和沖突。

新報:除了藝術家的身份,你還有過許多別的身份,比如說媒體的顧問與廣告公司的策劃人,我覺得這些身份會干擾你的藝術家身份,讓大家覺得你的藝術活動里有商業(yè)的影子,你怎么看?

舒勇:我不會在乎別人說我的作品有商業(yè)的影子,商業(yè)本身就是一種積極和進步的力量。誰也沒有辦法回避商業(yè),除非你回到原始社會。實際上商業(yè)最直接的反應了社會文明的進步程度。如果藝術可以借用這種力量,我想藝術將可以穿越很多平時無法穿越的壁壘和障礙,成為改造社會的重要力量,而不像現(xiàn)在這樣總是被忽略,甚至被邊緣化。我很多的作品就是以商業(yè)的名義完成了,如果只以藝術的名義將無法完成這些超越藝術范疇的作品。

新報:你的標志性作品“泡女郎”,有人認為很精彩,也有人認為很低俗,好像還有人砸過它,你怎么理解這種公眾的反應?公眾的情緒也是你藝術策劃的一部分嗎?

舒勇:首先我覺得公眾情緒應該是藝術的組成部分,所以我在創(chuàng)作的時候會將公眾情緒作為一個重點來考慮。我不會只以自己的情緒為中心來考慮作品?,F(xiàn)在看來“泡女郎”被砸是一件很有意思的文化事件,它通過一個簡單的暴力事件將作品引入到一個更深入的層面,來探討和理解。被砸事件很客觀地見證了中國當代社會的審美意識和形態(tài),以及某些社會現(xiàn)狀。泡女郎作品可以釋放公眾的某種極端情緒,其實也間接地說明了它不再被人忽視。藝術的力量已經(jīng)超出了藝術之外。

新報:你用泡泡作為你的藝術符號,聯(lián)想到現(xiàn)在到處都在爭論關于“泡沫”的問題,在股市,在地產界,在藝術品市場,都是這樣,你的泡泡符號是否和這些有直接關系?

舒勇:我想不僅是和這些有關系,泡泡和我們很多的生活都有關系,從生理上來說,身體上火了嘴里會莫名其妙地長泡泡,當身體被燙傷了馬上就會出現(xiàn)水泡泡。水被燒開達到臨界點的標志就是出現(xiàn)泡泡,你只要仔細觀察生活我們周圍到處都有不同形態(tài)不同感覺的泡泡。我喜歡泡泡,因為它可以給我?guī)斫k爛的幻覺,讓我在這種感覺中感受和觸摸到另一種真實。同時也讓我對生活和未來充滿了陽光和希望。

新報:現(xiàn)在中國當代藝術的市場很火爆,許多藝術家在不斷復制自己能夠暢銷的作品,你怎么看待藝術家和市場的這種曖昧關系?

舒勇:我可以理解他們不斷復制自己能夠暢銷作品的行為,的確當代藝術的火爆來之不易。但是如果藝術只是為了獲取更多財富的話,那我將放棄藝術,因為我有能力通過別的方式賺到更多的錢。藝術家在和市場的曖昧關系中很容易失去理想和創(chuàng)造力,我們應該警惕這種曖昧關系。

新報:艾未未自己就是中國當代藝術的一個重要符號,許多人都覺得這是一個很奇怪的人,作為很熟悉的好朋友,你眼睛里的他是什么樣子的?

舒勇:他是一個很純粹的人,意志很堅定,一般的人很難影響到他。從媒體傳達的信息來說,他的確是一個奇怪的人,也很難接近。如果真的了解他,你就會發(fā)現(xiàn)他特別的善良,為人仗義,根本就像一個小孩,確切地說是一個有大智慧的小孩。

新報:你是從廣州去的北京,作為全國藝術家的中心,你覺得北京這個城市很適合你嗎?和廣州的藝術氣氛有什么不一樣?

舒勇:北京的藝術環(huán)境總體來說比廣州要好,全國各地藝術家會聚在這里,讓藝術的范疇變得很大,讓你有更多的空間。在廣州的十多年感覺自己特別的孤獨,在那里幾乎沒有人可以和你分享藝術創(chuàng)作的各種感受,因為務實的廣州人不太會去真正關注當代藝術。北京如果呆久了,我就會覺得自己很浮躁,經(jīng)常要參加各種藝術活動和展覽,到現(xiàn)在我很留戀廣州的那種孤獨,它讓我有更多的時間考慮藝術本身。所以目前我喜歡穿梭于兩地。

新報:這次來天津做展覽,對天津的觀眾有什么樣的期待?如果有觀眾對你的作品表示不理解,你會有怎樣的解釋?

舒勇:盡管天津離北京很近,但還是覺得它們之間有很大的區(qū)別,從藝術上來說天津特別純粹,沒有北京那么喧鬧。這次雖然是一個較為靜態(tài)的油畫和雕塑展,但是我仍然期望天津的觀眾可以參與到我的作品中來,通過與他們的互動讓我對這個城市留下一些特別的記憶。如果對作品表示不理解我認為這也是一種與作品交流的方式。要是刻意地去解釋作品將顯得有些狹隘。

本版撰文 馬馳

采訪手記:

當初在艾未未的藝術文件倉庫看“泡女郎”的時候,就想到,這位舒勇一定是個很嬉皮的人。

在這次萬通上游國際藝術館舒勇的《中國神話》個展現(xiàn)場,和舒勇有了一次深入的交談,倒覺得這位曾被各種媒體以各種角度報道過的藝術家還是很嚴肅的,好像不太愛開玩笑的樣子,不像許多久混京城的造型各異的現(xiàn)代藝術家們,人都是好人,就是一張開嘴,什么都敢掄。但是在當代藝術的圈子里,舒勇做的事,確是很有影響的,他用吹肥皂泡作藝術符號的“泡泡”系列攝影堅持了許多年,湊成了一個完整的系列,才拿出來亮相,是很沉得住氣的。今年,應該是中國的當代藝術年了,實在是火呀,幾千萬一張的畫,在海外連著成交,談論當代藝術的人也越來越多,似乎好多事都是這樣,不值錢的時候,誰都說看不懂,一旦火了,值了錢了,一夜之間能站出來一大批明白人,看那架勢都想給別人講課,譬如古玩字畫,譬如紫檀黃花梨,譬如房地產和股市,譬如當代藝術——這本就是一件有意思的事,用舒勇的意思來表達,就是“可愛的泡沫”。

編輯:葉曉燕】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