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專業(yè)當代藝術資訊平臺
搜索

秋拍轉戰(zhàn)江南 “海派”整裝待發(fā)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記者:邱家和 編輯:陳羽 2010-12-11

 

吳冠中 黃山竹林 油彩木板 朵云軒秋拍

 

陳逸飛 藏民 天衡秋拍 估價:400萬-650萬元

 

上海泓盛秋拍推出的珍郵
  1925年北京二版帆船

 

朵云軒

傾力打造上海藝術家系列

朵云軒此次秋拍,按公司常務副總經(jīng)理承載的看法,最大的看點是寥天樓藏品專場的拍品。他透露,這些拍品雖然只有20件,但都是上世紀70年代后期一批著名的上海畫家的精心之作,不僅尺幅大、作品精彩,而且富有時代特點,十分珍貴。他還表示,朵云軒要努力開發(fā)推介上海藝術家的系列,把近現(xiàn)代以來上海形成的海派傳統(tǒng)傳承下去。此次專場的布局就體現(xiàn)了這一點:針對老一代海派藝術家朵云軒開設了海派精品專場;針對年輕的一批青壯年畫家,有一個當代海派專場,前不久還在朵云軒畫廊做了一個展覽;而寥天樓藏品專場涉及的上海畫家正好介于他們之間。以此形成完整的系列格局。

他還指出,油畫雕塑比春拍有明顯進步,朵云軒希望通過此次秋拍梳理傳統(tǒng),特別是在上海活躍的藝術家。其中,吳冠中的《黃山竹林》,是吳冠中在與學生去嶗山寫生后送給學生的作品,十分珍貴。此外,陳丹青也特別支持,送了3幅作品,包括色粉畫中尺幅最大的。他還提到了瓷雜專場中的“清乾隆?珊瑚紅描金花卉紋葫蘆瓶”,是文物商店舊藏,估價僅280萬元到380萬元。他預計,由于朵云軒估價較低,這次秋拍應該比上半年拍得更好。

上海嘉泰

千件精品呈現(xiàn)

將于12月14日舉槌的嘉泰秋拍將呈上中國書畫、瓷器工藝品與古籍善本三類拍賣專場,囊括逾千件珍品。其中,書畫專場囊括300多件歷代翰墨精品,其中除古代到近現(xiàn)代的大師杰作之外,更有沈曾植書法、安徽文物舊藏、應野平書畫以及同一藏家等特色專題。此外,還有胡也佛工筆仕女,程十發(fā)1992年贈友人的《迎春》、崔子范與許麟廬合作的《勝似春光圖》、吳湖帆與潘天壽的扇片雙挖、弘一法師的對聯(lián)與書法冊頁、黎雄才的大尺幅松樹水墨畫以及宋文治的洞庭新綠等,都是值得關注的亮點。

瓷器工藝品專場500余件精品中,設有《文海諸芳》、《梵聲吉光》、《雅室案供》、《玉飾寶器》等多個專題,還特設了日本回流的《船木精藏》、《九州家藏》、《武行藏珍》三個專輯。而拍品有200余件的古籍善本專場,不乏名家稿本的稿抄本,因大都從未發(fā)表流傳而十分引人注目。如清抄本《辛齋詩抄》為明代著名詩人陸嘉淑(冰修)的詩集,其生前所刻著作大多被焚毀,多賴歷代手抄本傳播。而名家收藏中的亮點是煙嶼樓舊藏《石經(jīng)閣文集》。如今的拍賣熱點套印本中,明萬歷間朱墨套印本《杜詩選》、清康熙年殿本《欽定詞譜》四十卷,用開化紙朱墨套印,可謂歷代套印本的代表作。而傳統(tǒng)碑帖中以摩崖碑刻為主,山東鄒縣《四山摩崖》拓片組包括了尖山、葛山、岡山及鐵山,佛經(jīng)摩崖近千張。如今尖山之摩崖“文革”期間已經(jīng)被毀,更顯得十分罕見。

上海拍賣行

秋拍追蹤書畫行情

12月25日上海拍賣行舉辦秋季書畫拍賣,精心遴選了200余件書畫佳作,其中最大看點是不少佳作直接來自老一輩藝術家個人珍藏。如水彩畫大家李詠森珍藏的來楚生花卉、青蛙、游魚紙本水墨手卷(已裱成冊頁)和來楚生篆書、行書紙本水墨冊頁廿開等佳作就頗為難得。而于右任題跋、錢化佛所繪的無量壽佛及為化佛祝壽的諸多小品,亦是來自老輩畫家家中,值得玩味。

古代書畫中,戴熙、弘旿、永瑢、張若澄、袁瑛、曹文埴、彭元瑞等乾隆朝的名臣顯貴為乾隆帝祝壽而精心繪制的20幅金筆宮殿和金粉書法扇面,金碧輝煌、皇家氣派,極為珍貴。近現(xiàn)代書畫中,也有吳昌碩、張大千、吳湖帆、陸儼少的精品付拍。書法楹聯(lián)更是大家云集:趙之謙的行書立軸,吳昌碩的篆書中堂,張大千、吳湖帆、于右任的對聯(lián),沈尹默、沙孟海的行書,林散之的草書,啟功的行書及金農、翁方綱、曾國藩、左宗棠、翁同龢、曹錕、梁啟超等人的書法楹聯(lián),譚延闿、譚澤闿、曾熙等人四屏條。其中還有極為罕見的魯迅行書立軸書贈日本友人宮崎先生,從日本直接征得,值得珍藏研究。

 

 

上海泓盛

 

