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尤倫斯新展覽全面啟動

來源:99藝術網專稿 2011-04-06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

 

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是一座非營利的綜合藝術中心,由收藏家尤倫斯夫婦出資建造,2007年11月正式開幕。藝術中心推出包括知名和年輕藝術家的展覽,致力于打造一個通過教育、研究項目分享當代藝術體驗的平臺。近日,尤倫斯藝術中心將舉辦多場文化活動,有汪建偉打造的“黃燈”、“魔力詩人”彼得-林德打造的關于“未知”的展覽和孔令楠的個展“只有她的身體”。

 

【相關文章】

尤倫斯走了,藝術品怎么玩?

張曉剛三聯(lián)作刷新當代中國藝術品單價

當代藝術天價頻出舉眾嘩然

尤倫斯專場飆4.3億 香港蘇富比春拍開門紅

尤倫斯拋售藏品 對中國當代藝術影響幾何

蘇富比 我們不僅僅只有尤倫斯

香港蘇富比2011春拍日程公開

【視頻】林家如:藝術市場需要這場尤倫斯珍藏專拍

香港蘇富比春拍北京預展搶先亮相UCCA

【視頻】香港蘇富比春拍北京預展首現(xiàn)尤倫斯珍藏

四合一展覽模式呈現(xiàn)完成中的敘事

 

汪建偉特別為UCCA大展廳打造的本展,以四個連貫又獨立的章節(jié),為我們逐一揭幕一次持續(xù)的、完成中的敘述。他希望以全新的方式打破傳統(tǒng)展覽的界限。

 

第一章節(jié)名為《用贗品等待》。展廳里用八臺投影在四面特殊設計,可讓觀眾自由穿越的展墻上雙向投放影像,建立起一連串讓觀眾產生不同體驗的視覺場,全方位展示了社會每一個個體生命與社會之間的模糊關系。第二章節(jié)名為《“我們知道我們在做什么……”》。由無數(shù)相互連接的籃球網和籃球組成了迷宮般的巨型裝置。通過在沉重與漂浮,壓力與輕盈之間的游戲,汪建偉試圖傳達全球化背景下當今社會界限與控制的曖昧本質。第三個章節(jié)名為《內戰(zhàn)》,由若干間隔穿插在墻體底部、形似建筑的雕塑裝置,以及一系列綜合材料構成了一個動力循環(huán)系統(tǒng)。最后一個章節(jié)為《去十三樓的會議室看免費電影》。在其中,藝術家試圖制造一個“物理上不可能存在的空間”。展覽的最后將以一個由視頻、影像、燈光和音樂打造的劇場表演完美謝幕。

 

汪建偉搭設的場景復雜而且模糊,章節(jié)與章節(jié)之間并不存在線性敘事,故事情節(jié)挑戰(zhàn)俗成既定的邏輯。每個章節(jié)唯一的目的就是逐漸吸引我們關注敘述本身,在此基礎上,對每個場景內隱含的微妙關系做出自己的解讀。

全新再創(chuàng)作講述“未知”故事

 

展覽“未知”用震撼的視覺體驗,呈現(xiàn)出一場關于當代日常生活有趣而又神秘的冒險,同時也開創(chuàng)了藝術家新的探索空間。

 

杰羅姆-桑斯介紹說:“駕馭著天馬行空的想象力和豐富的經驗,藝術家用自己的作品進行了一次全新視角的再創(chuàng)作和藝術探索,帶領我們一起追逐著永恒和‘非時尚’,在日常生活中展開一次有趣而又神秘的冒險。他將德國電影導演弗里茨-朗的元素和科幻小說的未來場景相融合,營造出上個世紀50年代好萊塢的濃郁氛圍。”

 

“彼得-林德伯格打破了照片和影像的界限,傳統(tǒng)的影像破繭而出,從天花板蔓延到地面,并植入墻壁,或翩翩飛舞,或無聲棲息于空間一隅,甚至是我們的意識里。展覽本身就是一次視覺的冒險之旅,打破所有限制,通過幾十年的影像,講述了一個發(fā)生在未來的未知疆域的故事。”杰羅姆-桑斯說。

來自世界深處的光芒——孔令楠個展“只有她的身體”

 

2011年4月1日,沿襲UCCA“由……策劃”系列呈現(xiàn)多元并具有實驗性項目,推舉更多新人、支持中國新銳藝術家創(chuàng)作的主旨,繼去年在UCCA推出喚醒人們關注和保護環(huán)境的個展“藍屋”之后,楊少斌這一次作為策展人,在最新一期“由……策劃”系列項目中,為我們帶來了年輕藝術家孔令楠的個展??琢铋ㄟ^她所描繪的簡約、炫麗的唯美風景更加深入地探索了人類與世界的關系。

 

世界和生活,也許正如羅布格里耶所說,“它沒有任何意義,只是存在而已”。更多地,是我們人類賦予了它定義。所謂的繁華,所謂的美的標準,所謂的秩序,都只是人類的視角。藝術家孔令楠想要告訴我們,“讓我們盡量地剔除掉人類的視角,來看待這個世界,這里不再有善惡,不再有美丑,只有她的身體而已”。

 

“孔令楠采用的是最為普通的油畫顏料,憑借獨特的技巧和嚴謹?shù)奶幚?,她筆下的高山、峽谷、冰川、河流都發(fā)出炫目的光芒。畫作中,連這些遙遠的、偏僻的地區(qū)也依舊充滿了人類活動:我們所看到的,那些渺小的人類忙于建筑、捕魚、開采,留下他們的工具和動作后的碎屑,我們就這樣干預了世界,制造出所謂的繁華。”UCCA館長杰羅姆-桑斯說。

孔令楠用更為廣泛的視角,將創(chuàng)作元素與空間不停延展至黑夜、世界,乃至整個宇宙。而整個容納人類的廣袤空間,就是一個巨大的母體,而整個人類,以及人類的內心都顯得何其渺小與獨孤。而藝術家也試圖告訴我們,“我們只是看到了我們想看到的世界”。

 

本展策展人楊少斌介紹說:“孔令楠的作品,有趣的是把我們已熟悉的場景、人物和物體帶入了一個遐想的不真實的空間。她對現(xiàn)實的態(tài)度是冷漠、懷疑、悲觀的,不相信既有的價值觀,質疑現(xiàn)已存在的系統(tǒng),拒絕作品中承擔過多的社會性。”

 

孔令楠冷靜與單純的繪畫風格,是她對于整個社會的關照與思考。人類窮其智慧與能量想要創(chuàng)造意義,而這一切對于自然和世界來說又何其渺小。“山體、人物及物件用霓虹燈效果的手法描繪。她似乎在勾勒人體內的微循環(huán)系統(tǒng),像脈搏、血管和人體中的經絡,流暢、頓挫、斷開,像夢境中的孩子孤獨地在暗啞無聲的環(huán)境中游蕩。”楊少斌說。

 

“在藝術家營造的這種‘非自然的、人造的’霓虹光芒里,我們看到自己一直在這鋼筋混凝土中制造的幻象。每個行走在大地上的人都耗盡所有,找尋想象中的光芒,但不是所有的光芒都能照亮孤獨的靈魂。這個世界本來就有光芒,來自她的身體的深處。” UCCA館長杰羅姆-桑斯說。
 

 


【編輯:馮漫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