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動物山水表達悲憫情懷

來源:99藝術網(wǎng)專稿 作者:- 2009-12-01

 

傅榆翔站在自己的“動物山水”作品前

 

 

傅榆翔作品《要打就打白骨精》

 

  兩億年前,地球上的大陸還是一塊連在一起的“泛大陸”,為什么現(xiàn)在非洲大陸已經到了遙遠的另一方,即使我們隔海相望也遙不可及?八千萬年前,珠穆朗瑪峰還沉在太平洋的海底,是什么力量讓它成為今天的世界第一高峰?人類從什么地方來,現(xiàn)在是什么狀況?又將到什么地方去?藝術家傅榆翔自稱,他就喜歡思考這些稀奇古怪的問題。作為一個當代藝術家,他把那些對宇宙洪荒、過去未來的思考都熔鑄在了自己的畫作中。

 

  10月18日,傅榆翔的油畫個展“諸相非相”在深圳今藝軒畫廊舉行。這是傅榆翔繼北京798藝術節(jié)、東京國際藝術家邀請展之后,近階段的第三次亮相,也是首次在深圳舉辦他的個展。

 

  一個穿著宇航服的孫悟空,手提金箍棒、腳踩祥云出現(xiàn)在畫面上,這是傅榆翔的油畫《要打就打白骨精》,這就是傅榆翔心目中人類未來的圖景嗎?來自重慶的藝術家傅榆翔曾在重慶川美坦克庫感覺藝術空間舉辦“天空沒有回音”2008個展;參加“藝術不是什么”798藝術節(jié)主題展,“藝術北京”博覽會等聯(lián)展。傅榆翔的作品強烈地借鑒了超現(xiàn)實主義類型,并將之運用到中國山水意象的傳統(tǒng)結構中,在技法上層疊演進、沾染并蓄,以墨色烘托于條幅之間,從而完成了傅榆翔的“動物山水”之典范:在突兀之中制造寧靜、在靜默之中制造觀看狀態(tài)下的壓力。傅榆翔運用空白作為重要構成元素,暗示了我們所處生態(tài)環(huán)境中的空白與缺失,悲天憫物之意溢于言表。

 

  本次個展集中展示了傅榆翔近年來以“本質繪畫主義”為理念的30余幅代表作,其中大部分圖示令人有深刻的哲學體驗和思悟,評論家王林稱之為“把地上的問題寫在天上”。

 

  這次個展由《新周刊》主筆、詩人胡赳赳擔任策展人,他評價傅榆翔的作品說:“這是當代藝術中的一個難以歸類的個案。”展覽的主題“諸相非相”一詞來源于《金剛經》,篤信佛教的傅榆翔在他的繪畫中也處處體現(xiàn)出悲天憫人的情懷,他說:“這批畫是去年開始畫的,當時我覺得這個世界太復雜、太繽紛了,希望做一些簡單的東西。”也許在很多觀眾看來,傅榆翔筆下的動物和山水都丑陋不堪,但藝術家正是通過審丑來表達對環(huán)保問題的關注,對人類未來的憂慮,對眾生平等的渴望。

 

  之所以把這次個展放在深圳,傅榆翔表示:“深圳是我所熱愛的一個城市,這里并非人們通常所說的文化沙漠,恰恰相反,這里有最具活力、勇于接受新鮮事物的青年人群體,也有一種別具氣象的尊重藝術的特色。”

 

【編輯:虹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