郵品錢幣推高潮

 

12月,上海泓盛秋拍將如約而至。此次秋拍將借春拍的東風,將本年度郵品錢幣拍賣推向高潮。

 

在郵品方面,1878年薄紙海關大龍叄分銀全張一件,此全張于上世紀70年代在英國拍賣過后未曾露面,背膠完整,品像極佳。紅印花當壹分八方連,蓋廈門大圓戳。紅印花大2分四方連含高低位加蓋,銷梧州帝國日戳。1925年北京二版帆船加蓋4分改3分新票一枚,存世約10余枚,為“民國四珍”之一,此票源自海外藏家,并附帶美國集郵基金會鑒定證書。另外,新中國郵票一直是泓盛主推的拍品,本場拍賣聚集了大量的回流票品,含梅蘭芳小型張上品。梅蘭芳無齒帶角邊,普5天安門新票四方連上品,文革大全套上品,大量的老記特及J、T小型張。另有許多珍罕的首日封供買家細心挑選。此外,泓盛的一大特色是大量國內外的郵集、雜集。

 

在錢幣方面,古錢名珍——大泉五千將首次現(xiàn)身錢幣拍場?,F(xiàn)大泉五千在私人手中者只有3品,除此品外,另有2品分別為新加坡錢幣大家陳光揚先生及中國臺灣著名藏家劉興祺先生收藏。此品出于福建,輾轉流至江南,這次現(xiàn)身于泓盛秋拍,對于藏家乃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機會;圣宋折二原母(呈樣)、宣和折二試樣均為北宋錢幣孤品,均出于東北,至為珍貴;元代平陽路五十兩銀錠,刻有“平陽路征收課稅所銀五十兩 流泉庫典李和 銀匠郭顯 庫子程原 石堅口 庫官王仲祿 張誠”等銘文,存世極為罕見;民國十二年造龍鳳“大字”壹圓銀幣一枚,1923年天津造幣廠試鑄,未發(fā)行,品相極佳,完全未經(jīng)使用;此外,如12盎司十二生肖銀幣為市場熱門,成套極為少見,數(shù)量極少,是當代紀念銀幣中的名品;北洋天津銀號壹佰圓存世極為罕見,它分銀兩票與銀圓票二種,銀兩票有壹兩、叁兩、五兩、拾兩、壹佰兩五種面值,銀圓票有壹圓、叁圓、伍圓、拾圓、伍拾圓、壹佰圓六種面值,銀兩票幣面上方蟠龍圖案,中間李鴻章像,下方為港口風光,銀圓票左側建筑物圖案,右側李鴻章像,上方為蟠龍圖飾,均由英國Bradbury Wilkinson & Co.印刷廠印制,未載時間,較為少見,其高面值券尤為稀少,而品相全新更為難得。

 

上海天衡

 

欲與大公司抗衡

 

繼去年秋拍以黑馬的姿態(tài)亮相并在今年秋拍以4.795億元總成交拔得上海書畫拍賣頭籌之后,上海天衡拍賣公司今年秋拍又將全新推出油畫雕塑專場。天衡副總經(jīng)理華雨舟更向記者表露了整合多年積累的資源、借天衡高速發(fā)展的勢頭而與北京幾家大公司抗衡的決心。

 

這個囊括111件拍品的專場,包括了“傳承與經(jīng)典”、“現(xiàn)代與現(xiàn)實”以及“當代與多元”三個單元。盡管因為秋拍前足足有兩個月的緊張準備而十分勞累,但華雨舟一談到他的專場就神采飛揚。他一一歷數(shù)了這個專場的眾多亮點,其中,“傳承與經(jīng)典”中有林風眠的紙本彩墨作品《風景》,還有吳大羽最精彩的一張紙本油彩作品《京韻》。“現(xiàn)代與現(xiàn)實”單元中,寫實主義的作品是大頭,其中有陳逸飛、羅中立、王沂東等人的大作,而最精彩的是石沖的一張《預言家》。

 

不過,“當代與多元”在他看來是全場的重點。其中他特別提到了張曉剛的早期作品《無題》,那是張曉剛1989年所作的重要作品。還有劉煒的重要作品《我是誰》,是藝術家1999年到德國游學后回國創(chuàng)作的作品,在他的創(chuàng)作生涯中十分重要。值得注意的是,這個單元不僅有申凡、丁乙、薛松等上海當代藝術的弄潮兒,也有像方力鈞、岳敏君、曾梵志、周春芽等市場大腕,還有許多年輕一代的藝術家。華雨舟強調,他的油畫雕塑專場,今后的主要方向還是當代藝術,而他的目標就是要與北京的大拍賣公司抗衡,爭奪這個市場中的高端客戶。

 

華雨舟在2004年后油畫市場發(fā)起一輪新行情時,曾與當時上海最大的拍賣公司上海國拍合作過油畫雕塑拍賣,自當代藝術熱潮開始后才中斷了這個合作而專注于華氏畫廊的經(jīng)營。此番加盟上海天衡,華雨舟有他自己的理由。他認為,當前的中國藝術品市場,中國書畫的行情已經(jīng)到了一定的高度,而其買家也大多是私人藏家。相形之下,油畫雕塑的買家,則大多為藝術機構。而且,油畫雕塑的行情目前還比較合理。其拍品的征集、買家對拍品未來的上升空間的預期,也都比較合理。另外,目前國內大量涌現(xiàn)的新買家,也比較傾向于收藏油畫雕塑。因此,現(xiàn)在介入油畫雕塑的拍賣正當時。

 

 


【編輯:顏媛媛】

相關新聞